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光纤引导构件的光纤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62911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5 2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光纤连接器及使用所述连接器的光缆组件,所述光纤连接器使用光纤引导构件。连接器具有由可耦合部件形成的连接器外壳。连接器外壳定义具有相对的连接器端部分及通道端部分的外壳通路,所述连接器端部分及所述通道端部分定义各个连接器端通路和通道端通路,其中通道端部分经配置以与光缆的端相邻而布置。光纤引导构件安置在通道端通路中,且具有面向连接器端通路的第一过渡端。光纤引导构件具有导管,所述导管配置为宽松地限制光纤且将光纤引导至连接器端通路。连接器子组件可经可操作地支撑在连接器端部分以支撑光纤的端部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公开案大体上涉及光纤连接器,并且尤其涉及使用光纤引导构件的光纤连接器,所述光纤引导构件配置为在连接器装配期间保护至少一个光纤。
技术介绍
光纤用于各种电信应用中,比如宽带语音、视频及数据传输。使用光纤的优势包括极大的带宽和低噪运行。随着光纤使用的增加和多样化,出现了对用于互连光纤的有效方法的需求。为此,已开发不显著减弱或以其他方式改变所传输的光信号的光纤连接器。这些光纤连接器需相对坚固且适于频繁的连接及断开,以适应光纤传输路径的变化。由于制作光纤连接所要求的技术以及使用这些光纤连接的应用与环境的多样性,通常光缆制造商在光缆部署到电信系统中之前将携带一或多个光纤的光缆与光纤连接器预先连接。组合的连接器及光缆组成光缆组件。光纤连接器设计为互连信号或多个光纤。连接器外壳部分的装配可产生破坏或挤压光纤的风险。在多个光纤的情况下,例如,双工光缆携带两个光纤以用于全双工通信。与双工光缆一起使用的一种双工光纤连接器为LC光纤连接器。LC光纤连接器包含连接器外壳,所述连接器外壳由在连接器装配期间扣合在一起的两个连接器外壳部件构成。不幸的是,连接器外壳的扣合装配存在挤压一或多个光纤的重大风险,可损坏光纤且导致连接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案的一方面是一种用于连接至少一个光纤的光纤连接器,所述至少一个光纤从光缆的一端延伸。连接器具有连接器外壳,所述连接器外壳具有可耦合部件。耦合时,外壳部件定义外壳通路,所述外壳通路具有相对的连接器端部分(在示范性实施方式中可能位于外壳的宽端)及通道端部分,所述连接器端部分及通道端部定义各个连接器端通路及通道端通路。通道端部分经配置以与光缆的端相邻而布置。连接器还包括光纤引导构件,所述光纤引导构件安置在通道端通路中且具有面向连接器端通路的第一过渡端,所述第一过渡端可能为喇叭形端。光纤引导构件定义导管,所述导管经配置为宽松地限制光纤且将光纤从光缆的端引导至连接器端通路。连接器还包括至少一个连接器子组件,所述连接器子组件在外壳的连接器端部分处经可操作地支撑且经配置以分别支撑光纤的至少一个端部分。本公开案的另一方面是一种用于形成用于第一及第二光纤的光缆组件的方法,所述第一及第二光纤自双工光缆的一端延伸且具有各个第一及第二裸露端。所述方法包括提供连接器外壳,所述连接器外壳具有相对的第一及第二可耦合外壳部件。连接器外壳具有相对的连接器端部分及通道端部分,所述连接器端部分及通道端部分定义具有对应连接器端通路及通道端通路的外壳通路。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外壳的连接器端部分处可操作地布置第一及第二连接器子组件。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提供具有中心导管及第一过渡端的光纤引导构件,及将光纤引导构件固定地安置在通道端通路中,其中第一过渡端面向连接器端通路。所述方法还包括将第一光纤和第二光纤从光缆端引导穿过光纤引导构件的中心导管,从第一过渡端引出,并穿过外壳通路到第一及第二连接器子组件。所述方法还包括分别将第一及第二光纤裸露端有效地啮合于第一及第二连接器子组件中。本公开案的另一方面是一种用于连接第一及第二光纤的LC光纤连接器,所述第一及第二光纤从双工光缆的一端延伸。连接器包括锥形连接器外壳,所述锥形连接器外壳具有连接器端部分及通道端部分。连接器外壳定义从通道端部分到连接器端部分的通路。连接器还包括第一及第二 LC连接器子组件,所述子组件可操作地布置在连接器端部分且配置为分别支撑第一及第二光纤的第一及第二裸露端。连接器还包括光纤引导构件,所述光纤引导构件固定地安置在通道端部分且具有面向连接器端部分的过渡端,所述过渡端可能为(例如)喇叭形端。光纤引导构件经设定大小以宽松地限制第一及第二光纤,且将第一及第二光纤从光缆端引导到外壳通路中,以用于连接至第一及第二 LC连接器子组件。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阐述本公开案的额外特征和优点以解释额外特征和优点的原理和操作,并且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额外特征和优点还将从描述中显而易见及/或通过实践如所描述的本公开案来了解。应理解,前文一般描述和下文详细描述都呈现本公开案的示范性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意在提供用于理解本公开案所请求的性质与特性的概述或框架。附图并入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图示和进一步突出本公开案的示范性实施方式。参考下文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及附图,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进一步理解本公开案的这些及其他优势。附图说明在结合附图时参考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可对本公开案有更全面的理解,其中:图1图示示范性多芯光缆组件,所述多芯光缆组件包括双工LC光纤连接器及双工光缆;图2是图1的光缆组件的透视局部剖视全貌图;图3与图2相似,且图不与下外壳部分分尚的上外壳部件;图4是图2的光缆组件的X-Z轴截面图;图5是光纤引导构件的全貌图,所述光纤引导构件安置在图3中所示的下外壳部件的通道端部分中 '及图6是图5的光纤引导构件的截面图,所述截面图取自Y-Z平面且图示具有两个过渡端的管状引导构件实施方式。