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棘轮扭力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6437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置棘轮扭力扳手,包括扳手臂壳、棘轮、扭力值显示装置,其特点是,扳手臂壳采用扁平的金属管材,棘轮整套机械装置安装在扳手臂壳端部的金属管材内部,棘轮的两端连有外接套筒的方榫,棘轮中心点与矩心重合。该扭力扳手克服了加载速度快扭矩示值小,加载速度慢扭矩示值大的不足,在实际使用中,扭力值基本接触真实,提高了机械装配和测量工作的质量和效果。(*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装配使用和测量的工具,尤其涉及一种紧固螺栓、螺丝、螺母使用的内置棘轮扭力扳手。随着机械制造、装配行业的规范化,愈来愈多的单位使用的工具由传统的扳手改为扭力扳手。目前使用的扭力扳手,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一种内置棘轮扭力扳手,包括扳手臂壳11,在扳手臂壳的一端设有扭力调节手柄12以及扭力值显示部件13,臂壳内设有平衡弹簧、与平衡弹簧接触的活塞、与活塞接触处在臂壳另一端通过转轴14伸在臂壳外的臂骨15,臂骨内设有棘轮以及与棘轮中心轴垂直连接且伸在臂骨外的方榫16。这种扳手由于其施力的作用点(与棘轮连为一体的方榫)与支点(转轴)是不重合的,在实际使用中,由于操作者的操作方法、技术水平、用力的大小、速度快慢的差异,导致扭力扳手扭力示值的差异和不正确性。因此,按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关于扭力扳手的通用技术测试标准,要求操作者使用扭力扳手必须平稳加力,以提高扭力扳手扭力示值的正确性。而在实际操作中要做到这一点,就会降低工作效率;反之,就难以保证扳手扭力示值的正确性。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的不足之处,而提供的一种既能方便使用、提高效能,又能较高保证扭力示值正确性的内置棘轮扭力扳手。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性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内置棘轮扭力扳手,包括扳手臂壳,在扳手臂壳的一端设有扭力调节手柄以及扭力值显示部件,臂壳内设有平衡弹簧、与平衡弹簧接触的活塞、与活塞接触处在臂壳另一端的臂骨,臂骨内设有棘轮以及与棘轮中心轴垂直连接且伸在臂骨外的方榫;其特点是所述的臂壳的另一端侧面至少设有一个通孔;所述的臂骨完全设在臂壳内,臂壳内的棘轮处在臂壳通孔的相对位置,其上的方榫从臂壳通孔中穿出;还包括一用于调整受力方向的装置,该装置由在臂骨内设置的与棘轮连接的撑牙,以及与其配合的拨杆构成。上述一种内置棘轮扭力扳手,其中所述的棘轮为内齿式。上述一种内置棘轮扭力扳手,其中所述的棘轮为外齿式。上述一种内置棘轮扭力扳手,其中所述的臂壳另一端的一侧面设有一个通孔,所述的方榫从棘轮中心轴一端向外垂直延伸设置,且从臂壳通孔中穿出。上述一种内置棘轮扭力扳手,其中所述的臂壳另一端的上下两侧面分别各设有一个通孔,所述的方榫从棘轮中心轴两端向外垂直延伸设置,且从臂壳的两通孔中穿出。上述一种内置棘轮扭力扳手,其中所述的用于调整受力方向的装置包括拨杆和撑牙,所述的拨杆一端固定在撑牙内,另一端伸在臂壳外;所述的撑牙通过轴销设置在臂骨内与棘轮圆周接触的地方,当拨动拨杆时,所述撑牙的一角可嵌在棘轮的两齿之间。上述一种内置棘轮扭力扳手,其中所述的用于调整受力方向的装置包括拨杆和撑牙,所述的拨杆一端固定在棘轮中心轴的圆心处,另一端伸在臂壳外;所述的撑牙通过轴销设置在棘轮中心轴内与拨杆接触的地方,当拨动拨杆时,所述撑牙的一角可嵌在棘轮的两齿之间。上述一种内置棘轮扭力扳手,其中所述的用于调整受力方向的装置包括撑牙,该撑牙通过轴销设置在棘轮中心轴内与拨杆接触的地方,当拨动拨杆时,所述撑牙的一角可嵌在棘轮的两齿之间。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是现有的扭力扳手外形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外型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另一种外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之一采用外齿式棘轮的棘轮部分及与之配合的用于调整受力方向的装置的结构剖视图。图5是图4的主视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之二采用内齿式棘轮的棘轮部分及与之配合的用于调整受力方向的装置的结构剖视图。