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起重机械用不对称工字钢及其生产方法。该工字钢包括腹板和位于所述腹板两侧的翼缘,所述两侧的翼缘厚度t1与t2相差5~10mm。其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步骤一,利用可逆开坯机对坯料进行轧制,以轧制出进入万能轧机组所需的左右不对称轧件;步骤二,依次利用U1、U2、E1、U3、U4、E2、U5轧机对所述不对称轧件进行轧制以得到本发明专利技术工字钢。该工字钢在保证使用性能的情况下有效的降低了起重机用工字钢的断面面积和每米重量,降低起重机生产成本。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生产方法中使用的开坯机和万能轧机均采用两侧翼缘厚度不同但延伸率相同的孔型,可以防止轧件弯曲,保证产品的外形尺寸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制造和金属材料加工与成型
,具体涉及一种,该不对称工字钢在保证了使用性能的情况下有效的降低了断面面积,从而减少起重机梁的制造成本。
技术介绍
工字钢是截面为工字形的长条钢材,广泛用于各种建筑结构、桥梁、车辆、支架、机械等。用于完成物质转移的起重机导轨一般是使用标准的工字钢,在生产电葫芦、单梁起重机等以工字钢做吊车导轨的起重机梁时,工字钢的一侧(顶部)做电葫芦的导轨并承担很大负重,另一侧(底部)则基本不承担负重,而是由两块钢板焊接在腹板上做承重大梁,不承重的一侧(底部)包围在大梁内,当前市场上的工字钢都是两侧翼缘厚度相同的对称型钢,对于不承担负重的一侧翼缘而言,具有与承重一侧的翼缘相同的厚度必然造成不必要的材料浪费,从而导致起重机生产成本的增加。目前,国内生产工字钢都是两侧翼缘厚度相同的产品,如果采用生产两侧翼缘厚度相同的产品的方法生产翼缘厚度差达到4mm以上的产品,会因延伸不一致而产生很大的弯曲和尺寸超标而不能成为合格产品,热轧生产难度极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可有效的生产两侧翼缘厚度有差别的工字钢合格产品,并且该产品在保证使用性能的情况下有效的降低起重机用工字钢的断面面积和每米重量,节约起重机生产过程中的钢材使用量,降低起重机生产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起重机械用不对称工字钢,包括腹板和位于所述腹板两侧的翼缘,其中:两侧翼缘厚度tl与t2相差5 IOmm,不例性地可以相差5mm、6mm、7mm、8mm、9mm、10mm。在上述起重机械用不对称工字钢中,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两侧翼缘厚度比(tl/t2)为 1.4-2.0,示例性地可以为 1.4,1.45,1.46,1.50,1.6,1.7,1.8,1.9,更优选为1.4-1.51。在上述起重机械用不对称工字钢中,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两侧翼缘宽度b相等。相对于两侧翼缘厚度相同的工字钢,该实施方式的工字钢每米重量降低5 15%。上述起重机械用不对称工字钢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步骤一,利用可逆开坯机对坯料进行轧制,以轧制出进入万能轧机组所需的左右不对称轧件;步骤二,依次利用Ul、U2、El、U3、U4、E2、U5轧机采用两侧压下量不同但延伸率相同的不对称孔型对所述不对称轧件进行轧制以得到所述起重机械用不对称工字钢。本专利技术的不对称工字钢与普通对称工字钢的轧制工艺的不同之处在于轧制普通工字钢时万能轧机的两侧翼缘的压下量和延伸率基本一致,而轧制本产品仅延伸率基本一致,两侧压下量均不相同,从而轧制出两侧翼缘厚度不同的产品。在上述方法中,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坯料在进入可逆开坯机时的温度为1000 1150°C,示例性地可以为 1050 1100°C、1080 1130°C、1135 1145°C。在上述方法中,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可逆开坯机的轧制道次为7 11道次。可逆开坯机BD走图2所示的箱型孔1、第一和第二不对称切深孔2和3(2和3孔型相同,可以只过一个)、第三不对称切深孔4、不对称控制孔5,其中前两个孔的压下量比较大,根据不同钢种,需各轧一至三道次,第三不对称切深孔4需轧两道次,以降低轧制负荷,不对称控制孔5因属于控制孔,压下量较小,轧制负荷不大所以可以只轧一个道次。因此BD整体上需轧7 11道次。在上述方法中,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Ul水平辊压下量为4 9mm,立辊对顶部侧压下量为10 15mm,立辊对底部侧的压下量为8 12mm ;U2水平辊压下量为2 5mm,立辊对顶部侧压下量为7 12mm,立辊对底部侧的压下量为6 IOmm ;E1对翼缘宽度压下量为10 15mm ;U3水平辊压下量为1.5 3.5mm,立辊对顶部侧压下量为5 9mm,立辊对底部侧的压下量为4 8mm ;U4水平辊压下量为1.5 3mm,立辊对顶部侧压下量为4 7mm,立辊对底部侧的压下量为3 6mm ;E2对翼缘宽度压下量为3 8mm ;U5水平辊压下量为O Imm,立棍对顶部侧压下量为I 2mm,立棍对底部侧的压下量为O 1.5mm。根据不同钢种具体设定压下量。在上述方法中,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可逆开坯机包括多个不对称孔型,各不对称孔型为两侧翼缘厚度不同但延伸率相同的不对称孔型。更优选地,所述不对称孔型包括不对称切深孔和不对称控制孔;比如所述可逆开坯机依次布置有一个箱型孔、三个不对称切深孔和一个不对称控制孔。