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延作专利>正文

管子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6298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子钳,它包括通过旋轴连接为一体的钳头和钳体、与管件体外壁接触的表面上铣削有锯齿状齿牙的上钳口、下钳口,钳头的上钳口为直板形、钳体的下钳口为沿管件体周边外壁的圆弧曲面形状,扭簧通过扭簧轴固定在钳体上且扭簧一端作用于钳头背部,另一端卡设在钳体的凸台上。钳体的尾部手柄内部攻制有内螺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操作方便,使用寿命长的特点;在使用中可有效地夹持管件。(*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五金工具,尤其是适用于拆卸和安装油井抽油管路的管子钳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拆卸和安装石油输送管路的管子钳,由于结构设计原因,使用一段时间后,用于连接钳头和钳体的旋轴受力后易变形磨损,故使钳口无法有效地夹持管体,影响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在使用中可长期有效地夹持油井抽油管管体的管子钳。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管子钳有通过旋轴连接为一体的钳头和钳体,与管件体外壁接触的表面上铣削有锯齿状齿牙的上钳口、下钳口,且与管件体外壁接触的钳头上钳口为直板形,钳体的下钳口为沿管件体周边外壁的圆弧曲面形状,扭簧通过扭簧轴固定在钳体上且扭簧一端作用于钳头背部,另一端卡设在钳体的凸台上。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上钳口的直板形和下钳口的圆弧曲面结构及扭簧的共同作用,可对已磨损的旋轴进行位移补偿,使上、下钳口始终与管件体紧密接触,保证对管件的有效夹持。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钳体的尾部手柄内部攻制有内螺纹结构。采用这种结构后,本管子钳可与其他自动机械连接,实现拆装管件的自动化。综上所述,本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制作、使用、操作方便,可长期有效地在拆卸和安装管路的工作中夹持管件,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管子钳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管子钳有通过铁制旋轴3连接为一体的铁制钳头1和钳体2,与管件体6外壁接触的表面上铣削有锯齿状齿牙的钳头1的上钳口1-1为直板形、钳体2的下钳口2-1为沿管件体6周边外壁的圆弧曲面形状,钢制扭簧4通过扭簧轴5固定在钳体2上且扭簧4一端作用于钳头1背部,另一端卡设在钳体2的凸台上。钳体2的尾部手柄2-2内部攻制有内螺纹结构。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操作方便,使用寿命长的特点;在使用中可有效地夹持管件。权利要求1.一种管子钳,它包括通过旋轴(3)连接为一体的钳头(1)和钳体(2)、与管件体(6)外壁接触的表面上铣削有锯齿状齿牙的上钳口(1-1)、下钳口(2-1),其特征是与管件体外壁接触的钳头(1)的上钳口(1-1)为直板形、钳体(2)的下钳口(2-1)为沿管件体(6)周边外壁的圆弧曲面形状,扭簧(4)通过扭簧轴(5)固定在钳体(2)上且扭簧的一端作用于钳头(1)背部,另一端卡设在钳体(2)的凸台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子钳,其特征是钳体(2)的尾部手柄(2-2)内部攻制有内螺纹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管子钳,它包括通过旋轴连接为一体的钳头和钳体、与管件体外壁接触的表面上铣削有锯齿状齿牙的上钳口、下钳口,钳头的上钳口为直板形、钳体的下钳口为沿管件体周边外壁的圆弧曲面形状,扭簧通过扭簧轴固定在钳体上且扭簧一端作用于钳头背部,另一端卡设在钳体的凸台上。钳体的尾部手柄内部攻制有内螺纹。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操作方便,使用寿命长的特点;在使用中可有效地夹持管件。文档编号B25B13/00GK2551408SQ0221063公开日2003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02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02年3月14日专利技术者张延作 申请人:张延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子钳,它包括通过旋轴(3)连接为一体的钳头(1)和钳体(2)、与管件体(6)外壁接触的表面上铣削有锯齿状齿牙的上钳口(1-1)、下钳口(2-1),其特征是:与管件体外壁接触的钳头(1)的上钳口(1-1)为直板形、钳体(2)的下钳口(2-1)为沿管件体(6)周边外壁的圆弧曲面形状,扭簧(4)通过扭簧轴(5)固定在钳体(2)上且扭簧的一端作用于钳头(1)背部,另一端卡设在钳体(2)的凸台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延作
申请(专利权)人:张延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