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凤凰专利>正文

工具辅助转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5156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工具辅助转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套件,具有一中空套孔,可滑动地套设在一般工具头或工具接杆上,且其侧边至少开设有一径向且贯穿至套孔的螺孔; 预定数目的扭力杆,该扭力杆一端制作有螺纹部以使套件滑动至定位时可予以锁设在套件的螺孔中,并因此迫紧套设在套件内的工具头或工具接杆,据以,以其提高扭力的辅助下以供使用者可轻易施力予扭力杆以利徒手进行锁设或松脱作业。(*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具辅助转杆结构,特别是指一种能单独地使用在一般工具头或工具接杆上,使工具头得以在缺乏电钻机或手柄的辅助下,或在工作环境狭窄的不良环境下,仍能有效地提供予强劲且省力的手动扭力,藉以提高工作效率。通常,一般消费市场或业界所常用的手工具为达到可广泛地应付各种尺寸及型式的锁设物件(如一字螺丝、十字螺丝或六角螺帽等),多已采用可依现场工作环境需要而随时更换工具头的组合式工具组,并配备有可插入式手柄或电钻机,当欲使用时仅须取出适当的工具头以其尾端的卡制头插入手柄或电钻机内即可使用,相当便利。但是由于一般工具头其杆身通常甚短,以致于一但遭遇到一些较特殊的工作环境时将无用武之地,例如锁设元件过于深入物件里面或锁设元件周遭存在过多复杂的电线、电路,或位置过高等,造成不少困扰,因此为解决此问题,业界乃另发展出可适时加长工作距离的一种接杆构造,该接杆主要是由具有六角接孔的套筒及一插杆所固接构成,接孔内装设有箍环等卡扣装置,以供工具头或其它接杆可插入固定,而接杆本身亦可藉其尾端的卡制头插入电钻机或手柄中,藉以延长工具头的工作长度以完成原本无法顺利完成的工作,由此可见,将工具头或插上接杆后的工具头插入电钻机或手柄中确实可以较有效地执行工作,然而,一旦缺乏电钻机或无电源供应,或甚至缺乏手柄时,欲仅凭徒手去转动工具头或接杆,可想而之,不但根本无法确实旋紧或松脱锁设元件,且更有可能造成手指被磨伤,得不偿失,概因其扭力的施力臂过短,又,若在工作区域本身既已相当狭小的特殊状况限制下,即电钻机根本无法伸入操作,或无足够距离可容许接上颇具长度的手柄时,亦是无法仅凭工具头或接上接杆的工具头而能完成作业,再者,一般工具头或工具接杆的尺寸仍会随锁设元件的尺寸变化而有所不同,因此只具有单一一种套孔尺寸的电钻机或手柄此时更是无法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工具头或接杆,造成不是过大而无法插入,就是过小而无法固定,自限其应用领域。有鉴于此,本技术专利技术人乃经详细思索,并积多年从事各型手工具产品及其相关组件及结构的研究开发与市场行销经验,几经试制与试作,终于开发出可单独提供予工具头或工具接杆强劲且省力的扭力的一种工具辅助转杆结构。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工具辅助转杆结构,主要是由套件及扭力杆相锁接而构面的辅助转杆,以利在缺乏电钻机或手柄等的辅助下,或在工作环境狭窄时,可将套件套入工具头或工具接杆上,径向锁入扭力杆以迫紧位在套件内的工具头或接杆,如此即可供使用者轻易转动扭力杆,而仍可有效地执行锁设或松脱工作。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工具辅助转杆结构,其中套件内的套孔可成型为六角形,且尺寸可制作得较大些,以利不同大小尺寸及型号的工具头或接杆均能穿设,且可为自侧边径向锁入的扭力杆所迫紧,以增加其更为广泛的实用性。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工具辅助转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套件,具有一中空套孔,可滑动地套设在一般工具头或工具接杆上,且其侧边至少开设有一径向且贯穿至套孔的螺孔;预定数目的扭力杆,该扭力杆一端制作有螺纹部以使套件滑动至定位时可予以锁设在套件的螺孔中,并因此迫紧套设在套件内的工具头或工具接杆,据以,以其提高扭力的辅助下以供使用者可轻易施力予扭力杆以利徒手进行锁设或松脱作业。