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曝光定位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51808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1 2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曝光定位工具,其包括第一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端部连接有与第一定位板形成直角的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的宽度为10-20mm、长度为40-50mm。所述第二定位板的宽度为15-20mm、长度为50-70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制作,本曝光定位工具主要利用直角定位,在PCB板角加装直角将其固定,在对位/曝光工序中使用本曝光对位工具,能够有效预防作业员在生产时放板偏移,避免造成压合后出现空心边异常,降低板材报废。(*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路板制作
,特别是涉及一种曝光定位工具
技术介绍
目前,PCB制造行业在内层图形转移工序中普遍使用半自动曝光机台,半自动曝光机台的运作需结合作业员手动操作进行生产实现内层图形转移。为了提高对板材利用率,以及对PCB制造成本进行管控,PCB制造厂商通常在客户提供的设计资料基础上,对排版进行更改以达到板材利用率最大化。然而,对排版进行更改后易出现基板满裁状况,使得设计板边小于设计规范公差,这就导致曝光时作业员易出现放板位置不正确,从而造成压合后出现空心边异常,导致板材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曝光定位工具,在对位、曝光工序中使用本曝光定位工具,能够有效预防作业员在生产时放板偏移,避免造成压合后出现空心边异常,降低板材报废。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该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方案解决:—种曝光定位工具,包括第一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端部连接有与第一定位板形成直角的第二定位板。本曝光定位工具主要利用直角定位,在PCB板角加装直角将其固定,防止放板时板面滑动而造成偏移、空心边现象。具体使用时,先用光板制作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后,将两者组装成曝光定位工具,或者用一光板直接裁切制作成曝光定位工具。其中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的宽度、长度及厚度依实际生产板厚及规格需求制定。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定位板的宽度为10-20mm、长度为40-50mm。所述第二定位板的宽度为15_20mm、长度为50_70mm。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易制作,本曝光定位工具主要利用直角定位,在PCB板角加装直角将其固定,在对位/曝光工序中使用本曝光对位工具,能够有效预防作业员在生产时放板偏移,避免造成压合后出现空心边异常,降低板材报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中,本实施例公开一种曝光定位工具,包括第一定位板I,所述第一定位板I端部连接有与第一定位板形成直角的第二定位板2。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板的宽度为15mm、长度为40mm,第二定位板的宽度为15mm、长度为60mm。本曝光定位工具主要利用直角定位,在PCB板角加装直角将其固定,防止放板时板面滑动而造成偏移、空心边现象。具体使用时,先用光板制作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后,将两者组装成曝光定位工具,然后用双面胶带将曝光定位工具的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版齐贴并架设至底片上,再将PCB板固定于直角上进行曝光生产。以上为本技术的其中具体实现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显而易见的替换形式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曝光定位工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定位板(1),所述第一定位板(1)端部连接有与第一定位板形成直角的第二定位板(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曝光定位工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定位板(I),所述第一定位板(I)端部连接有与第一定位板形成直角的第二定位板(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光定位工具,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智明郭红良郭荣青刘师锋
申请(专利权)人:胜宏科技惠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