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勇专利>正文

折叠床板及其构成的折叠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64934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5 2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叠床板及其构成的折叠床,主要解决了目前折叠床床面多为柔性床面,其使用的舒适度和安全性均不高的问题。其中,折叠床板包括两块平行并对称布置的连接板(1),安装在连接板(1)上下两端、用于套接床架的连接套筒(3),至少一块设置在两块连接板(1)之间并与二者平行的支撑板(2),以及设置在支撑板(2)上下两端并与连接套筒(3)位于同一直线、为床架提供安放空间的凹槽(6);所述支撑板(2)与连接板(1)位于同一平面且其两侧均与连接板(1)折叠式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实现方便。因此,适合推广应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生活用品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折叠床板及其构成的折叠床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折叠床因其携带、存放方便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现有技术中,折叠床一般由折叠床架和设置在折叠床架的床面组成,其中,床面由布料或其它柔性易折叠的材料制成,进而导致现有床面存在以下缺陷:支撑力度小,使用安全性不高,消费者在使用时,尤其是体重较重的消费者在使用时,可以明显感觉到床面悬空;长时间使用柔性床面,极易对人体脊椎造成损伤,危害消费者人体健康。因此,如何研发一种即适用于折叠,又支撑力度大、使用安全性高、符合人体身体构造的折叠式的床面,就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的重点研发内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现方便、成本低廉的折叠床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折叠床板,包括两块平行并对称布置的连接板,安装在连接板上下两端、用于套接床架的连接套筒,至少一块设置在两块连接板之间并与二者平行的支撑板,以及设置在支撑板上下两端并与连接套筒位于同一直线、为床架提供安放空间的凹槽;所述支撑板与连接板位于同一平面且其两侧均与连接板折叠式连接。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所述支撑板为两块以上,且相邻支撑板折叠式连接。作为一种优选结构,所述连接板和支撑板均为实心结构,两块连接板之间设有一端与一块连接板连接、另一端与另一块连接板连接的弹性连接绳,且该弹性连接绳同时穿过所有的支撑板;连接板与支撑板之间、相邻支撑板之间则通过弹性连接绳折叠式连接。作为另外一种优选结构,所述连接板和支撑板均为空心结构,二者的横截面呈“凹”形,两块连接板之间设有一端与一块连接板连接、另一端与另一块连接板连接的弹性连接绳,且该弹性连接绳同时穿过所有的支撑板;连接板与支撑板之间、相邻支撑板之间则通过弹性连接绳折叠式连接。进一步的,在所述支撑板上下两端的端部均设有用于防止划伤的柔性保护件。再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与所有支撑板组合构成的形状为长方形。更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和支撑板为木板或铝板。在上述折叠床板的结构基础上,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折叠床,其包括折叠床架以及通过连接套筒安装在所述折叠床架上的折叠床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I)本技术不仅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而且成本低廉,使用方便。(2)本技术中连接板和支撑板均折叠式连接,使用时,将连接板和支撑板展开,然后通过连接板安装在床架上,收起时,则先将折叠床板从床架上取下,进行折叠存放,然后再将床架折叠收拢,折叠、展开均十分方便。(3)本技术中连接板和支撑板均为硬质板状结构,优选为木板或铝板,不仅价格低廉,而且有效地克服了现有柔性床面的缺陷。(4)本技术在支撑板上下两端与连接套筒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凹槽,该凹槽用于安放床架上端的横杆,为横杆提供了足够的安放空间,从而避免了折叠床板展开并安装在床架上后,床板与床架之间相对滑动,保证了折叠床的使用安全。