一种高效红外光波热能与热烟气分路吸收转换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980000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31 2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红外光波热能与热烟气分路吸收转换系统。由红外光波热能发生器、红外光波热能吸收转换器、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装置构成;所述的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装置由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板和热烟气导流环构成,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板位于红外光波热能发生器燃烧空间的上方,热烟气导流环和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板底部外沿之间的间隙形成热烟气定向聚集输送通道,红外光波热能发生器产生的热烟气通过环绕在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板周围的热烟气经过定向聚集输送通道定向输送至红外光波热能吸收转换器的受热面。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热能的损失和热能有效吸收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气用具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高效红外光波热能与热烟气分路吸收转换系统
技术介绍
迄今为止,人们在对食物加热、料理、烤制和(或)烹饪的过程中都还是将热能通过普通的化学物理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的方式对其容器进行加热,然后再通过容器将其热能传递给被加热的食物并对其食物进行加热和烹饪。这种加热方式的缺点是能源的热能利用率低、热能损失大:其热能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是热能在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的过程中被环境冷空气带走一部分和被加热物体(受热体)吸收率低所导致。要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必须解决发热源所发出的热能损失最小化和热能被最大化吸收,实现热能的高效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使热能损失最小化和红外光波热能吸收最大的高效红外光波热能与热烟气分路吸收转换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效红外光波热能与热烟气分路吸收转换系统,由红外光波热能发生器、红外光波热能吸收转换器、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装置构成并由三者之间进行释放、聚集、吸收的有效匹配;红外光波热能吸收转换器和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装置采用同样材质制作;所述的红外光波热能发生器的热能是用可燃气体预混燃烧的方式进行燃烧,在燃烧的过程中对多孔介质进行加热并由此产生红外光波热能;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装置设在红外光波热能发生器的发热面端,并给红外光波热能发生器预留有燃烧空间;所述的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装置由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板和热烟气导流环构成,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板位于红外光波热能发生器燃烧空间的上方,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板的上端面与红外光波热能吸收转换器的底面相互之间形成整体紧密接触或部分紧密接触或近似接触,热烟气导流环和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板底部外沿之间的间隙形成热烟气定向聚集输送通道,红外光波热能发生器产生的热烟气通过环绕在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板周围的热烟气经过定向聚集输送通道定向输送至红外光波热能吸收转换器的受热面。所述的红外光波热能吸收转换器为板状体或有一定容量的容积体。所述的红外光波热能吸收转换器的采用一层或多层耐500°C以上高温,红外光波穿透率和吸收率在60%以上的微晶玻璃、或微晶陶瓷、或微晶玻璃和微晶陶瓷复合材料叠合或叠合粘接制成。 所述的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板为平板状、凹面状、凸面状、波纹状、表面凸点状或凹凸状。所述的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板是采用一层或多层耐500°C以上高温,红外光波穿透率和吸收率在60%以上微晶玻璃、或微晶陶瓷、或微晶玻璃和微晶陶瓷复合材料叠合或叠合粘接制成。所述的热烟气导流环通过放置或固定的方式与红外光波热能发生器结合。所述的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板和热烟气导流环通过放置或固定的方式结合。所述的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板和热烟气导流环之间设有支撑脚。所述的多孔介质为金属蜂窝体,或陶瓷蜂窝体,或发泡金属,或金属蜂窝和陶瓷蜂窝的复合材料,或金属纤维,或金属纤维和蜂窝体叠合的复合材料中的任一。本专利技术在采用了上述方案后,本专利技术将传统的燃气燃烧热能或电热能转换为有一特定波长的红外光波热能,并将其热能发生器所发出的热能经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装置聚积,红外光波直接穿透红外光波热能吸收转换器,对其食物进行红外光波加热和(或)烹饪。利用本技术方案能有效解决热能的损失和热能有效吸收的技术难题。用国家标准GB16410-2007《家用燃气灶》为例说明:家用嵌入式燃气灶具热效率为50%,台式燃气灶具热效率为55%。而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嵌入式燃气灶热效率可达到70%,台式灶具可达到75%,其能源的节约率可达到40%。