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晶硅MWT太阳能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76661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6 05: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晶硅MWT太阳能电池,包括电池正面导电栅线、导电通孔、背面正电极栅线、背面负电极栅线。光线照射到太阳能电池正面,产生的电荷载流子聚积在正面,相反类型的电荷载流子聚积在背面。正面导电栅线通过太阳能电池的多个导电通孔连接至背面负电极栅线,负电极栅线一端设有触角栅线,触角栅线在互连方向上与背面正电极栅线位于一条直线上。背面正电极栅线采用间断式或连续式线性设计,与背面负电极平行排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电池片的互连全在背面,采用传统的焊接工艺,从电池片的背面正电极或背面负电极串焊到电池片的背面负电极或背面正电极,实现了与传统组件工艺的高度兼容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Crystalline silicon MWT solar cel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rystalline silicon MWT solar battery, which comprises a conductive wire grid on the front side of the battery, a conductive through hole, a back side positive electrode grid line and a back negative electrode grid line. When the light is applied to the front of the solar cell, the charge carriers are accumulated on the front side, and the opposite type of charge carriers accumulate on the back. The front gate conductive lines connected to a plurality of conductive vias through the solar battery on the back of the negative electrode grid line, one end of the negative electrode grid line with antenna gate line, a gate line in the direction of antenna interconnection and back gate lines are located in a straight line. The positive electrode grid line of the back surface is designed in a discontinuous or continuous mode, and is arranged in parallel with the negative electrode on the back side. The utility model realizes the interconnection of the cell in the back of the traditional welding process, from the back battery positive electrode or the negative electrode on the back to back welding battery negative electrode or a positive electrode on the back, to achieve a high degree of compatibility with the traditional assembly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发电领域,特别是一种晶硅MWT太阳能电池
技术介绍
面对越来越严重的全球能源危机以及气候环保问题,作为清洁能源的晶硅太阳能光伏发电成为必然选择。对于太阳电池来说最重要的参数是转换效率,提高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方案很多,目前主要由以下几类:背面发射极结构(如IBC电池)、发射区穿通电池(EWT电池)、点接触电池(PCC电池)、金属穿孔缠绕(MWT)或者金属环绕电池(MWA)等;其中以MWT太阳能电池制作流程相对比较简单,相对于传统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制作流程只增加了额外的激光打孔和孔绝缘两道工艺步骤,但组件技术要求高,需要对背面不同极性电极点和金属箔之间精确对准,技术难度大,实现手段复杂,无法手工进行,故成本很高,成为限制其发展的一个重要技术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实现晶硅MWT太阳能电池的电极的互连与传统太阳能组件焊接工艺兼容,降低MWT电池组件封装成本,加速MWT电池的产业化,提供一种晶硅MWT太阳能电池。本技术解决其技术 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晶硅MWT太阳能电池,包括电池正面导电栅线、导电通孔、背面正电极栅线、背面负电极栅线,正面导电栅线通过太阳能电池的导电通孔连接至背面负电极栅线,背面负电极栅线的一端印刷有折弯触角栅线,触角栅线在互连方向上与背面正电极栅线位于一条直线上。所述背面正电极栅线为与背面负电极栅线平行排列。所述导电通孔的截图形状为圆柱形或圆台形,在单个方向上等距排列于电池的正表面,排列形式为3X3、3X4、3X5、3X6、4X4、4X5、4X6 中的一种。正面导电栅线的图案由若干个相同的子图案构成,子图案的边界与相邻的子图案边界相连,形成闭合图案。所述子图案包括包围所有栅线的边框栅线、位于子图案的中心位置的导电通孔、主干线、第二层支线和第三层支线,第二层支线将多条第三层支线汇流到主干线,主干线将多条第二层支线汇流到导电通孔。优选的,所述正电极栅线沿着电池片中心线对称分布。优选的,所述触角栅线向正电极栅线方向直角弯折,再沿线性正电极方向向外直角弯折,弯折长度为2-20mm。