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耿烨专利>正文

一种储能调潜自沉浮生态养殖网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55424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4 21:18
一种储能调潜自沉浮生态养殖网箱涉及水产品养殖网箱设备。其由网箱框架和网衣构成。网箱框架包括浮力立管、顶部和中部以及底部横向连接管、底锚、总气管和分支气管。特征是,浮力立管为上下端封闭、可通过充排气咀充储压缩空气的常浮立管3′,常浮立管与底锚间设有沿网箱半径方向布置的调潜管7,调潜管具有自沉浮机构,常浮立管与调潜管分别连接自沉浮控制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可在岸边完成组装和充气储能。组装储能后在水中养殖过程的每次升潜沉浮均通过远程遥控实现自储能循环互补控制系统完成,网箱上浮后其底网可升至露出水面,方便养殖户收获和清网作业,自动化程度高,极大的降低了组装、运行和养殖综合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品养殖设备,主要涉及自沉浮生态养殖网箱。
技术介绍
:现有的自沉浮养殖网箱由网箱框架和网衣构成,网箱框架由浮力立管、顶部和底部横向连接管、底部内拉筋框架、底锚、充气装置构成,自沉浮装置设于浮力立管内,当浮力立管排水充气时则网箱将上浮,充气排水时则网箱将下沉。现有自沉浮网箱的缺陷一是,网箱上浮最终只能将上半网箱小部分浮出水面,网箱的大部分仍处于水面下,这给养殖产品的收获以及清刷网带来了不便,且, 网箱每次沉浮还均需通过另设于船上的充泄汽装置进行充气或卸压完成,增设辅助充气船增大了养殖成本费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能调潜自沉浮生态养殖网箱,无需另设辅助充气船,每次升潜沉浮可自储能循环实现,网箱可上浮到底网露出水面,方便收获和清网作业。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储能调潜自沉浮生态养殖网箱,由网箱框架I和内挂网衣2构成,网箱框架包括一圈多支浮力立管3、顶部横向连接管4、中部横向连接管5、底部横向连接管6、网箱底部内拉筋框架、底锚8、总气管9和分支气管。所述浮力立管为上下端封闭、可通过充排气咀43充储压缩空气的常浮立管3,,所述常浮立管与其底部底锚之间设有沿网箱框架半径方向布置的横向调潜管7,调潜管具有自沉浮机构,常浮立管与调潜管分别通过管路连接自沉浮控制装置2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分支气管包括为常浮立管3,充排气的第一分支气管10,置于网箱中部横向连接管5管腔内,分别与各常浮立管管腔相联通,同时还分别联通主气管9和自沉浮控制装置29。所述分支气管还包括为调潜管7充排气的第二分支气管16,置于横向护栏管11管腔内,分别与各调潜管进排气口 27相联通,还同时联通自沉浮控制装置29。所述调潜管7侧视呈舟形,横断面其舟底部分为弧形。所述调潜管自沉浮机构包括外凸于调潜管管底其内腔24呈漏斗状的进排水口 26和外凸于调潜管管顶其内腔28呈倒漏斗状的进排气口 27以及调潜管管腔内所设封闭浮球2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自沉浮控制装置,由设于密封壳体30内的电源31、电源分别电连接控制单元32和压缩装置及抽气装置、压缩装置连接第一电磁三通36、抽气装置连接第二电磁三通35、控制单元(32)其输出分别电连接压缩装置和抽气装置以及第一电磁三通36和第二电磁三通35构成。第一分支气管10分别连接第一电磁三通36和第二电磁三通35,第二分支气管16分别连接第二电磁三通35和第一电磁三通36。本专利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本储能调潜自沉浮生态养殖网箱可在岸边水中模块化组装,在岸边通过主气管完成充气储能,免去岸上组装整体由吊车吊于水中的麻烦和不经济。在组装储能后水中养殖过程的每次升潜沉浮均通过远程遥控实现自储能循环互补控制系统完成,无需另设辅助充气船每次升潜为网箱充排气,自动化程度高,简化操作。增设调潜管网箱浮力大,上浮后其底网可升至露出水面,极大的方便了养殖户收获和清网作业。极大的降低了组装、运行和养殖综合成本,提闻养殖效益。附图说明:附图1本专利技术主视图附图2本专利技术网箱框架俯视图附图3本专利技术网箱框架局部放大图1附图4本专利技术附图3之左视图附图5本专利技术附图4之局部放大图11附图6本专利技术附图4之局部放大图1II附图7本专利技术附图5之A-A剖视图附图8本专利技术调潜控制装置构造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上述附图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述该具体实施方式之构造,进而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构造原理。本一种储能调潜自沉浮生态养殖网箱,由网箱框架I和内挂网衣2构成。网箱框架包括一圈16支常浮立管3'、顶部横向连接管4、中部横向连接管5、底部横向连接管6、底锚8、总气管9、第一分支气管10和第二分支气管16,俯视呈正十六边形框架。