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柜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57977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5 0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调柜机,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部的离心风轮、风道、换热器以及设置在壳体上的出风框;所述壳体分为上部壳体和下部壳体;所述出风框设置在上部壳体的上端;所述换热器设置在上部壳体的内部且位于出风框下方;所述风道设置在下部壳体的内部且位于换热器下方;所述上部壳体相对于出风框两侧的侧壁为内凹弧形状。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壳体侧面根据风道内气流流向设计成内凹弧形状,能有效降低空调工作时因气流冲击引起的涡流噪声,提高换热器的换热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柜机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空调柜机其壳体两侧都是直面,其内部的风道大多数位于机器下方。工作时,空气从风道出风口流至上壳体的过程中会因气流突变产生一定的涡流现象,从而引起一定的噪声。如何降低涡流噪声,有必要作一定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降低因气流冲击引起的涡流噪声,提高换热器的换热均匀性的空调柜机。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部的离心风轮、风道、换热器以及设置在壳体上的出风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分为上部壳体和下部壳体;所述出风框设置在上部壳体的上端;所述换热器设置在上部壳体的内部且位于出风框下方;所述风道设置在下部壳体的内部且位于换热器下方;所述上部壳体相对于出风框两侧的侧壁为内凹弧形状。上述风道的出风口与上部壳体连接;所述离心风轮设置在风道内部。上述壳体相对于出风框两侧的侧壁为内凹弧形状。本专利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I)本专利技术根据风道内气流流向设计成内凹弧形状,能有效降低空调工作时因气流冲击引起的涡流噪声,提高换热器的换热均匀性;(2)本专利技术因壳体具有一定的弧度,使其更加具有艺术性,能够更好地改善用户的生活品质,满足用户的家居装饰。附图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见图1,本专利技术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I内部的离心风轮2、风道3、换热器4以及设置在壳体I上的出风框5 ;所述壳体I分为上部壳体1.1和下部壳体;所述出风框5设置在上部壳体1.1的上端;所述换热器4设置在上部壳体1.1的内部且位于出风框5下方;所述风道3设置在下部壳体的内部且位于换热器4下方;所述风道3的出风口 3.1与上部壳体1.1连接;所述离心风轮2设置在风道3内部;所述壳体I相对于出风框5两侧的侧壁为内凹弧形状。当空调工作时,空气经风道3进入上部壳体1.1内部,因上部壳体1.1相对于出风框5两侧的侧壁为内凹弧形状,上部壳体1.1的内腔截面积逐渐增大,使得出风压力逐渐降低,空气流动更加平缓,从而降低了因气流冲击引起的涡流噪声,并且能够提高换热器4的换热均匀性。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柜机,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1)内部的离心风轮(2)、风道(3)、换热器(4)以及设置在壳体(1)上的出风框(5);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分为上部壳体(1.1)和下部壳体;所述出风框(5)设置在上部壳体(1.1)的上端;所述换热器(4)设置在上部壳体(1.1)的内部且位于出风框(5)下方;所述风道(3)设置在下部壳体的内部且位于换热器(4)下方;所述上部壳体(1.1)相对于出风框(5)两侧的侧壁为内凹弧形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柜机,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I)内部的离心风轮(2)、风道(3)、换热器(4)以及设置在壳体(I)上的出风框(5);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I)分为上部壳体(1.1)和下部壳体;所述出风框(5)设置在上部壳体(1.1)的上端;所述换热器(4)设置在上部壳体(1.0的内部且位于出风框(5)下方;所述风道(3)设置在下部壳体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德峰刘仁德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科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