优选的,所述背面负电极栅线周围设置有隔离槽,所述隔离槽距负电极栅线的相近边缘距离为0.槽宽为0.l_3mm。优选的,所述正面导电栅线的宽度为30-90 μ m,栅线的最外边框距电池片边缘l-2mm,所述背面正电极栅线和负电极栅线的宽度为l_3mm,背面正电极栅线和线性负电极栅线的间距为l_5mm。优选的,所述导电通孔的孔径大小为0.05-0.9mm ;本技术实现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背面负电极栅线的一端印刷有折弯触角栅线,触角栅线在互连方向上与背面正电极栅线位于一条直线上,从而实现了在进行电池片串焊时,可以使用单根直线焊带轻松实现从电池片的背面正电极焊接到背面负电极,或从电池片的背面负电极焊接到背面正电极,降低MWT电池组件封装成本,加速MWT电池的产业化。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MWT太阳能电池正面导电栅线的实施例的图案;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MWT太阳能电池背面导电栅线的图案;图3飞是本技术实施例的MWT太阳能电池正面导电栅线的子图案;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MWT太阳能电池背面负电极折弯触角栅线的局部放大图;附图中:1正面导电栅线,2导电通孔,3背面正电极栅线,4背面负电极栅线,5负电极触角栅线,6隔离槽,7第二层支线,8第三层支线,9主干线,10边框栅线。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附图1飞是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采用边长为156mmX 156mm的太阳能电池,在太阳能电池的正面设置正面导电栅线1、导电通孔2、背面正电极栅线3、背面负电极栅线4,正面导电栅线I通过太阳能电池的导电通孔2连接至背面负电极栅线4,背面负电极栅线4的一端相对背面正电极栅线3向外延长2-10mm,再向正电极栅线3方向直角弯折,再沿线性正电极3方向向外直角弯折,弯折长度为2-20mm,从而形成折弯型的触角栅线5。触角栅线5在互连方向上与背面正电极栅线3位于一条直线上。背面正电极栅线3为与背面负电极栅线4平行排列。所述导电通孔2的截图形状为圆柱形或圆台形,孔径为0.05-0.9mm ;在单个方向上等距排列于电池的正表面,排列形式为4X4。正面导电栅线I的图案由按4X4排列的子图案构成,子图案的边界处设置直线边框栅线10,与子图案的边界相连通,形成闭合图案。所述正电极栅线3沿着电池片中心线对称分布。背面负电极栅线4周围设置有隔离槽6,所述隔离槽6距负电极栅线4的相近边缘距离为0.l_4mm,槽宽为0.l_3mm。所述正面导电栅线I的宽度为30-90 μ m,栅线的最外边框距电池片边缘l_2mm,所述背面正电极栅线3和负电极栅线4的宽度为l_3mm,背面正电极栅线3和线性负电极栅线4的间距为l_5mm。所述背面正电极栅线3采用于间断式直线段,背面负电极栅线4采用连续式直线。正面导电栅线I的子图案是由3层结构线构成的类雪花型图案,导电通孔2位于子图案的中心位置,与导电通孔2相连的为主干线9,数量为6-15条,均匀分布在导电通孔2周围,主干线9为直线或曲线,其水平长度5-10_ ;第二层支线7连接在主干线9和边框栅线10之间,为直线或曲线,水平长度在5-12mm之间;第三层支线8连接第二层支线7与边框栅线10,为直线或曲线,水平长度在3-9_之间;各栅线之间的距离在1.5-3.5_。整个图案为中心对称和轴对称图形。对该晶硅MWT太阳能电池进行串焊,将多片电池沿着背面栅线的方向等间距放置,将普通直线焊带从前一片的背面负电极栅线4端部的折弯触角5焊接至后一片的背面正电极栅线3,焊带覆盖整个折弯触角5和正电极栅线3。在整个电池串的前端和后端的负极焊带从折弯触角5引出,正极焊带从背面正电极栅线3引出,与下一电池串的相应电极相连,从而完成整张太阳能电池板的焊接。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晶硅MWT太阳能电池,包括电池正面导电栅线(1)、导电通孔(2)、背面正电极栅线(3)、背面负电极栅线(4),正面导电栅线(1)通过太阳能电池的导电通孔(2)连接至背面负电极栅线(4),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面负电极栅线(4)的一端印刷有折弯触角栅线(5),触角栅线(5)在互连方向上与背面正电极栅线(3)位于一条直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晶硅MWT太阳能电池,包括电池正面导电栅线(I)、导电通孔(2)、背面正电极栅线(3)、背面负电极栅线(4),正面导电栅线(I)通过太阳能电池的导电通孔(2)连接至背面负电极栅线(4),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面负电极栅线(4)的一端印刷有折弯触角栅线(5),触角栅线(5)在互连方向上与背面正电极栅线(3)位于一条直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硅MWT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背面正电极栅线(3)为间断式或连续式线型,与背面负电极栅线(4)平行排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硅MWT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通孔(2)的截图形状为圆柱形或圆台 形,在单个方向上等距排列于电池的正表面,排列形式为3X3、3X4、3X5、3X6、4X4、4X5、4X6 中的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硅MWT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正面导电栅线(I)的图案由若干个相同的子图案构成,子图案的边界与相邻的子图案边界相连,形成闭合图案,所述子图案包括包围所有栅线的边框栅线(10)、位于子图案的中心位置的导电通孔(2)、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吉飞房江明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亿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