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直读采集器的光电转换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74685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6 04: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纤直读采集器的光电转换机构,计数器中的信号轮外缘周上沿周向开有凹槽,信号轮的外缘周对应五路入射光纤和反射光纤;五路入射光纤始端与一只发射光电管连接;五路反射光纤的末端分别与五只接收光电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实现了计量表机械计数转换为电子数据的光电传感及转换方法,保证了数据采集的准确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mechanism of optical fiber direct reading collector

The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mechanism of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optical reading device, counter signal Zhou Shangyan Zhou Xiangkai round the outer edge with a groove, the outer circumference of the signal wheel corresponding to the five road incident and reflected optical fiber; five incident fiber beginning is connected with a photoelectric emission tube; at the end of five reflection optical fiber respectively with five receiving only photoelectric tube connection.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reliable operation, and realizes the photoelectric sensing and converting method of the mechanical counting of the meter into electronic data, and ensures the accuracy of data acquisi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无线住宅远传集抄系统中一种远传计量表光纤直读采集器的新型光电转换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远传计量表的电子数据采集有两种主流技术。一是脉冲式动态采集技术。原理是利用干簧管、霍尔元件等电磁元件进行脉冲转换计数,也就是将机械表的转动量变换为电磁脉冲,通过累计计数的办法实现数据采集。这种原理容易受到电磁、机械及供电等因素的干扰,造成计量误差。二是光电式静态采集技术。原理是利用光电信号转换,将机械表O——9十进制数的字轮状态,通过发光管、接收管以及光电转换电路,将光信号转换为数字电信号实现数字采集。这种原理由于采集器的机构极易发生光的散射、反射等物理现象,造成各路光信号的相互干扰,产生错误读数。另外,表计在累计“9”进位至“O”发生状态翻转时,容易发生光电信号转换状态翻转不确定的现象,造成数据错误。总之,上述两种主流技术在原理上存在着天然的缺陷,数据采集产生误差或错误是必然的结果。专利技术人于2008年获得了国家批准的专利技术专利“计量仪表控制器光纤传输静态信号的定时扫描系统”(专利号:ZL200410073389.9)技术,属于光电式静态采集技术。由于采用了光纤反射式光电转换机构、二进制码等新的原理和技术,使表计机械计数转换为电子计数的数据采集准确率得到保证,从根本上解决了数据采集产生的计量误差和错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该专利技术产品在应用中发现的一些结构性问题,进行了改进设计,提出了一种新型光电转换机构。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纤直读采集器的光电转换机构,计数器中的信号轮的外表面开有凹槽,信号轮的外缘周对应五路入射光纤的输出端和五路反射光纤的入射端;五路入射光纤始端与一只发射光电管连接;五路反射光纤的末端分别与五只接收光电管连接。所述凹槽为信号轮外缘周上沿周向的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弧为半圆弧。所述信号轮未开凹槽部分的外缘周为反射面,所述反射面表面涂有易于反射光线的涂层。所述五路入射光纤的每个输出端与反射光纤的入射端 对应,且在信号轮未开凹槽部分的反射面上形成反射点。所述一一对应的每对入射光纤和反射光纤形成的角平分线都通过信号轮的圆心;且相邻的角平分线之间的夹角为36°,最外端的两个角平分线之间的夹角除外。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及优点:1.本技术选取了光纤直读采集技术和进位累计两种计数方法,采用了新的光纤网络、机械结构、格雷编码、计算方法等原理和技术;实现了计量表机械计数转换为电子数据的光电传感及转换方法,保证了数据采集的准确性。2.