上述起重机械用不对称工字钢的生产线,包括可逆开坯机和万能连轧机组,其中所述可逆开坯机包括多个不对称孔型,各个不对称孔型均为两侧翼缘厚度不同但延伸率相同的不对称孔型,所述万能连轧轧机组中各万能轧机的孔型是采用压下量不同但是延伸率相同的孔型。这样的不对称孔型可以防止轧件弯曲,保证产品的外形尺寸精度。在上述生产线中,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可逆开坯机还包括箱型孔型,该箱形孔型可以将坯料轧制成符合尺寸规格的对称坯。在上述生产线中,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不对称孔型包括不对称切深孔和不对称控制孔。不对称切深孔和不对称控制孔主要是将不对称变形最大的在可逆式开坯机中实现,为进入万能连轧机组提供所需的坯料。更优选地,所述可逆开坯机依次布置有一个箱型孔、三个不对称切深孔和一个不对称控制孔。在上述生产线中,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万能连轧机组包括Ul、U2、U3、U4、U5五架万能轧机和E1、E2两架轧边机,布置顺序依次为U1、U2、E1、U3、U4、E2、U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工字钢在保证使用性能的情况下有效的降低了起重机用工字钢的断面面积和每米重量,节约了起重机生产过程中的钢材使用量,降低起重机生产成本。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生产线中使用的开坯机和万能轧机均采用轧件翼缘厚度不同但延伸率相同的不对称孔型, 可以防止轧件弯曲,保证产品的外形尺寸精度并满足用户使用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不对称工字钢的断面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开坯机配辊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万能轧机孔型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h_腹板高度;b_翼缘宽度;d_腹板厚度;tl_顶部翼缘平均厚度;t2-底部翼缘平均厚度;r-内圆弧半径;rl_翼缘端部圆弧半径;1_箱型孔;2-第一不对称切深孔;3_第二不对称切深孔;4_第三不对称切深孔;5_控制孔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阐述本专利技术,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起重机械用不对称工字钢的断面图,其包括腹板和两侧翼缘,其中:两侧翼缘厚度相差5 10mm,即顶部翼缘平均厚度tl-底部翼缘平均厚度t2=5 IOmm;所述两侧翼缘宽度b相等;而且tl/t2的范围在1.4-2.0之间,更优选tl/t2的范围在1.4-1.51之间,太小重量降低的少,太大难以生产。本专利技术的工字钢是对普通热轧工字钢(GB/T706-1988)的改造,在保证使用性能的情况下有效的降低了起重机的生产成本。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开坯机配辊图,其布置有5个孔型,依次为箱型孔1、第一不对称切深孔2、第二不对称切深孔3、第三不对称切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起重机械用不对称工字钢,包括腹板和位于所述腹板两侧的翼缘,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侧的翼缘厚度t1与t2相差5~10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重机械用不对称工字钢,包括腹板和位于所述腹板两侧的翼缘,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侧的翼缘厚度tl与t2相差5 10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械用不对称工字钢,所述两侧的翼缘宽度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械用不对称工字钢,所述两侧的翼缘厚度比tl/t2为1.4-2.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重机械用不对称工字钢,所述两侧的翼缘厚度比tl/t2为1.4-1.51。5.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起重机械用不对称工字钢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步骤一,利用可逆开坯机对坯料进行轧制,以轧制出进入万能轧机组所需的左右不对称轧件; 步骤二,依次利用U l、U2、El、U3、U4、E2、U5轧机采用两侧压下量不同但延伸率相同的不对称孔型对所述不对称轧件进行轧制以得到所述起重机械用不对称工字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Ul水平辊压下量为4 9mm,立辊对顶部侧压下量为10 15臟,立辊对底部侧的压下量为8 12mm ;U2水平辊压下量为2 5mm,立辊对顶部侧压下量为7 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凤波,袁鹏举,杨栋,李超,蒲红兵,霍喜伟,马强,韩文习,宋恒俊,孙晓庆,雷刚,韩蕾蕾,赵新华,
申请(专利权)人: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