常浮立管3'为上下端封闭,可经充排气咀43充储压缩空气的储能常浮管,在网箱组装时只需通过总气管9为其充一次压缩空气,其后网箱在海水养殖过程中的升潜沉浮无需再经总气管9充排气。常浮立管与其底部底锚之间设有沿网箱框架半径方向布置的16支横向调潜管7,调潜管侧视呈舟形,横断面其舟底部分为弧形。调潜管设有自沉浮机构,其包括外凸于调潜管管底其内腔24呈漏斗状的进排水口 26和外凸于调潜管管顶其内腔28呈倒漏斗状的进排气口 27以及调潜管管腔内所设封闭浮球25。本实施方式,所述调潜管进排气口 27设于与调潜管相联通的护栏立杆12之内腔顶端,护栏立杆12顶端固接横向护栏管11。所述常浮立管与调潜管分别通过管路连接自沉浮控制装置29,其由设于密封壳体30内的电源31 、电源分别电连接控制单元32和压缩装置及抽气装置、压缩装置连接第一电磁三通36、抽气装置连接第二电磁三通35、控制单元32其输出分别电连接压缩装置和抽气装置以及第一电磁三通36和第二电磁三通35构成。本实施方式,所述压缩装置为压缩机33,所述抽气装置为抽真空机34,二者可合二为一。第一分支气管10分别连接第一电磁三通36和第二电磁三通35,第二分支气管16分别连接第二电磁三通35和第一电磁三通36。第一分支气管10置于网箱中部横向连接管5管腔内,分别与各常浮立管管腔相联通,同时还分别联通主气管9和自沉浮控制装置29。第二分支气管16置于横向护栏管11管腔内,分别与各调潜管进排气口 27相联通,还同时联通自沉浮控制装置29。网箱升潜过程是,当网箱由下潜状态进行浮起时,自沉浮控制装置29之控制单元32接到上浮遥控指令,控制压缩机33和抽气机34,同时打开第一电磁三通36和第二电磁三通35,使第一分支气管10与抽气机34联通,第二分支气管16与压缩机33联通,使常浮立管内的压缩空气经抽气机34、压缩机33、护栏立杆12内腔顶端之进排气口 27、压开封闭浮球25,调潜管管内的水将由底部进排水口 26被压排出,浮球25将随管内水位一同下降,待管内水排净,由浮球封堵住进排水口 26,上述充气排水过程网箱在不断上浮浮起。当网箱需下潜时,自沉浮控制装置29之控制单元32接到下潜遥控指令,由控制单元32控制下潜程序,将调潜管内的水抽出并压回常浮立管内,随调潜管充水排气,网箱将不断下潜,最后调潜管内的封闭浮球随水位上升至封堵住进排气口 27。上述网箱升潜过程,空气在储能常浮立管与调潜管之间往返循环,所以无需再经主气管充排气,实现了自身储能调潜。所述底锚8为圆筒体22带周边三翼20状,可分解减轻各方向的海流。底部设有支腿21,可减轻上浮阻力。底锚通过调潜管管底法兰18与调潜管相连接。本实施方式,调潜管管底进排水口 26处于管底法兰18内之中心,亦即处于底锚之圆筒体22内,调潜管管底进排水口 26排水时,可冲开淤泥,减轻上浮阻力。常浮立管3'通过调潜管管顶法兰17与调潜管相连接。常浮立管底部外侧相邻调潜管顶面上铺设由横向连接管构成的工作平台13,方便收获作业和网箱维护。调潜管处于网箱内的内端彼此间通过横向连接管14连接,调潜管管体彼此间设有斜拉筋管15,构成网箱底部内拉筋框架,增加了网箱强度,利于托网。调潜管内端管底设有支腿23,网箱下潜海底,底部内拉筋框架经支腿支撑,防止调潜管内端、内拉筋框 架下坠,更好的支撑托住底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储能调潜自沉浮生态养殖网箱,由网箱框架(1)和内挂网衣(2)构成,网箱框架包括一圈多支浮力立管(3)、顶部横向连接管(4)、中部横向连接管(5)、底部横向连接管(6)、网箱底部内拉筋框架、底锚(8)、总气管(9)和分支气管,其特征是,所述浮力立管为上下端封闭、可通过充排气咀(43)充储压缩空气的储能常浮立管(3′),所述常浮立管与其底部底锚之间设有沿网箱框架半径方向布置的横向调潜管(7),调潜管具有自沉浮机构,常浮立管与调潜管分别通过管路连接自沉浮控制装置(2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调潜自沉浮生态养殖网箱,由网箱框架⑴和内挂网衣⑵构成,网箱框架包括一圈多支浮力立管(3)、顶部横向连接管(4)、中部横向连接管(5)、底部横向连接管(6)、网箱底部内拉筋框架、底锚(8)、总气管(9)和分支气管,其特征是,所述浮力立管为上下端封闭、可通过充排气咀(43)充储压缩空气的储能常浮立管(3'),所述常浮立管与其底部底锚之间设有沿网箱框架半径方向布置的横向调潜管(7),调潜管具有自沉浮机构,常浮立管与调潜管分别通过管路连接自沉浮控制装置(2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储能调潜自沉浮生态养殖网箱,其特征是,所述分支气管包括为常浮立管(3')充排气的第一分支气管(10),置于网箱中部横向连接管(5)之管腔内,分别与各常浮立管管腔相联通,同时还分别联通主气管(9)和自沉浮控制装置(29);所述分支气管还包括为调潜管(7)充排气的第二分支气管(16),置于横向护栏管(11)之管腔内,分别与各调潜管进排气口(27)相联通,还同时联通自沉浮控制装置(29);所述调潜管(7)侧视呈舟形,横断面其舟底部分为弧形;所述调潜管自沉浮机构包括外凸于调潜管管底其内腔(24)呈漏斗状的进排水口(26)和外凸于调潜管管顶其内腔(28)呈倒漏斗状的进排气口(27) 以及调潜管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耿烨
申请(专利权)人:黄耿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