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邬金飞专利>正文

一种黑木耳栽培料配伍及此栽培料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955286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4 2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黑木耳栽培料,其特征在于以竹屑、蚕豆皮与糟渣为主要原料,栽培料的含水量为62%-65%。本发明专利技术内容还包括该栽培料的制作方法。与木屑栽培料相比,其优点在于:一是栽培料粗细搭配合理,菌料透气性、持水性好,菌丝生长速度快,满袋时间缩短;二是栽培料碳、氮比合理,速效性养分与缓效性养分均衡,表现为前期黑木耳菌丝生长强壮,后期出耳养分供应充足,提高了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三是以竹代木、以糟渣代替麸皮,拓宽了栽培原料渠道,降低了生产成本。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社会效益在于,用竹屑替代木屑,能缓和一部分“菌-林”矛盾,变废为宝,有利于节能减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实现思路
包括黑木耳栽培料配伍,及该栽培料的制作方法,属于食用菌栽培

技术介绍
黑木耳是一种木腐菌,具有较强的分解木质素、纤维素的能力,一直以来,菇农都是以木屑为主要原料制作黑木耳栽培料。但如今,“菌-林”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各生产单位都十分重视对价廉物美的替代原料的物色。我国是世界上竹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无论是竹子的种类还是面积与蓄积量都位居世界之首。同时,随着竹加工业的迅猛发展,在竹子加工过程中产生了大量下脚料:竹头、竹尾及竹边料,这些加工副产物有的作为燃料物使用,有的就丢弃在工厂边,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也严重污染环境。蚕豆,在全国大多数省份都有种植,长江以南地区以秋播冬种为主,长江以北以早春播为主,我国生产面积达130多万公顷。蚕豆豆肉是酿造厂的主要原料,蚕豆皮(蚕豆种皮)是酿造厂的下脚料。目前,蚕豆皮除一部分被用作燃料外,大部分都被当作垃圾废弃。糟渣类包括酒糟渣、醋糟渣、豆渣、淀粉渣、糖渣、果渣及中药渣等,是酿造业、制糖业、食品、中药加工业等行业的加工副产物。我国的糟渣类资源丰富,种类多,数量大,仅酿酒、淀粉、果品加工每年就可产生上亿吨的糟渣,我国中药行业每年产生的植物类药渣高达数百万吨。目前,这些副产物除少部分当作饲料外,大部分被视作废物,利用率很低,这既浪费资源又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其实,竹材、蚕豆皮中木质素、纤维素的含量很高。竹材质地坚硬,木质素含量高,耐分解,而蚕豆皮质地较软,纤维素含量高,较易分解。因此,竹材、蚕豆皮是栽培黑木耳较理想碳源,合理搭配使用,可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糟渣含有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生长素4类营养物质,尤其含有丰富的氮源,还有较高含量的淀粉和还原糖。既有速效性,又兼具缓效性,是栽培黑木耳较理想的原料。利用竹屑、蚕豆皮及糟渣代替木屑、麸皮制作黑木耳栽培料,不仅是一项食用菌生产的降本举措,而且还是一项循环农业及环保事业举措。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有如下二方面内容:1、一种以 竹屑、蚕豆皮和糟渣为主要原料的黑木耳栽培料配伍。2、黑木耳栽培料的制作方法。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黑木耳栽培料配伍,有如下组分及质量配比:竹屑40% -50%,糟渣类(一种或多种糟渣)30 % -40 %,蚕豆皮12 % -20 %,石灰2 %,石膏I %,食盐I %,都为干物质的质量,配比之和为100%。竹屑:竹子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竹头、竹尾及竹边料,粉碎成4mm以下的颗粒,晒干备用。竹屑的主要成分为木质素31.5% -36.6%,综纤维素74.1% -80.0%。糟渣:新鲜的糟渣,要摊在水泥地上或塑料薄膜上翻晒,使刺激性气味(酒、醋、药味等)挥发掉,同时使水分含量下降到12% -15%以下,晒干备用。蚕豆皮:酿造厂的下脚料,经晒干,粉碎成5mm以下的颗粒。蚕豆皮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此外尚含有一定的矿物质、蛋白质、维生素等。其中纤维素56.8%,半纤维素11.8%,木质素8.7%,粗蛋白4.64%,结构蛋白4.12%。石灰粉、石膏粉:为普通市售品。用于调节、稳定栽培料的酸碱度。食盐:为普通市售品。添加食盐,以抑制醋酸菌及乳酸菌的活动。