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启明专利>正文

虎钳之滚珠式迫紧结构改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5399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虎钳之滚珠式迫紧结构,尤指一种滚珠式迫紧结构改良;在于虎钳其滑动夹座内部,设有一滚珠式迫紧结构;使其在夹紧工作物时,能强而有力迫紧锁固。其结构主要系由:一滑动夹座,内部设有一驱动装置;其驱动装置系设有一滑动抵座与一固定抵座;设成约圆锥形形成一迫紧空间;一锥形顶柱,可将滚珠迫紧于迫紧空间内,一顶制杆可将锥形顶柱定位;一螺杆可将顶制杆向前驱进,而带动锥形顶柱向前迫紧,达到夹座强力迫紧之功效。(*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系指一种虎钳之滚珠式迫紧结构,尤指一种滚珠式迫紧结构改良;大体包括一滑动夹座其内设有一滑动抵座与一固定抵座;设成约圆锥形;成一迫紧空间;一锥形顶柱、一顶制杆,可顶住滚珠;一螺杆可驱动向前迫紧而达到其功效。按,习知之滑动夹座乃采用机械杠杆曲臂原理,其机械式本身零件多,不易安装;且机械式经长期使用摩擦容易产生间隙;杠杆曲臂装置不良时容易产生松动,而更换零组件时安装定位不易;故习知之机械式虎钳非最佳之结构,其精确度与迫紧之功效亦非最佳。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虎钳之滚珠式迫紧结构系将迫紧装置设成滚珠式,而达到更紧密的迫紧动作,且滚珠式不会产生间隙,而安装又容易,又非常耐用可提高使用效率,增加经济效益。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一种虎钳之滚珠式迫紧结构改良,包括一滑动夹座,呈凹陷状,双侧边设成平行行墙,而形成一承置座;一滑动抵座,呈约圆锥形两边设有顶承面,可承置滚珠,并与锥形顶柱与固定抵座相配合;一固定抵座,呈约圆锥形,并与滑动抵座配合形成一迫紧空间;一滚珠,受锥形顶柱定位于迫紧空间内;一锥形顶柱,系设成锥形柱体,并将滚珠限位于迫紧空间内;一顶制杆,系设成圆柱状,可将锥形顶柱向前推进,而迫动滚珠,使滑动抵座向前将加工物迫紧;由上述之元件组合,其主要特征为滑动抵座与固定抵座相配合,呈约圆锥形形成迫紧空间;迫紧空间内装置滚珠与锥形顶柱;当锥形顶柱受顶制杆迫进后,让锥形顶柱将滚珠向前迫压,滚珠受固定抵座限位,而使两侧滚珠向前方迫进,并依顶承面之斜面推进,且滚珠之作用力向顶承面之圆锥中心点集中施力,迫使滑动抵座向前推动,达到将工作物体二次加强迫紧之功效。为使对本技术之结构、原理、特征及功效能完全了解,兹配合图示及图号,详细说明如后图示部分附图说明图1为习用之平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之平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之平面动作图图4为本技术组件立体图请参阅图1,为习用之平面示意图如图所示,系为一种机械式之迫紧装置,其主要特征为一滑动夹座1,内部设有一迫紧空间8,可装置杠杆曲臂2,并置于固定抵座3,与滑动抵座4之槽沟5内,而突滑块6受顶制杆7向前驱动迫紧,将杠杆曲臂2顶值,迫使滑动抵座4向前迫紧。然,上述之结构可明确看出下列缺点1.机械式杠杆曲臂结构,其连结处会产生擦动;2.长期使用,关节间因相互摩擦,容易产生间隙;3.杠杆曲臂结构产生间隙后,会影响其紧迫性;4.杠杆曲臂其零组件多,所以安装定位不易;5.由于杠杆曲臂组装定位不易,且更多换零组件时,也很麻烦;故,习知之机械式虎钳迫紧装置非最佳之结构,其安装定位与紧迫之效用亦非最佳。请参阅图2,为本技术之平面示意图,如图所示系为一种滚珠式之迫紧结构,其主要特征为一滑动夹座11,呈凹陷状,双侧边设成平行墙,而形成一承置座;一滑动抵座14,其内侧设呈圆锥形,内侧两边设有顶承面15,一固定抵座13,其内侧设呈圆锥形,两边形成顶承面15,将滑动抵座14与固定抵座13左右对称装置于滑动夹座11内恰形成一迫紧空间18,一锥形顶柱16,装成一圆锥体并装置于固定抵座13内;一滚珠12,为圆球体,置放于迫紧空间18内,并受滑动抵座14与固定抵座13和锥形顶柱16所定位;一顶制杆17,系设成圆柱体,并将锥形顶柱16顶制,一螺杆19,为一螺旋杆柱,恰可顶住顶制杆16,并可旋转向前迫进。