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泄压式贮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53264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4 1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泄压式贮灰器,由下筒体、中筒体和筒口体安装而成,中筒体设置外过滤网,内腔设置喇叭斜板,向下连接内筒体,延伸至下筒体的底部,与下筒体的底端有距离相间隔,内筒体与下筒体的侧壁之间有距离相隔,内筒体壁上设置间隔的内过滤网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贮灰器在贮放粉尘时,粉尘掉落入由筒口下落至内筒体的内腔中,内筒体与下筒体底部、下筒体侧壁之间形成气流通道,内腔内带粉尘的气体通过气流通道通过外过滤网外泄,内、外过滤网结构皆可过滤粉尘,保证粉尘不会从筒口逸出,有效地避免二次污染。使用时筒口体的上口与除尘器的灰斗下部的卸灰阀的接口对应相连,就可卸灰,内外筒体上有过滤网结构,不会影响卸灰,方便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泄压式贮灰器
技术介绍
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大量粉尘,常采用各种形式的除尘器来除尘,大、中型除尘器处理后集聚的粉尘由相应配套的粉尘输送系统和装置来进一步处理,以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但对一些小型除尘器及其配套的集尘装置,其处理后的粉尘大都采用定时排放的方法,直接排放在普通的贮灰器中,排放时粉尘飞扬,往往造成二次污染,专利号为20072003359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粉尘贮灰器,能解决一部分粉尘飞扬的问题,但并没有彻底解决此问题,在粉尘落入下筒体时,如果没有及时关闭桶盖,则大部分灰尘会从桶口逸出,仍然会形成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泄压式贮灰器,适用于小型除尘器的排放和粉尘的贮存,方便、灵活,能有效地消除二次污染,保护环境。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泄压式贮灰器,由下筒体、中筒体和筒口体从下而上连接安装而成,下筒体与中筒体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中筒体与筒口体则制成一体,所述筒口体上方安装铰链式桶盖,所述中筒体侧壁设置间隔的外过滤网结构,所述下筒体的底部安装有支座,下筒体左右外侧面的上下对称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泄压式贮灰器,由下筒体、中筒体和筒口体从下而上连接安装而成,下筒体与中筒体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中筒体与筒口体则制成一体,所述筒口体上方安装铰链式桶盖,所述中筒体侧壁设置间隔的外过滤网结构,所述下筒体的底部安装有支座,下筒体左右外侧面的上下对称安装有吊环,其特征在于:中筒体内腔设置喇叭状的斜板,与中筒体制成一体,连接端位于中筒体过滤网结构之上,喇叭状斜板向下连接内筒体,向下延伸至下筒体的底部,与下筒体的底端有距离相间隔,内筒体与下筒体的侧壁之间有距离相隔,内筒体壁上设置间隔的内过滤网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泄压式贮灰器,由下筒体、中筒体和筒口体从下而上连接安装而成,下筒体与中筒体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中筒体与筒口体则制成一体,所述筒口体上方安装铰链式桶盖,所述中筒体侧壁设置间隔的外过滤网结构,所述下筒体的底部安装有支座,下筒体左右外侧面的上下对称安装有吊环,其特征在于:中筒体内腔设置喇叭状的斜板,与中筒体制成一体,连接端位于中筒体过滤网结构之上,喇叭状斜板向下连接内筒体,向下延伸至下筒体的底部,与下筒体的底端有距离相间隔,内筒体与下筒体的侧壁之间有距离相隔,内筒体壁上设置间隔的内过滤网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泄压式贮灰器,其特征在于:内过滤网由多个过滤孔组成,夕卜过滤网过滤孔的尺寸小于内过滤网过滤孔的尺寸。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权岚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龙环保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