一种黑木耳栽培料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①先将竹屑、蚕豆皮与糟渣干料混合,然后用石灰水(石灰粉溶解于水里)溶液预湿2h,使混合物的含 水量保持在50% -55% ;②将石膏粉及食盐溶解于水里,然后慢慢添加到经预湿的混合料中,边加边拌,充分搅拌均匀,使栽培料的含水量保持在62% -65% ;③采用折幅15cm、长度60cm、厚0.05mm的高压聚乙烯袋筒,菌棒标准为料柱长度(45 ± I) cm,菌棒重量(2.3 ± I) kg ;④将菌棒进行常压灭菌,当锅内温度达到100°C时(排放冷气后),保持10h_12h,然后自然冷却至25°C以下;采用五点打穴法(料袋平放,正反两面错开)接种,接种后进入发菌阶段,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0°C _22°C,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 -75%,经过48d_50d的培养,菌丝长满菌袋,即进入出菇管理。本专利技术以竹屑、蚕豆皮与糟渣为主要原料,制作黑木耳栽培料。其优点在于:一是栽培料粗细搭配合理,菌料透气性、持水性好,菌丝生长速度快,满袋时间缩短;二是栽培料碳、氮比合理,速效性养分与缓效性养分均衡,表现为前期黑木耳菌丝生长强壮,后期出耳养分供应充足,提高了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三是以竹代木、以糟渣代替麸皮,拓宽了栽培原料渠道,降低了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的社会效益在于,用竹屑替代木屑,能缓和一部分“菌-林”矛盾,变废为宝,有利于节能减排。具体实施方式方式1:本实施例中黑木耳栽培料包括如下组分及质量配比:竹屑48%,豆渣30%,蚕豆皮18%,石灰2%,石膏1%,食盐1%,都为干物质的质量,配比之和为100%。制作方法:①先将竹屑、豆渣与蚕豆皮干料混合,然后用石灰水(石灰粉溶解于水里)溶液预湿2h,使混合物的含水量保持在50% -55% ;②将石膏粉及食盐溶解于水里,然后慢慢添加到经预湿的混合料中,边加边拌,充分搅拌均匀,使栽培料的含水量保持在62% -65% ;③采用折幅15cm、长度60cm、厚0.05mm的高压聚乙烯袋筒,菌棒标准为料柱长度(45 ± I) cm,菌棒重量(2.3 ± I) kg ;④将菌棒进行常压灭菌,当锅内温度达到100°C时(排放冷气后),保持10h_12h,然后自然冷却至25°C以下;采用五点打穴法(料袋平放,正反两面错开)接种,接种后进入发菌阶段,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0°C _22°C,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 -75%,经过48d_50d的培养,菌丝长满菌袋,即进入出菇管理。利用本实施例的栽培料栽培黑木耳,生物学效率达136.8%。方式2:本实施例中黑木耳栽培料包括如下组分及质量配比:竹屑45%,甘薯渣37%,蚕豆皮14%,石灰2%,石膏1%,食盐1%,都为干物质的质量,配比之和为100%。制作方法参考实施例1。利用本实施例的栽培料栽培黑木耳,生物学效率达135.2%。方式3:本实施例中黑木耳栽培料包括如下组分及质量配比:竹屑40%,醋糟洛20%,豆渣20%,蚕豆皮16%,石灰2 %,石膏I %,食盐I %,都为干物质的质量,配比之和为100%。制作方法参考实施例1。利用本实施例的栽培料栽培黑木耳,生物学效率达133.7%。方式4(对照组):黑木耳木屑栽培料,木屑78%,麸皮20%,石膏1%,糖I 生物学效率为121.5%。与对照组相比,所用方式的竹屑栽培料菌丝满袋天数普遍缩短,这是由于菌料透气性、持水性好,利于菌丝生长;在产量上,由于竹材质地坚硬,耐分解,所用方式的竹屑栽培料生物学效率均超过对照水平。表不同配方产量情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黑木耳栽培料,其特征在于含有如下组分及质量配比:竹屑40%?50%,糟渣类(一种或多种糟渣)30%?40%,蚕豆皮12%?20%,石灰2%,石膏1%,食盐1%,都为干物质的质量,配比之和为1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黑木耳栽培料,其特征在于含有如下组分及质量配比:竹屑40% -50%,糟渣类(一种或多种糟渣)30% -40%,蚕豆皮12% -20%,石灰2%,石膏1%,食盐1%,都为干物质的质量,配比之和为1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木耳栽培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竹屑粒径控制在4mm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木耳栽培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糟渣类为:酒糟渣、醋糟渣、豆渣、淀粉渣、糖渣、果渣及中药渣等其中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木耳栽培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蚕豆皮粒径控制在5_以下。5.一种权利要求1-4中所述的黑木耳栽培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①先将竹屑、蚕豆皮与糟渣干料混合,然后用石灰水(石灰粉溶解于水里)溶液预湿2h,使混合物的含水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邬金飞
申请(专利权)人:邬金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