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世康专利>正文

自锁紧活络管子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7364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给出的是一种五金手工工具——自锁紧活络管子钳。它主要有把手(1)、上扳手(2)、下扳手(3)以及销子(4)组成(上扳手(2)和下扳手(3)组成夹具)。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极其方便、由于下扳手和把手之间齿轮状啮合,故可自由伸张夹具开口,夹住工具后,扳动把手(1)即可达扳动金属管之目的。当装配好的管钳用鳄鱼齿夹住管件,把手向下使劲,下扳手即沿槽向上运动,从而起到自锁和夹紧管件,反之,即松开管件。(*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给出的是一种五金手工工具——自锁紧活络管子钳。现有的管子钳有三部分组成,即夹具、螺旋和把手。工作时须先调整螺旋,然后将工件(例管子)夹入夹具中,再上紧螺旋,转动把手以达到扳动金属管或其它圆柱形的工作。它主要存在着操作麻烦、夹具若是夹圆形工件易打滑,并且螺旋部分易磨损。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操作简便、被夹工件不易打滑、螺旋部分也不易磨损的手工工具——自锁紧管子活络钳。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结构如附附图说明图1所示。主要有四部分组成,把手1、上扳手2、下扳手3以及销子。销子是将把手1与上扳手2活动结合,下扳手3与把手1之间是齿轮状啮合,可自由伸张夹具开口,夹住工件后,扳动把手1即可达扳动金属管之目的。把手1为扁长形铁条(需淬火)左端有两颗齿轮状凸台5、6。上扳手2,左侧为鳄鱼齿状,右侧为上、下两片夹片(注此为一个整体),夹片中将插入“下扳手”,下扳手3左部为鳄鱼齿状,右部为两颗凹槽与把手左端的二颗齿轮状凸台5、6啮合。装配时将下扳手插入上扳手空槽中,再将把手插入上扳手中,将插销与其固定即装配完毕。当装配好的管钳用鳄鱼齿夹住管件,把手向下使劲,下扳手即沿槽向上运动,从而起到自锁和夹紧管件,反之,即松开管件。附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1是把手、2是上扳手、3是下扳手、4是销子、5、6是齿轮状的凸台设在把手的左端。由于本技术可产生自锁,故使用极其牢靠,使用毕时只要稍逆时针方向一扳动即可松下,越往顺时针方向扳动即越牢固,使用操作极其方便,制造并不复杂,成本比常规的管子钳要低。权利要求1.自锁紧活络管子钳,其特征是有把手,并在把手的左端有齿轮,上扳手与把手之间有起固定和旋转轴作用的销子,下扳手设在齿轮与把手之间,由上扳手和下扳手组成了夹具。专利摘要本技术给出的是一种五金手工工具——自锁紧活络管子钳。它主要有把手(1)、上扳手(2)、下扳手(3)以及销子(4)组成(上扳手(2)和下扳手(3)组成夹具)。采用本技术操作极其方便、由于下扳手和把手之间齿轮状啮合,故可自由伸张夹具开口,夹住工具后,扳动把手(1)即可达扳动金属管之目的。当装配好的管钳用鳄鱼齿夹住管件,把手向下使劲,下扳手即沿槽向上运动,从而起到自锁和夹紧管件,反之,即松开管件。文档编号B25B13/00GK2080015SQ9021213公开日1991年7月3日 申请日期1990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1990年4月16日专利技术者曹世康 申请人:曹世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自锁紧活络管子钳,其特征是有把手,并在把手的左端有齿轮,上扳手与把手之间有起固定和旋转轴作用的销子,下扳手设在齿轮与把手之间,由上扳手和下扳手组成了夹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世康
申请(专利权)人:曹世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