图7是图6的主视剖视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之三采用另一种外齿式棘轮的棘轮部分及与之配合的用于调整受力方向的装置的结构剖视图。图9是图8的主视剖视图。请参阅附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外型结构示意图。一种内置棘轮扭力扳手,包括扳手臂壳21,在扳手臂壳的一端设有扭力调节手柄22以及扭力值刻度显示部23,臂壳内设有平衡弹簧、与平衡弹簧接触的活塞、与活塞接触处在臂壳另一端的臂骨,臂骨内设有棘轮以及与棘轮中心轴垂直连接且伸在臂骨外的方榫24;臂壳21的另一端侧面设有一个通孔(未图示);臂骨完全设在臂壳内,臂壳内的棘轮处在臂壳通孔的相对位置,其上的方榫24从臂壳通孔中穿出。图3是本技术另一种外形结构示意图。包括扳手臂壳31,扭力调节手柄32以及扭力值显示表33。臂壳内设有平衡弹簧、与平衡弹簧接触的活塞、与活塞接触处在臂壳另一端的臂骨,臂骨内设有棘轮以及与棘轮中心轴垂直连接且伸在臂骨外的方榫34;臂壳31的另一端侧面设有一个通孔(未图示);臂骨完全设在臂壳内,臂骨内的棘轮处在臂壳通孔的相对位置,其上的方榫34从臂壳通孔中穿出。本技术还包括一用于调整受力方向的装置,该装置由在臂骨内设置的与棘轮连接的撑牙,以及与其配合的拨杆构成。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之一采用外齿式棘轮的棘轮部分及与之配合的用于调整受力方向的装置的结构剖视图,图5是图4的主视剖视图,请结合参阅。本技术的棘轮可采用外齿式。在臂壳41一端的上下侧各设有一个通孔,臂骨内的棘轮处在臂壳通孔的相对位置,从棘轮中心轴上下垂直延伸的的方榫44从臂壳上下两通孔中穿出。方榫44的根部分别设有挡圈槽,并安有挡圈48,以固定轴套49的位置。用于调整受力方向的装置也设在臂骨42内,与棘轮43邻近,其包括拨杆47和撑牙45,所述的拨杆47一端固定在撑牙45内,另一端伸在臂壳41外;所述的撑牙45通过轴销46设置在臂骨内与棘轮圆周接触的地方,当拨动拨杆47时,撑牙45的一角可嵌在棘轮43的两齿之间。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之二采用内齿式棘轮的棘轮部分及与之配合的用于调整受力方向的装置的结构剖视图。图7是图6的主视剖视图。本技术的棘轮可采用内齿式。在臂壳61一端的一侧设有一个通孔,臂骨内的棘轮处在臂壳通孔的相对位置,从棘轮中心轴上下垂直延伸的的方榫66从臂壳的通孔中穿出。方榫66的根部分别设有挡圈槽,并安有挡圈68,以固定轴套67的位置。用于调整受力方向的装置包括拨杆63和撑牙65。拨杆63的一端固定在棘轮中心轴62的圆心处,另一端伸在臂壳外,拨杆的中段设有一滚珠64;撑牙65通过轴销69设置在棘轮中心轴内与拨杆的滚珠64接触的地方,当拨动拨杆时,滚珠推动撑牙的一角,撑牙的另一角可嵌在棘轮的两齿之间。上述两实施例的用于调整受力方向的装置安装后可按使用者的要求控制棘轮朝正时间方向转或朝逆时间方向转。当使用该扭力扳手时,棘轮方榫外接套筒扳手,套筒再作用工作对象螺栓或螺母。向一边拨动拨杆,撑牙一角与棘轮的齿卡连,此时,棘轮顺时针方向是单向锁紧,逆时针方向是棘轮反向转动,以调整棘轮的旋转角度;向另一边拨动拨杆,撑牙另一角与棘轮的齿卡连,此时,棘轮逆时针方向是单向锁紧,顺时针方向是棘轮反向转动,以调整扳手的使用角度。当然,当使用有两个方榫的扳手时也可以反一个向,在不拨动拨杆的情况下,实现扭力的顺逆向互换。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之三采用另一种外齿式棘轮的棘轮部分及与之配合的用于调整受力方向的装置的结构剖视图,图9是图8的主视剖视图。本技术的棘轮可采用外齿式。在臂壳81一端的上下侧各设有一个通孔,臂骨82内的棘轮处在臂壳通孔的相对位置,从棘轮中心轴上下垂直延伸的的方榫86分别从臂壳上下两通孔中穿出。方榫44的根部分别设有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置棘轮扭力扳手,包括扳手臂壳,在扳手臂壳的一端设有扭力调节手柄以及扭力值显示部件,臂壳内设有平衡弹簧、与平衡弹簧接触的活塞、与活塞接触处在臂壳另一端的臂骨,臂骨内设有棘轮以及与棘轮中心轴垂直连接且伸在臂骨外的方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臂壳的另一端侧面至少设有一个通孔;所述的臂骨完全设在臂壳内,臂壳内的棘轮处在臂壳通孔的相对位置,其上的方榫从臂壳通孔中穿出;还包括一用于调整受力方向的装置,该装置由在臂骨内设置的与棘轮连接的撑牙,以及与其配合的拨杆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奚荣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欣昕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