本技术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没有误码和累计误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光电转换示意图;图2是光电转换机构剖面图;图3是计数器正面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光电转换机构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由入射光纤束(图1和图2的1、3、5、7、9)、反射光纤束(图1和图2的2、4、6、8、10)、计数器支架11、信号轮12、轮轴13、棘轮14组成。每个信号轮12对应一只发射光电管17 ;每只发射光电管17连接一组入射光纤束1、3、5、7、9 ;每组入射光纤束1、3、5、7、9有5根光纤,按照相应的角度安装在计数器支架11上与该信号轮相对应的5个位置。光电转换机构有一组接收光电管18,共5只。18中的每只接收光电管连接I组反射光纤束。每组反射光纤束的光纤根数与信号轮的个数一致(例如有3个信号轮,每组反射光纤束就有3根光纤)。5组反射光纤束2、4、6、8、10每组中的I根光纤,按照相应的角度安装在计数器支架11上与前述信号轮的5根入射光纤束1、3、5、7、9相对应的5个位置,且在信号轮未开凹槽部分的反射面16上形成反射点。这样每个信号轮的5根入射光纤与5根反射光纤在计数器支架11上形成了 5对一一对应的入射光信号与反射光信号的对应关系。轮轴13将信号轮12和计数器支架11同轴连接;棘轮14驱动信号轮12转动计数。信号轮12的圆周按180°等分为两部分,半个圆周是平的反射面,上面制作有易于反射光线的涂层。半个圆周是凹陷的沟槽15,制作成“陷阱”式的吸光沟槽。信号轮12的圆周,按36°圆周角分为10等份,每等份表示0、1、2、3、4、5、6、7、8、9的十进制数。本技术的光电转换机构原理可以应用于多位信号轮,下面是个位和十位两个信号轮的结构。1、如图2所示,当发射光电管17的入射光线由入射光纤束1、3、5、7、9发射到信号轮12表面时,射到反射面16的光线经反射进入反射光纤,射到沟槽15的光线无法进入反射光纤。与入射光纤1、3、5、7、9相对应的反射光纤2、4、6、8、10传递相应的光信号。接收到反射光线呈现“亮”的状态,示为二进制数“I”;没收到反射光线呈现“暗”的状态,示为二进制数“0”。2、二一十进制数格雷码转换5位二进制数转换为I位十进制数的格雷码转换如表I所示。权利要求1.一种光纤直读采集器的光电转换机构,其特征在于:计数器中的信号轮(12)的外表面开有凹槽(15),信号轮(12)的外缘周对应五路入射光纤(I) (3) (5) (7) (9)的输出端和五路反射光纤(2) (4) (6) (8) (10)的入射端;五路入射光纤始端与一只发射光电管(17)连接;五路反射光纤的末端分别与五只接收光电管(18)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直读米集器的光电转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5)为信号轮(12)外缘周上沿周向的弧形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纤直读米集器的光电转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槽的弧为半圆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直读米集器的光电转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轮(12)未开凹槽部分的外缘周为反射面(16),所述反射面(16)表面涂有易于反射光线的涂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直读米集器的光电转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五路入射光纤(I) (3) (5) (7) (9)的每个输出端与反射光纤(2) (4) (6) (8) (10)的入射端一一对应,且在信号轮(12)未开凹槽部分的反射面(16)上形成反射点。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光纤直读米集器的光电转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一对应的每对入射光纤和反射光纤形成的角平分线都通过信号轮的圆心;且相邻的角平分线之间的夹角为36°,最 外端的两个角平分线之间的夹角除外。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光纤直读采集器的光电转换机构,计数器中的信号轮外缘周上沿周向开有凹槽,信号轮的外缘周对应五路入射光纤和反射光纤;五路入射光纤始端与一只发射光电管连接;五路反射光纤的末端分别与五只接收光电管连接。本技术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实现了计量表机械计数转换为电子数据的光电传感及转换方法,保证了数据采集的准确性。文档编号G01D5/34GK203083587SQ20132000662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7日专利技术者黄汴荣, 李长伟, 石威 申请人:沈阳远方计控系统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纤直读采集器的光电转换机构,其特征在于:计数器中的信号轮(12)的外表面开有凹槽(15),信号轮(12)的外缘周对应五路入射光纤(1)(3)(5)(7)(9)的输出端和五路反射光纤(2)(4)(6)(8)(10)的入射端;五路入射光纤始端与一只发射光电管(17)连接;五路反射光纤的末端分别与五只接收光电管(18)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汴荣李长伟石威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远方计控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