具体实施例方式现详细参考本公开案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实例在附图中图示。在可能的情况下,使用相同或类似元件符号指示相同或类似元件或部分。图1图示示范性多芯光缆组件(“光缆组件”)8,所述多芯光缆组件8包括双工LC光纤连接器(“连接器”)10及双工光缆(“光缆”)16。图2及图3为作为光缆组件8的一部分的连接器10的透视局部剖视全貌图。图4是图2的光缆组件8的X-Z轴截面图。本文通过实例图示并论述用于光缆组件8的双光纤配置。一般来说,光缆组件8被认为用于处理一或多个光纤。参考图1至图4,连接器10在光缆组件8中为两个光纤12A、12B提供连接,所述两个光纤12A、12B包围在光缆16的光缆套管14中。光缆16具有一个端16E,所述端16E对应于光缆套管14具有端14E的位置。光纤12A、12B在光缆端16E自光缆16延伸,且具有各个裸露的光纤端部分(“裸露端”)13A、13B。在实例中,光纤12A、12B没有缓冲。进一步地,在实例中,光纤12A、12B是由护层覆盖的裸露光纤(例如,直径为250微米的光纤)。光缆组件8还包括柔性护套20,且连接器10包括连接器外壳30。护套20包括端部件21,所述端部分21覆盖光缆端16E,且啮合连接器外壳30的通道端部分36,如下文中更详细地论述。护套20配置为防止在光缆啮合连接器10时光缆16的突然弯曲。参考图3,连接器外壳30包括上外壳部件32U和下外壳部件32L。在实例中,上外壳部件32U和下外壳部件32L配置为彼此耦合(连接)以形成连接器外壳30。用于连接器外壳30的示范性耦合配置提供扣合连接,如下文所论述。上外壳部件32U和下外壳部件32L包括各个连接器端部分34U、34L、比连接器端部分窄的各个通道端部分36U、36L,及由对应的连接器端部分和通道端部分包围的各个中间部分35U、35L。上文描述的连接器外壳部分分别定义外壳连接器端部分34及外壳通道端部分36,其中当上外壳部件32U和下外壳部件32L耦合时,外壳中间部分35位于连接器端部分与通道端部分之间。因此,外壳的连接器端部分34及通道端部分36位于连接器外壳30的相对端,且外壳中间部分35位于连接器端34及通道端部分36之间。在实例中,外壳中间部分35是锥形的且赋予连接器外壳30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10.29 US 12/915,6821.一种用于连接至少一个光纤的光纤连接器,所述至少一个光纤从光缆的一端延伸,所述光纤连接器包含: 连接器外壳,所述连接器外壳具有可耦合部件,所述可耦合部件在耦合时定义具有各个连接器端部分及通道端部分的外壳通路,所述连接器端部分及通道端部分定义各个连接器端通路及通道端通路,其中所述通道端部分经配置以与所述光缆端相邻而布置,且所述连接器端经配置以与所述光纤连接器相邻而布置; 光纤引导构件,所述光纤引导构件安置于所述通道端通路中,所述引导构件具有与所述连接器端通路相关的第一过渡端,且所述光纤引导构件定义导管,所述导管经配置以宽松地限制所述光纤且将所述光纤朝向所述连接器端通路引导;及 至少一个连接器子组件,所述连接器子组件在所述连接器端经可操作地支撑且经配置以分别接收所述至少一个光纤的端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所述光纤连接器进一步包含具有第二过渡端的所述光纤引导构件,所述第二过渡端与所述第一过渡端相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所述光纤连接器进一步包含配置为彼此扣合连接的所述连接器外壳部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所述光纤连接器进一步包含为双工连接器配置的部分的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器子组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中所述光纤引导构件包括外表面,且所述通道端通路由外壳壁定义,并且所述光纤连接器进一步包含由所述引导构件外表面与所述外壳壁之间的摩擦力而将所 述光纤引导构件保持在所述通道端通路中。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光纤连接器,所述连接器是光缆组件的部分,所述光缆组件进一步包括所述光缆,所述光缆在所述通道端部分可操作地啮合到所述光纤连接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光纤穿过所述光纤引导构件的中心导管且进入所述连接器端通路,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光纤的所述光纤端部分由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器子组件可操作地支撑。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纤连接器,所述光缆组件进一步包括: 光缆保持构件,所述光缆保持构件在所述通道端部分处啮合所述连接器外壳,且啮合所述光缆的所述端;及 柔性护套,所述柔性护套包围所述光缆保持构件及所述光缆端。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纤连接器,所述光缆组件进一步包括: 至少一个适配器,所述适配器配置为啮合所述连接器子组件中的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器子组件。9.一种用于形成用于第一及第二光纤的光缆组件的方法,所述第一及第二光纤自双工光缆的一端延伸且具有各个第一及第二裸露端,所述方法包含: 提供连接器外壳,所述连接器外壳具有相对的第一及第二可耦合外壳部件及相对的宽端部分及通道端部分,所述宽端部分及通道端部分定义具有对应宽端通路及通道端通路的外壳通路; 在所述外壳宽端部分处可操作地布置第一及第二连接器子组件; 提供光纤引导构件,所述光纤引导构件具有中心导管及第一喇叭形端;将所述光纤引导构件固定地安置在所述通道端通路中,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蒂莫西·S·克莱因特里·L·库克小戴维·L·迪安托里·A·克劳文
申请(专利权)人:康宁光缆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