在当前世界都在出现能源危机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可为国家节省大量的能源,同时本技术专利技术已可大量工业化生产,使用本技术方案可高效节能,安全健康,利国利民,有极大的市场空间和极大的社会和经济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的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剖视分解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参见附图1、图2、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由红外光波热能发生器1、红外光波热能吸收转换器2、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装置3构成,并由三者之间进行释放、聚集、吸收的有效匹配;红外光波热能吸收转换器2根据需要可设计为板状或有一定容量的容积体;红外光波热能吸收转换器2和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装置3采用同样材质制作的微晶玻璃、或微晶陶瓷、或微晶玻璃和微晶陶瓷复合材料叠合或叠合粘接制成,材料的耐高温温度至少在5000C以上,红外吸收率至少在70%以上;所述的红外光波热能发生器的热能是用可燃气体预混燃烧的方式进行燃烧,在燃烧的过程中对金属或陶瓷或金属陶瓷复合的多孔介质进行加热并由此产生红外光波热能,该多孔介质以蜂窝体状为最佳;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装置3设在红外光波热能发生 器I的发热面端,并给红外光波热能发生器I预留有燃烧空间,预留的燃烧空间距离以10-30mm为最佳;所述的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装置3由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板31和热烟气导流环32构成,热烟气导流环32通过放置或固定的方式与红外光波热能发生器I结合,固定的方式一般为螺钉固定。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板31和热烟气导流环32通过放置或固定的方式结合,固定的方式一般为高温粘结、铆接、螺丝固定。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板31和热烟气导流环32之间设有支撑脚34,支撑脚34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是和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板31、热烟气导流环32其中一个一体成型。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板31位于红外光波热能发生器I燃烧空间的上方,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板31的上端面与红外光波热能吸收转换器2的底面相互之间形成整体紧密接触或部分紧密接触或近似接触,热烟气导流环32和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板31底部外沿之间的间隙形成热烟气定向聚集输送通道33,红外光波热能发生器I产生的热烟气通过环绕在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板31周围的热烟气经过定向聚集输送通道33定向输送至红外光波热能吸收转换器2的受热面。另外,所述的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板31根据需要为平板状、凹面状、凸面状、波纹状、表面凸点状或凹凸状等,在此不做赘述。以下是本专利 技术产品与市售产品热效率对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红外光波热能与热烟气分路吸收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由红外光波热能发生器(1)、红外光波热能吸收转换器(2)、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装置(3)构成并由三者之间进行释放、聚集、吸收的有效匹配;红外光波热能吸收转换器(2)和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装置(3)采用同样材质制作;所述的红外光波热能发生器的热能是用可燃气体预混燃烧的方式进行燃烧,在燃烧的过程中对多孔介质进行加热并由此产生红外光波热能;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装置(3)设在红外光波热能发生器(1)的发热面端,并给红外光波热能发生器(1)预留有燃烧空间;所述的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装置(3)由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板(31)和热烟气导流环(32)构成,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板(31)位于红外光波热能发生器(1)燃烧空间的上方,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板(31)的上端面与红外光波热能吸收转换器(2)的底面相互之间形成整体紧密接触或部分紧密接触或近似接触,热烟气导流环(32)和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板(31)底部外沿之间的间隙形成热烟气定向聚集输送通道(33),红外光波热能发生器(1)产生的热烟气通过环绕在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板(31)周围的热烟气经过定向聚集输送通道(33)定向输送至红外光波热能吸收转换器(2)的受热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红外光波热能与热烟气分路吸收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由红外光波热能发生器(I)、红外光波热能吸收转换器(2)、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装置(3)构成并由三者之间进行释放、聚集、吸收的有效匹配;红外光波热能吸收转换器(2)和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装置(3)采用同样材质制作;所述的红外光波热能发生器的热能是用可燃气体预混燃烧的方式进行燃烧,在燃烧的过程中对多孔介质进行加热并由此产生红外光波热能;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装置(3)设在红外光波热能发生器(I)的发热面端,并给红外光波热能发生器(I)预留有燃烧空间;所述的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装置(3)由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板(31)和热烟气导流环(32 )构成,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板(31)位于红外光波热能发生器(I)燃烧空间的上方,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板(31)的上端面与红外光波热能吸收转换器(2)的底面相互之间形成整体紧密接触或部分紧密接触或近似接触,热烟气导流环(32)和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板(31)底部外沿之间的间隙形成热烟气定向聚集输送通道(33),红外光波热能发生器(I)产生的热烟气通过环绕在红外线聚集定向输送板(31)周围的热烟气经过定向聚集输送通道(33)定向输送至红外光波热能吸收转换器(2)的受热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红外光波热能与热烟气分路吸收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外光波热能吸收转换器(2)为板状或有一定容量的容积体。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效红外光波热能与热烟气分路吸收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添翼王颖智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炫能燃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