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软体贮水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54782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4 2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叠式软体贮水容器,用于解决现有立式软体储水容器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是容器本体(1)是圆台结构,容器底部大、口部小;口部设防尘盖(8),用中插扣(6)与容器本体(1)连接;容器口为环形浮圈(9),设有单向气阀(10),注水时充气后的浮圈(9)随水位上升自动浮起,放水时浮圈(9)随水位下降自行落下。由于采用开放式圆台结构,在保征容器储水比较稳定的同时,简化了结构设计,增强了容器内部的可视性和展撤的可操作性;口部设计成环形浮圈,使得上水和取水十分方便,增强了使用的可操作性;口部设防尘盖,有效地防止了容器内落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贮水容器,特别是涉及一种折叠式软体贮水容器
技术介绍
参照图2。文献“公开号是CN101780869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立式软体储水容器。该储水容器包括容器本体1,容器本体I设有水口 5和排气口 2,其特点是容器本体I采用方台式结构,四面是梯形,上、下面是正方形,上面正方形的边长与梯形的上底长度等长,下面正方形的边长与梯形的下底长度等长,容器本体I的一个侧面斜坡靠底部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水口 5,水口 5与容器本体I采用法兰盘连接;容器本体I底部一侧的三分之一处设置一排水口 6,排水口 6与容器本体I采用法兰盘连接;容器本体I上与设置水口 5面相对的侧面斜坡靠底部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取样口 7,取样口 7与容器本体I采用法兰盘连接。容器本体I的正面或者背面斜坡面和顶部一侧设置有软梯3,便于检查人员上下。软梯3采用热合的方式固连在容器本体I上。容器本体I的四个斜坡面和底部分布多个提手4,便于施工人员抓拿。提手4采用热合的方式固连在容器本体I上。文献公开的立式软体储水容器,其容器本体为密闭囊体结构,因此必须通过设置水口、排气口进行上水和取水操作,当作为较小容量的储水容器时,增加了结构的复杂性,减弱了展撤和使用的 可操作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立式软体储水容器结构复杂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折叠式软体贮水容器。该折叠式软体贮水容器的容器本体采用开放式圆台结构,容器底部大、口部小;口部设防尘盖,用中插扣与容器本体连接;容器口为环形浮圈,设有单向气阀,注水时充气后的浮圈随水位上升自动浮起,放水时浮圈随水位下降自行落下。由于采用开放式圆台结构,在保征容器储水比较稳定的同时,简化了结构设计,增强了容器内部的可视性和展撤的可操作性;口部设计成环形浮圈,使得上水和取水十分方便,增强了使用的可操作性;口部设防尘盖,可以有效地防止容器内落尘。。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折叠式软体贮水容器,包括容器本体1,其特点是还包括防尘盖8、浮圈9和单向气阀10,所述容器本体I是圆台结构。圆台小直径部分是容器本体I的进出水口。圆台大直径部分是容器本体I的底部,容器本体I的底部与容器本体I采用热合的方式固连。容器本体I的口部有一个与口部直径大小相同的浮圈9。浮圈9采用热合的方式固连在容器本体I上,浮圈9上固连有单向气阀10,通过单向气阀10对浮圈9进行充放气操作。防尘盖8是圆形,位于浮圈9上方,通过中插扣6、连接带11与容器本体I相连。中插扣6采用热合的方式固连在防尘盖8上,连接带11采用热合的方式固连在容器本体I上。所述连接带11有多个,材料是涂层织物。所述容器本体I的材料是涂层织物。所述中插扣6的材料是涂层织物。所述防尘盖8的材料是涂层织物。所述浮圈9的材料是涂层织物。所述单向气阀10的材料是工程塑料。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容器本体采用开放式圆台结构,容器底部大、口部小;口部设防尘盖,用中插扣与容器本体连接;容器口为环形浮圈,设有单向气阀,注水时充气后的浮圈随水位上升自动浮起,放水时浮圈随水位下降自行落下。由于采用开放式圆台结构,在保征容器储水比较稳定的同时,简化了结构设计,增强了容器内部的可视性和展撤的可操作性;口部设计成环形浮圈,使得上水和取水十分方便,增强了使用的可操作性;口部设防尘盖,有效地防止了容器内落尘。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说明。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折叠式软体贮水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
技术介绍
立式软体储水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容器本体;2_排气口 ;3-软梯;4-提手;5-水口 ;6_中插扣;7_取样口 ;8-防尘盖,9-浮圈,10-单向气阀,11-连接带。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折叠式软体贮水容器包括容器本体1、防尘盖8、浮圈9和单向气阀10,所述容器本体I是圆台结构。圆台小直径部分是容器本体I的口部,作为贮水容器的进出水口。圆台大直径部分是容器本体I的底部,容器本体I的底部与容器本体I采用热合的方式固连。容器本体I的口部有一个与口部直径大小相同的浮圈9。浮圈9采用热合的方式固连在容器本体I上,浮圈9上固连有单向气阀10,通过单向气阀10对浮圈9进行充放气操作。防尘盖8是圆形,位于浮圈9上方,其直径比浮圈9大30厘米,通过中插扣6、连接带11与容器本体I相连。中插扣6采用热合的方式固连在防尘盖8上,连接带11采用热合的方式固连在容器本体I上,根据容器体积有六到十八个连接带U。软体贮水容器采用涂层织物制造,容器壁薄且柔软,储存时可以折叠存放。软体贮水容器利用自然重力作用。所述容器本体1、中插扣6、防尘盖8、浮圈9以及连接带11的材料是涂层织物。所述单向气阀10的材料是工程塑料。由于采用开放式圆台结构,在保征稳定的同时简化了结构设计,增强了容器内部的可视性和展撤的可操作性;口部为环形浮圈,设有单向气阀,注水时充气后的浮圈随水位上升自动浮起,放水时浮圈随水位下降自行落下,使得上水和取水十分方便,增加了使用的可操作性;口部设防尘盖,防止容器内落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式软体贮水容器,包括容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尘盖(8)、浮圈(9)和单向气阀(10),所述容器本体(1)是圆台结构;圆台小直径部分是容器本体(1)的进出水口;圆台大直径部分是容器本体(1)的底部,容器本体(1)的底部与容器本体(1)采用热合的方式固连;容器本体(1)的口部有一个与口部直径大小相同的浮圈(9);浮圈(9)采用热合的方式固连在容器本体(1)上,浮圈(9)上固连有单向气阀(10),通过单向气阀(10)对浮圈(9)进行充放气操作;防尘盖(8)是圆形,位于浮圈(9)上方,通过中插扣(6)、连接带(11)与容器本体(1)相连;中插扣(6)采用热合的方式固连在防尘盖(8)上,连接带(11)采用热合的方式固连在容器本体(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式软体贮水容器,包括容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尘盖(8)、浮圈(9)和单向气阀(10),所述容器本体(I)是圆台结构;圆台小直径部分是容器本体(I)的进出水口 ;圆台大直径部分是容器本体(I)的底部,容器本体(I)的底部与容器本体(I)采用热合的方式固连;容器本体(I)的口部有一个与口部直径大小相同的浮圈(9);浮圈(9)采用热合的方式固连在容器本体(I)上,浮圈(9)上固连有单向气阀(10),通过单向气阀(10)对浮圈(9)进行充放气操作;防尘盖(8)是圆形,位于浮圈(9)上方,通过中插扣(6)、连接带(11)与容器本体(I)相连;中插扣(6)采用热合的方式固连在防尘盖(8)上,连接带(11)采用热合的方式固连在容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建龙李忠东张宁马彦王兆军周长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建筑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