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调活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7346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快调活扳手,属于扳手领域。其包括固定扳体(1)及活动扳体(2),固定扳体(1)上开设方形孔(12),方形孔(12)内设置蜗轮(10),特征是蜗轮(10)的一端固定安装齿轮(3),方形孔(12)内设置小轴(9),小轴(9)上套装齿轮(4),齿轮(4)与齿轮(3)啮合;固定扳体(1)上开设与方形孔(12)相通的长槽(11),长槽(11)的另一端设置导向轮(7),长槽(11)内放置拉绳(5),拉绳(5)的一端与齿轮(4)或小轴(9)相固连、另一端绕经导向轮(7)后缠绕在旋转构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拉绳来拉动蜗轮快速旋转的方式来实现活动扳体的移动,将传统的手转蜗轮的方式转化为绳拉蜗轮旋转,因而活动扳体的调节速度快、调节更为方便灵活,单手即可操作,在拧动物件时,活动扳体可通过蜗轮蜗杆的配合作用而自锁,使用可靠。(*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扳手。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快调活扳手,包括固定扳体及活动扳体,固定扳体上开设方形孔,方形孔内设置蜗轮,活动扳体的下部为蜗杆,蜗杆的一段位于方形孔内且与蜗轮相啮合,其特征在于蜗轮的一端固定安装齿轮,方形孔内设置小轴,小轴上套装齿轮,该齿轮与安装在蜗轮上的齿轮啮合;固定扳体上开设与方形孔相通的长槽,长槽的另一端设置导向轮,长槽内放置拉绳,拉绳的一端与小轴上的齿轮或小轴相固连、另一端绕经导向轮后缠绕在旋转构件上。为能使得拉绳方便地拉动小轴上的齿轮正转或反转,拉绳的一端与小轴上的齿轮相固连、另一端绕经导向轮后反向缠绕在小轴上;拉绳的一段连接拉钮;固定扳体的手柄上开设方孔,此方孔内可插入套筒扳手的手柄。本技术由于采用了拉绳来拉动蜗轮快速旋转的方式来实现活动扳体的移动,将传统的手转蜗轮的方式转化为绳拉蜗轮旋转,因而活动扳体的调节速度快、调节更为方便灵活,单手即可操作,在拧动物件时,活动扳体可通过蜗轮蜗杆的配合作用而自锁,使用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拉绳5的连接结构示意图。推动拉钮6,拉绳5拉动小轴9旋转,由于导向轮7的作用,拉绳5的另一端又反向缠绕在小轴9上。小轴9带动齿轮4转动,齿轮4带动与其啮合的齿轮3转动,齿轮3带动与其连接在一起的蜗轮10转动,蜗轮10再带动活动扳体2的下部的蜗杆13左右移动。移动至既定距离后,停止推动拉钮,由于蜗轮蜗杆的自锁作用而将活动扳体2锁定。需要将活动扳体2左移时,向后拉动拉钮6,小轴9反向转动,蜗轮10也反向旋转,活动扳体2左移。本技术拉绳5的缠绕方法有多种,旋转构件可以为小轴9、蜗轮10的中心轴等。拉绳5的缠绕应该满足如下条件当拉绳5的一端拉动齿轮4旋转时,拉绳的另一端应该能同时缠绕在一个旋转的构件上。如此,可方便灵活地实现齿轮4的随时正反转。为满足此条件,拉绳5的一端可以与小轴9相固连、另一端绕经导向轮7后再反向缠绕在小轴9上。当然,拉绳5的另一端还可以正向缠绕在蜗轮10的中心轴上,此种情况下,拉绳的一端拉动齿轮4正向旋转,齿轮3反向旋转,蜗轮10的中心轴同步反向旋转,因为拉绳5正向缠绕在蜗轮10的中心轴上,所以,当拉绳5的一端拉动齿轮4转动时,拉绳5的另一端可同时缠绕在蜗轮10的中心轴上。本技术在固定扳体1的手柄8上开设方孔14,此方孔内可插入其它套筒扳手的手柄。权利要求1.一种快调活扳手,包括固定扳体(1)及活动扳体(2),固定扳体(1)上开设方形孔(12),方形孔(12)内设置蜗轮(10),活动扳体的下部为蜗杆(13),蜗杆(13)的一段位于方形孔(12)内且与蜗轮(10)相啮合,其特征在于蜗轮(10)的一端固定安装齿轮(3),方形孔(12)内设置小轴(9),小轴(9)上套装齿轮(4),齿轮(4)与齿轮(3)啮合;固定扳体(1)上开设与方形孔(12)相通的长槽(11),长槽(11)的另一端设置导向轮(7),长槽(11)内放置拉绳(5),拉绳(5)的一端与齿轮(4)或小轴(9)相固连、另一端绕经导向轮(7)后缠绕在旋转构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调活扳手,其特征在于拉绳(5)的一端与齿轮(4)相固连、另一端绕经导向轮(7)后反向缠绕在小轴(9)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调活扳手,其特征在于拉绳(5)的一段连接拉钮(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调活扳手,其特征在于固定扳体(1)的手柄(8)上开设方孔。专利摘要一种快调活扳手,属于扳手领域。其包括固定扳体(1)及活动扳体(2),固定扳体(1)上开设方形孔(12),方形孔(12)内设置蜗轮(10),特征是蜗轮(10)的一端固定安装齿轮(3),方形孔(12)内设置小轴(9),小轴(9)上套装齿轮(4),齿轮(4)与齿轮(3)啮合;固定扳体(1)上开设与方形孔(12)相通的长槽(11),长槽(11)的另一端设置导向轮(7),长槽(11)内放置拉绳(5),拉绳(5)的一端与齿轮(4)或小轴(9)相固连、另一端绕经导向轮(7)后缠绕在旋转构件上。本技术由于采用了拉绳来拉动蜗轮快速旋转的方式来实现活动扳体的移动,将传统的手转蜗轮的方式转化为绳拉蜗轮旋转,因而活动扳体的调节速度快、调节更为方便灵活,单手即可操作,在拧动物件时,活动扳体可通过蜗轮蜗杆的配合作用而自锁,使用可靠。文档编号B25B13/14GK2601786SQ0321488公开日2004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03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2003年1月23日专利技术者鲁宏, 密义华 申请人:淄博文祺实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快调活扳手,包括固定扳体(1)及活动扳体(2),固定扳体(1)上开设方形孔(12),方形孔(12)内设置蜗轮(10),活动扳体的下部为蜗杆(13),蜗杆(13)的一段位于方形孔(12)内且与蜗轮(10)相啮合,其特征在于蜗轮(10)的一端固定安装齿轮(3),方形孔(12)内设置小轴(9),小轴(9)上套装齿轮(4),齿轮(4)与齿轮(3)啮合;固定扳体(1)上开设与方形孔(12)相通的长槽(11),长槽(11)的另一端设置导向轮(7),长槽(11)内放置拉绳(5),拉绳(5)的一端与齿轮(4)或小轴(9)相固连、另一端绕经导向轮(7)后缠绕在旋转构件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宏密义华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文祺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