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V形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5707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中、大型轴类或筒类工件定位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助力V形铁。传统的定位V形铁不具有助力功能,只起定位作用。当被支撑的中、大型轴类或筒类工件需要旋转时,费时费力、操作困难甚至无法完成,同时,工件直接与V形铁定位面接触,易磕碰,损伤定位精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是:包括V形铁主体,还有缓冲部分和旋转部分两部份;旋转底座的底面与缓冲底座的上端面距离有3-8毫米,工件只与轴承接触。达到了定位、助力、缓冲的统。适应中大工件的加工及装夹并降低工人劳动强度。(*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中、大型轴类或筒类工件定位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助力V形铁
技术介绍
传统的定位V形铁不具有助力功能,只起定位作用。当被支撑的中、大型轴类或筒类工件需要旋转时,费时费力、操作困难甚至无法完成,同时,工件直接与V形铁定位面接触,易磕碰,损伤定位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定位精确且能够缓解工件对V形铁定位面的冲击,可使中、大型工件旋转自如,保护定位面,提高V形铁使用寿命的助力V形铁。本技术专利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V形铁主体,还有缓冲部分和旋转部分两部份;其中缓冲部分的缓冲底座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V形铁主体上,缓冲底座与旋转底座通过导向螺栓相联;旋转部分的旋转底座的底面与缓冲底座的上端面有一距离e,缓冲弹簧套在导向螺栓上,上端顶住旋转底座的底面,下端压在缓冲底座的沉孔端面上;轴承内圈与导向柱销紧配合,导向柱销固定在旋转底座上,工件只与轴承接触。且可根据工件的重量及规格方便的更换导向螺栓和缓冲弹簧。旋转底座3的底面与缓冲底座1的上端面距离e为3至8毫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合理简单,定位精确,操作省时省力,产品寿命长,维修方便,能够适应中大工件的加工及装夹并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助力V形铁实现了主体部分、缓冲部分和旋转部分的有机结合,达到了定位、助力、缓冲的统一。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实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实用助力V形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左视图。图中1.缓冲底座,2.固定螺栓,3.旋转底座,4.导向螺栓,5.V形铁主体,6.缓冲弹簧,7.轴承,8.导向柱销。具体实施方式从图1和2可知,本技术包括V形铁主体,还有缓冲部分和旋转部分两部份;其中缓冲部分的缓冲底座1通过固定螺栓2固定在V形铁主体5上,缓冲底座1与旋转底座3通过导向螺栓4相联;旋转部分的旋转底座3的底面与缓冲底座1的上端面有一距离e,缓冲弹簧6套在导向螺栓4上,上端顶住旋转底座3的底面,下端压在缓冲底座1的沉孔端面上;轴承7内圈与导向柱销8紧配合,导向柱销8固定在旋转底座3上,工件只与轴承7接触。旋转底座3的底面与缓冲底座1的上端面距离e最佳为5毫米。工作时,将工件放入V形铁主体5上,工件的冲击力通过旋转底座3作用在缓冲弹簧6上,达到缓冲作用;工件定位时,其支撑面只与轴承7接触,工件可自由旋转,工件与V铁的滑动摩擦转化为工件和轴承之间滚动摩擦,达到助力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助力V形铁,包括V形铁主体,其特征是还有缓冲部分和旋转部分两部份;其中缓冲部分的缓冲底座(1)通过固定螺栓(2)固定在V形铁主体(5)上,缓冲底座(1)与旋转底座(3)通过导向螺栓(4)相联;旋转部分的旋转底座(3)的底面与缓冲底座(1)的上端面有一距离e,缓冲弹簧(6)套在导向螺栓(4)上,上端顶住旋转底座(3)的底面,下端压在缓冲底座(1)的沉孔端面上;轴承(7)内圈与导向柱销(8)紧配合,导向柱销(8)固定在旋转底座(3)上,工件只与轴承(7)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力V形铁,其特征是所述旋转底座(3)的底面与缓冲底座(1)的上端面距离e为3至8毫米。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中、大型轴类或筒类工件定位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助力V形铁。传统的定位V形铁不具有助力功能,只起定位作用。当被支撑的中、大型轴类或筒类工件需要旋转时,费时费力、操作困难甚至无法完成,同时,工件直接与V形铁定位面接触,易磕碰,损伤定位精度。本技术技术方案是包括V形铁主体,还有缓冲部分和旋转部分两部份;旋转底座的底面与缓冲底座的上端面距离有3-8毫米,工件只与轴承接触。达到了定位、助力、缓冲的统。适应中大工件的加工及装夹并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文档编号B25B11/00GK2925739SQ20062002489公开日2007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3日专利技术者张学工, 陈慧, 张志斌, 吴兴奎 申请人: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助力V形铁,包括V形铁主体,其特征是:还有缓冲部分和旋转部分两部份;其中缓冲部分的缓冲底座(1)通过固定螺栓(2)固定在V形铁主体(5)上,缓冲底座(1)与旋转底座(3)通过导向螺栓(4)相联;旋转部分的旋转底座(3)的底面与缓冲底座(1)的上端面有一距离e,缓冲弹簧(6)套在导向螺栓(4)上,上端顶住旋转底座(3)的底面,下端压在缓冲底座(1)的沉孔端面上;轴承(7)内圈与导向柱销(8)紧配合,导向柱销(8)固定在旋转底座(3)上,工件只与轴承(7)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学工陈慧张志斌吴兴奎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