请参阅图3,为本技术之平面动作图,如图所示,本技术主要系当滑动夹座11向前将工作物20夹紧时,如再次施力加压迫紧时,螺杆19会因滑动夹座11夹紧工作物20时之所受之反作用力反顶,向前旋进,而驱动顶制杆17将锥形顶柱16,向前迫进,并使滚珠12因受锥形顶柱16之斜面迫进,而由滑动抵座14之顶承面15受力,迫使滑动抵座11向前迫进,经而二次加强迫紧工作物20,达到滑动夹座11对工作物20强力迫紧锁固之功效。如图3A所示,滚珠12本身呈三点平均受力,当锥形顶柱16向前将滚珠12迫动时,受固定抵座13之限位;而使左右两侧滚珠12向前迫进;并由顶承面15之斜面受力,而使滚珠12之作用力向顶承面15之圆锥中心点集中,亦即顶珠可集中力量,迫使滑动抵座14向前被推动,经而将工作物20二次加强迫紧。请参阅图4,为本技术之组件立体图,如图所示一顶制杆17向前迫进,而迫动锥形顶柱16向前推进,迫使滚珠12延顶承面15向前顶动滑动抵座14,而带动滑动抵座14将工作物20迫紧压闭,达到滑动夹座14强力的锁紧功能,俾能在重力切削、高冲重力及大振动率之工作环境下,仍然能保持强而有力的锁紧功效;当工作物20加工完成后,松开滑动夹座11时,内设之螺杆19先退回定位,其顶制杆17亦同时松开,而将锥形顶柱16退回;滚珠12也同时松动退回定位,而使滑动抵座14回复到原来状态。由上述之结构特征可知本技术优点如下1.滚珠式之迫紧结构,无连接擦动之虑;2.零组件间各配合皆相当紧密,无间隙产生;3.滚珠式之结构,无误差间隙,其迫紧度相当稳固;4.滚珠式其零件少,组装方面相当容易;5.由于滚珠式装置定位容易,故更换组件时亦相当容易。综合上述,本技术将滑动抵座与固定抵座采用圆锥形顶承面式,并配合滚珠与锥形顶柱使用,使虎钳之迫紧装置之组装更容易,迫紧之实际效益更稳固,而耐用性也相对提高;且制进安装与零件更换也相当便捷,实具有产业之实用性、经济价值。权利要求一种虎钳之滚珠式迫紧结构改良,主要包括一滑动夹座,呈凹陷状,双侧边设成平行墙,而形成一承置座;一滑动抵座,呈约圆锥形两边设有顶承面,可承置滚珠,并与锥形顶柱与固定抵座相配合;一固定抵座,呈约圆锥形,并与滑动抵座配合形成一迫紧空间;一滚珠,受锥形顶柱定位于迫紧空间内;一锥形顶柱,系设成锥形柱体,并将滚珠限位于迫紧空间内;一顶制杆,系设成圆柱状,可将锥形顶柱向前推进,而迫动滚珠,使滑动抵座向前将加工物迫紧;由上述之元件组合,其主要特征为滑动抵座与固定抵座相配合,呈约圆锥形形成迫紧空间;迫紧空间内装置滚珠与锥形顶柱;当锥形顶柱受顶制杆迫进后,让锥形顶柱将滚珠向前迫压,滚珠受固定抵座限位,而使两侧滚珠向前方迫进,并依顶承面之斜面推进,且滚珠之作用力向顶承面之圆锥中心点集中施力,迫使滑动抵座向前推动,达到将工作物体二次加强迫紧之功效。专利摘要一种虎钳之滚珠式迫紧结构,尤指一种滚珠式迫紧结构改良;在于虎钳其滑动夹座内部,设有一滚珠式迫紧结构;使其在夹紧工作物时,能强而有力迫紧锁固。其结构主要系由一滑动夹座,内部设有一驱动装置;其驱动装置系设有一滑动抵座与一固定抵座;设成约圆锥形形成一迫紧空间;一锥形顶柱,可将滚珠迫紧于迫紧空间内,一顶制杆可将锥形顶柱定位;一螺杆可将顶制杆向前驱进,而带动锥形顶柱向前迫紧,达到夹座强力迫紧之功效。文档编号B25B1/06GK2155987SQ9224424公开日1994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1992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1992年12月11日专利技术者郑金村, 杨启明 申请人:杨启明, 郑金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虎钳之滚珠式迫紧结构改良,主要包括:一滑动夹座,呈凹陷状,双侧边设成平行墙,而形成一承置座;一滑动抵座,呈约圆锥形两边设有顶承面,可承置滚珠,并与锥形顶柱与固定抵座相配合;一固定抵座,呈约圆锥形,并与滑动抵座配合形成一迫紧空间;一滚珠,受锥形顶柱定位于迫紧空间内;一锥形顶柱,系设成锥形柱体,并将滚珠限位于迫紧空间内;一顶制杆,系设成圆柱状,可将锥形顶柱向前推进,而迫动滚珠,使滑动抵座向前将加工物迫紧;由上述之元件组合,其主要特征为:滑动抵座与固定抵座相配合,呈约圆锥形形成迫紧空间;迫紧空间内装置滚珠与锥形顶柱;当锥形顶柱受顶制杆迫进后,让锥形顶柱将滚珠向前迫压,滚珠受固定抵座限位,而使两侧滚珠向前方迫进,并依顶承面之斜面推进,且滚珠之作用力向顶承面之圆锥中心点集中施力,迫使滑动抵座向前推动,达到将工作物体二次加强迫紧之功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金村杨启明
申请(专利权)人:杨启明郑金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