(5)本技术中连接板和支撑板通过弹性连接绳实现折叠式连接,一方面,该种方式的折叠式连接极大地简化了本技术结构,另一方面,弹性连接绳的变形、恢复能力,也为折叠床板的展开和收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6)本技术在支撑板的上下两端端部设有柔性保护件,有效地避免了消费者在使用折叠床板时,被床板的端部划伤,便于存放、携带折叠床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1_连接板,2-支撑板,3-连接套筒,4-弹性连接绳,5-柔性保护件,6-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折叠床板,主要由若干直板折叠式连接构成,直板均为硬质板状结构,本实施例中,优选为木板或铝板,不仅价格低廉,而且硬质直板的承载力远大于柔性材料制成的床面,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柔性床面使用安全性和舒适度均较低的缺陷。为了方便描述,本实施例将所有构成折叠床板的直板又划分为两部分:连接板I和支撑板2,连接板I与所有支撑板2组合构成的形状为长方形;其中,连接板I为两块,分别对称布置在整个折叠床板的两侧,主要作用在于与折叠床架连接,折叠床架的结构为现有已知技术,因此,本实施例不作赘述。连接板I和折叠床架的具体连接方式是:在连接板I的上下两端设有连接套筒3,该连接套筒的形状类似于“ Ω ”形,其下端为开口端并通过螺栓或其它连接方式安装在连接板I上;使用时,折叠床板展开,同时,通过连接套筒套接在折叠床架上端的横杆上。支撑板,支撑板若干,且所有支撑板均位于两块连接板之间并与连接板位于同一平面,与连接板相邻的支撑板以及相邻的支撑板之间折叠式连接,即折叠板和支撑板的连接面均为二者的侧面,实 现折叠式连接的方式多种多样,如:采用合页连接件、铰接件或者其它活动连接件。本实施例通过以下设置实现折叠式连接:两块连接板I之间设有一端与一块连接板I连接、另一端与另一块连接板I连接的弹性连接绳4,且该弹性连接绳4同时穿过所有的支撑板2 ;连接板I与支撑板2之间、相邻支撑板2之间则通过弹性连接绳4折叠式连接。本实施例中支撑板和连接板的结构可以一致,如:均为实心结构或均为空心结构;也可作细微调整,如:连接板为实心结构,横截面呈“凹”形,同时,支撑板为空心结构;或者,连接板为空心结构,横截面呈“凹”形,同时,支撑板为实心结构。应当说明的是,连接板和支撑板分别取名只是为了方便描述,二者结构实质上是相同的,是本技术中不可或缺的部件。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施例,本技术在支撑板2上下两端与连接套筒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凹槽,具体的说,该凹槽与连接套筒位于同一直线上,其用于安放床架上端的横杆,为横杆提供了足够的安放空间,从而避免了折叠床板展开并安装在床架上后,床板与床架之间相对滑动,保证了折叠床的使用安全。进一步的,本实施例还在支撑板2的上下两端端部设有柔性保护件5,有效地避免了消费者在使用折叠床板时,被床板的端部划伤,便于存放、携带折叠床板。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变动或修饰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技术。值得说明的是,基于上述设计原理的前提下,为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即使在本技术所公开的结构基础上做出的一些无实质性的改动或润色,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实质仍然与本技术一样,故其也应当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折叠床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块平行并对称布置的连接板(1),安装在连接板(1)上下两端、用于套接床架的连接套筒(3),至少一块设置在两块连接板(1)之间并与二者平行的支撑板(2),以及设置在支撑板(2)上下两端并与连接套筒(3)位于同一直线、为床架提供安放空间的凹槽(6);所述支撑板(2)与连接板(1)位于同一平面且其两侧均与连接板(1)折叠式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折叠床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块平行并对称布置的连接板(I),安装在连接板(I)上下两端、用于套接床架的连接套筒(3),至少一块设置在两块连接板(I)之间并与二者平行的支撑板(2),以及设置在支撑板(2)上下两端并与连接套筒(3)位于同一直线、为床架提供安放空间的凹槽(6);所述支撑板(2)与连接板(I)位于同一平面且其两侧均与连接板(O折叠式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为两块以上,且相邻支撑板(2)折叠式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I)和支撑板(2)均为实心结构,两块连接板(I)之间设有一端与一块连接板(I)连接、另一端与另一块连接板(I)连接的弹性连接绳(4),且该弹性连接绳(4)同时穿过所有的支撑板(2);连接板(I)与支撑板(2)之间、相邻支撑板(2)之间则通过弹性连接绳(4)折叠式连接。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
申请(专利权)人:张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