套件的套孔可对应于工具头或工具接杆的杆体形状而制作成六角形,藉相互套合钳制以利扭转。套件的套孔可制作成大尺寸,以供广泛地可为不同尺寸及型号的工具头或工具接杆所穿设,并仍得为扭力杆的锁入而迫紧固定。套件径向对应的两侧边均可开设有一螺孔,以供二扭力杆可据以分别锁入而与套件间构成十字形,以利双手可同时握旋该二扭力杆,据以增加稳定度及扭力。综上所述,本技术上述所揭示的工具辅助转杆结构,由套件与扭力杆的配合而构成辅助转杆,可适用在各种工具头或工具接杆上,以利在无其它有效工具的辅助下,或遭遇到特殊限制的工作环境时,可发挥其它辅助工具所无法完成的特点,以顺利地完成工作,增进工作效率,故本技术的实用性进步性应已毋庸置疑。以下结合附图用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使用于工具头上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使用于工具接杆上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使用状态的轴向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立体图。图号部分1.套件 10套孔 11.螺孔2.扭力杆20.螺纹部3.工具头4.接杆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技术工具辅助转杆结构的最佳实施例之一,该转杆结构包括有一套件(1),该套件(1)具有一中空套孔(10),套孔(10)可配合一般的工具头(3)或工具接杆(4)的杆体形状而成型为六角形,或为其它多边形,或为圆形等,且其孔径的尺寸可制作为大尺寸以容许一般的工具头(3)或工具接杆(4)均能穿设,套件(1)的侧边径向地至少另开设有一贯穿至其套孔(10)的螺孔(11)。预定数目的扭力杆(2),各扭力杆(2)的一端制作有螺纹部(20),以供适时锁入套件(1)的螺孔(11)中。以上即为本实新型的结构概述及其各构件的相关位置,至于其实际的使用状态及应用时机,敬请再参阅图2、图3所示。首先如图2的一种使用状态所示,可将本技术辅助转杆的套件(1)先行套入一般的工具头(3)(例如一字或十字起子头,或是六角套筒等)上并滑动至适当位置后,将扭力杆(2)直接锁入套件(1)侧边的螺孔(11)中,或者亦可如图3所示的另一种使用状态,将套件(1)套入一般工具接杆(4)上滑动至适当位置后,同样地再将扭力杆(2)自侧边锁入套件(1)即可,如此使用者可握住扭力杆(2)并加以旋动而得以顺利地进行锁设或松脱的作业,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在缺乏电钻机,或缺乏电源供应,或甚至缺乏手柄的辅助下,并无法徒手完成转动工具头(3)或工具接杆(4)以进行锁紧或松脱锁设元件,类似地,在工作区域狭窄的环境中亦无法伸入电钻机或套插手柄,但此时本技术的辅助转杆反而可以发挥其前所未有的显著功效,只要工作区域的空间大小足以容纳工具头(3)或接上接杆(4)的工具头(3)长度下,由于辅助转杆是套接在其杆体上,并不增加其总长度,且套件(1)可依现场需要随时上下调整至适当的扭转位置,故该凸伸出的扭力杆(2)依据力学原理即代表更长的施力臂大小,所以仅须轻松地须施予小量扭力,即可对锁设元件产生很大的转矩,甚至需要时亦可套上手柄,以一手扶住手柄而另一手转动扭力杆(2)的方式进行作业,所以,本技术的辅助转杆实为一可增进工作效率及有效延伸工作领域的手动辅助工具。又,其中套孔(10)的形状最佳者为六角形,但亦可制作为其它多边形或圆形,且套孔的尺寸更可放大些,其优点在于可容许市面上或业界所广用的各种不同尺寸及型号规格的工具头(3)及工具接杆(4),不致有套孔(10)过小而无法套入的现象发生,由于扭力杆(2)在锁入套件(1)侧边的螺孔(11)中时会持续地向套孔(10)内锁入,故既使工具头(3)或接杆(4)的尺寸较套孔(10)为小,但仍会被持续锁入的扭力杆(2)所抵迫定位,而无松动的忧虑,(如图4所示),且其六角形的杆体亦会为同为六角形的套孔(10)(以最佳实施例而言)所箍紧钳制,所以,实可广泛地适用在各种尺寸及型号的工具头(3)及工具接杆(4)上。再者,如图5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凤凰
申请(专利权)人:李凤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