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厚飞专利>正文

一种棘轮扳手改进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7894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棘轮扳手改进结构,其转盘设置于扳手本体的容置空间内,该转盘的上端凸露于外而可供操作扳转,该转盘的下端可直接连动棘齿块于容置槽内左右滑移,且该转盘受卡扣的卡固而具有明确的定位,且该转盘下端的穿槽较大于棘齿块顶面的突起,故该穿槽内尚有足够的空间供棘齿块于退位跳动利用,而不会连动转盘同步位移,亦无需于扳手本体的腹部开设任何孔洞,而可得一具有完整面缘的扳手,其结构相当简易而稳固,具有极佳的可靠度。(*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棘轮扳手,尤指一种棘轮扳手改进结构
技术介绍
请参阅美国专利第6,044,731号,该惯用技术中,扳手于柄部所设置的容置槽呈完全透空状,将大幅降低扳手所能承受的扭力值。由于其容置槽呈透空状,故需再设置一调整座,该调整座需大面积的延伸至扳手的柄部以便将容置槽封闭,且该调整座需于底缘设置一限位沟,以便连动掣制环作动,由于该掣制环插置于制动块内,故当该制动块于退位空转时,该调整座会受掣制环的连动而同步跳动,产品设计上显有瑕庛失当。而该调整座与扳手头部间的结合需藉一C形扣来卡固,该掣制环与C形扣皆仅具有单一的功能,不但增加了构件设置的数量,更相对提高了生产的成本及装配的时间。且该制动块与容置槽间无任何定位结构,需藉设置于扳手头部的圆柱与掣制环的W型卡槽的配合,方才使制动块具有回复定位的功能。然此该设计若使用于头部空间较小的8mm扳手时,其狭小的头部空间相对使得供圆柱设置的穿孔的钻设更加困难,而该穿孔的钻设势必削薄了头部的壁厚,亦即降低了扳手头部的结构强度,且因该穿孔的钻设若有偏移即会严重的影响到制动块在容置槽内的滑移及定位,故该穿孔在钻设时,需达到较高的加工精度,否则,使产品的不良率提高,增加了生产成本上的支出。此掣制环4与圆柱14间的配合定位并无法提供制动块直接有效的明确定位,结构设计上相当的复杂而不可靠,此一高故障率的产品,实不具有产业上的利用性。请参阅美国专利第6,220,123号,其制动块上所设置的阶梯的棘齿在加工上相当不易,将大幅提高产品的不良率,此一设计大幅地牺牲了制动块与棘齿轮间棘齿的啮合面积,相对大幅的降低了扳手所能承受的扭力值。且其调整座的棘齿啮合于制动块的棘齿,而可连动制动块于容置槽内换向,然而,调整座与扳手间任何卡固定位关,操作无法得到明确的换向定位。且因该制动块的棘齿啮合于棘齿轮的棘齿,故当该制动块于退位空转时,该调整座会受制动块的连动而同步跳动,结构设计上亦具有极大的缺陷。且因该制动块的棘齿啮合于调整座的棘齿,该制动块的棘齿啮合于棘齿轮的棘齿,故当扳转调整座连动制动块于容置槽内换向时,该制动块会连动棘齿轮同步转动,故需将扳手离开于待转件,方可进行换向。而该棘轮环与调整座由扳手头部的两侧向内套置,且棘轮环与调整座间仅靠单一的C形扣作为卡固限位,卡固能力相当薄弱,在承受大扭力的扳转状态下,该棘轮环与调整座因而极易爆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棘轮扳手改进结构,其转盘设置于扳手本体的容置空间内,该转盘的上端凸露于外而可供操作扳转,该转盘的下端可直接连动棘齿块于容置槽内左右滑移,且该转盘受卡扣的卡固而具有明确的定位,且该转盘下端的穿槽较大于棘齿块顶面的突起,故该穿槽内尚有足够的空间供棘齿块于退位跳动利用,而不会连动转盘同步位移,亦无需于扳手本体的腹部开设任何孔洞,而可得一具有完整面缘的扳手,其结构相当简易而稳固,具有极佳的可靠度。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棘轮扳手改进结构,其包括有一扳手本体,该扳手本体的头部内设有一容置空间,该扳手本体的喉部处设有一容置槽;一棘齿轮,该棘齿轮的侧表面周缘处环设有数个棘齿,该棘齿轮得以可转动的方式置入结合于扳手本体的容置空间内;一棘齿块,该棘齿块的一端设有数个棘齿,该棘齿可与棘齿轮的棘齿相互啮合,该棘齿块可置入于扳手本体的容置槽内,该棘齿块可与容置槽为相对滑移关系;一转盘,该转盘具有上端及下端,该转盘设置于扳手本体的容置空间,具有凸露于容置空间外而可供扳转操作的上端,其下端可直接连动棘齿块于容置槽内滑移;一顶掣装置,该顶掣装置设置于容置槽内,而可弹性顶推棘齿块不具棘齿的一端,棘齿块可定位于容置槽内。所述的棘轮扳手改进结构,其中该转盘的下端与棘齿块间具有使棘齿块退位跳动时不会连动转盘的一间隙。所述的棘轮扳手改进结构,其中可将一卡扣设置于扳手本体与转盘间,该卡扣背部的内缘可定位于转盘。所述的棘轮扳手改进结构,其中可将一卡扣设置于扳手本体与转盘间,该卡扣背部的外缘卡掣限位于容置槽的两端,该卡扣背部的内缘可定位于转盘。