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脑音响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差分放大电路。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差分放大电路中分为两类,一类是单纯使用晶体管,具有保真度不高,声音硬,不圆润,声音不甜美的缺点。另一类是单纯使用电子管,还原度比较高,但使用时需要高电压、工作时需要预热,而且使用寿命寿命短,功耗转变率低,因而实际使用成本高,一般只有“音响发烧友”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差分放大电路,提高信号保真度、提升音质,而且使用寿命长、功率转变率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电子管晶体管混合差分放大电路,包括电子管差分电路、晶体管推动电路和功放电路;晶体管推动电路与电子管差分电路连接;电子管差分电路设有信号输入端、差分输出端和反馈端;功放电路设有放大输入端和信号输出端,该放大输入端与电子管差分电路的差分输出端连接,信号输出端还通过反馈电路与电子管差分电路的反馈端连接。这样的结构能结合电子管放大与晶体管放大的优点,使音质保真度高,声音柔和,圆润,声音厚度好。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电子管差分电路包括电子三极管Gl和电子三极管G2 ;电子三极管Gl ...
【技术保护点】
电子管晶体管混合差分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管差分电路、晶体管推动电路和功放电路;晶体管推动电路与电子管差分电路连接;电子管差分电路设有信号输入端、差分输出端和反馈端;功放电路设有放大输入端和信号输出端,该放大输入端与电子管差分电路的差分输出端连接,信号输出端还通过反馈电路与电子管差分电路的反馈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子管晶体管混合差分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管差分电路、晶体管推动电路和功放电路;晶体管推动电路与电子管差分电路连接;电子管差分电路设有信号输入端、差分输出端和反馈端;功放电路设有放大输入端和信号输出端,该放大输入端与电子管差分电路的差分输出端连接,信号输出端还通过反馈电路与电子管差分电路的反馈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管晶体管混合差分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管差分电路包括电子三极管Gl和电子三极管G2 ;电子三极管Gl的栅极为所述信号输入端,电子三极管G2的栅极为所述反馈端;所述晶体管推动电路包括PNP晶体管Q1、PNP晶体管Q2和NPN晶体管Q3 ;电子三极管Gl的屏极与PNP晶体管Ql的集电极连接,PNP晶体管Ql的基极通过电阻R2接地,PNP晶体管Ql的发射极为电子管差分电路的正电源连接端;电子三极管G2的屏极与PNP晶体管Q2的集电极连接,PNP晶体管Q2的基极通过电阻R3接地,PNP晶体管Q2的发射极连接到正电源连接端;电子三极管Gl的阴极和电子三极管G2的阴极均连接到NPN晶体管Q3的集电极,NPN晶体管Q3的基极通过电阻R5接地,NPN晶体管Q3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4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为电子管差分电路的负电源连接端;电子三极管Gl的屏极还与电阻RO的一端连接,电阻RO的另一端为所述差分输出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管晶体管混合差分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电路包括电阻R7 ;电阻R7的一端与信号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电子管差分电路反馈端连接;电阻R7的两端还并联有电容Cl I ;电子管差分电路反馈端还通过电阻R6和电容C9的串联支路接地。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松平,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泰腾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