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茶树鲜叶降氟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土壤施肥技术调控茶鲜叶中氟含量的方法。
技术介绍
氟作为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人体生长发育和骨骼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适量的氟摄入对人体有益,然而过量的氟却对人体产生危害,出现氟斑牙、氟化骨症等。茶树对氟有较强的富集作用,其中98.1%的氟累积在叶片中,且随着叶片成熟度增加而升高。因长期饮用引起的饮茶型氟中毒现象已屡见不鲜,引起了高度重视,因此研究有效的降氟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茶叶中的氟主要来源于土壤和大气中的氟,其中土壤是茶树吸收氟的主要来源。土壤氟含量显著影响茶树叶片氟浓度,研究表明土壤水溶性氟和盐溶性氟能较好的反映土壤氟的生物有效性,茶树叶片对氟的吸收随土壤水溶性氟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母质、pH、有机质、交换性钙、无定形铝等均影响土壤氟含量及其赋存形态,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土壤水溶性氟的主要土壤因子。因此,通过改善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以降低土壤有效氟含量,从而降低茶叶鲜叶中的氟含量,成为鲜叶原料降氟的可能措施之一。有鉴于此,申请人为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2011年7月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土壤施肥技术调控茶鲜叶中氟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氮、磷、钾肥料进行土壤施肥;所述的肥料配比为:氮肥为12~24kg/亩施用量,磷肥和钾肥各6kg/亩施用量;氮肥分批施肥且施肥比例为:春茶前30%、春茶后20%、晚夏20%和深秋30%;磷肥和钾肥于每年深秋施基肥时一次性施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壤施肥技术调控茶鲜叶中氟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氮、磷、钾肥料进行土壤施肥;所述的肥料配比为:氮肥为12 24kg/亩施用量,磷肥和钾肥各6kg/亩施用量;氮肥分批施肥且施肥比例为:春茶前30%、春茶后20%、晚夏20%和深秋30% ;磷肥和钾肥于每年深秋施基肥时一次性施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施肥技术调控茶鲜叶中氟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氮肥为尿素,磷肥为过磷酸钙,钾肥为硫酸钾。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土壤施肥技术调控茶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烨军,张永利,廖万有,苏有健,罗毅,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