所述的棘轮扳手改进结构,其中可将一卡扣设置于扳手本体与转盘间,该卡扣的背部略为内缩,而使该卡扣形成非全圆状,该卡扣背部的外缘设有至少一限位块,该限位块设置于扳手本体的限位孔内,该卡扣的背部与扳手本体间具有一间隙,该卡扣背部的内缘可定位于转盘。所述的棘轮扳手改进结构,其中该容置空间的一端设有一向外扩张的阶梯,该阶梯的侧壁面环设有一凹槽,该容置空间的另端则设有一向内延伸的凸缘。所述的棘轮扳手改进结构,其中该容置槽的底壁设有一穿孔,该容置槽的顶面相切于阶梯而呈部份镂空状,且该容置槽的顶面连通于凹槽。所述的棘轮扳手改进结构,其中该棘齿块一侧顶面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凹陷,而使中间部位形成一突起。所述的棘轮扳手改进结构,其中该转盘的中央设有一内孔,该转盘的侧周缘环设有一凹槽,该转盘的下端凹设有一穿槽,且于凹槽相对于穿槽的两侧设有两较为凹陷的定位卡缘。所述的棘轮扳手改进结构,其中该卡扣背部外缘的两端分别向外延伸设有一突起,该卡扣背部内缘的中央向内延伸设有一卡块。本技术的优点和特点是1.本技术的棘轮扳手改进结构,其转盘设置于扳手本体的容置空间内,该转盘的上端凸露于外而可供操作扳转,该转盘的下端可直接连动棘齿块于容置槽内左右滑移,且该转盘受卡扣的卡固而具有明确的定位。2.本技术的棘轮扳手改进结构,其转盘设置于扳手本体的容置空间内,且扳手本体内的容置槽为封闭状,不必套置任何孔盖,故无需于扳手本体的腹部开设任何孔洞,而可得一具有完整面缘的扳手,且其结构相当简易而稳固,具有极佳的可靠度。3.本技术的棘轮扳手改进结构,由于转盘下端的穿槽较大于棘齿块顶面的突起,故该穿槽内尚有足够的空间供棘齿块于退位跳动利用,而不会连动转盘同步位移,故当棘齿块于退位跳动时,该转盘仍受卡扣的定位,而不会与扳手本体产生相对位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组合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扳手本体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转盘的立体仰视图;图5为图1的5-5剖视图;图6为图5的6-6剖视图,表示转盘左侧的定位卡缘受卡扣背部内缘的卡块卡固而定位;图7为图5的7-7剖视图,表示棘齿块的突起位于转盘下端穿槽内的较右侧;图8为扳手空转的示意图,表示棘齿块于退位跳动时,不会连动转盘与扳手本体产生相对位移;图9为图6的沿续,表示转盘左侧的定位卡缘离开于卡扣背部内缘的卡块; 图10为图7的沿续,表示转盘穿槽的右侧壁推抵棘齿块的突起于容置槽内滑移;图11为图9的沿续,表示转盘右侧的定位卡缘受卡扣背部内缘的卡块卡固而定位;图12为图10的沿续,表示棘齿块的突起位于转盘下端穿槽内的较右侧;图13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14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扳手本体的剖视图;图15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侧剖视图;图16为图15的16-16剖视图,表示转盘左侧的定位卡缘受卡扣背部内缘的卡块卡固而定位;图17为图16的沿续,表示转盘左侧的定位卡缘离开于卡扣背部内缘的卡块;图18为图17的沿续,表示转盘右侧的定位卡缘受卡扣背部内缘的卡块卡固而定位;图19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0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扳手本体的剖视图;图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棘轮扳手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有: 一扳手本体,该扳手本体的头部内设有一容置空间,该扳手本体的喉部处设有一容置槽; 一棘齿轮,该棘齿轮的侧表面周缘处环设有数个棘齿,该棘齿轮得以可转动的方式置入结合于扳手本体的容置空间内; 一棘齿块,该棘齿块的一端设有数个棘齿,该棘齿可与棘齿轮的棘齿相互啮合,该棘齿块可置入于扳手本体的容置槽内,该棘齿块可与容置槽为相对滑移关系; 一转盘,该转盘具有上端及下端,该转盘设置于扳手本体的容置空间,具有凸露于容置空间外而可供扳转操作的上端,其下端可直接连动棘齿块于容置槽内滑移; 一顶掣装置,该顶掣装置设置于容置槽内,而可弹性顶推棘齿块不具棘齿的一端,棘齿块可定位于容置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厚飞
申请(专利权)人:胡厚飞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