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951137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1 2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包括两个送端换流站及一个受端换流站,风电场接入两个送端换流站,两个送端换流站将电能转换成直流后通过直流线路传输到受端换流站,受端换流站逆变成交流后再接入大电网,且两个送端换流站中的第一送端换流站通过直流隔离开关Sdc1与第二送端换流站及受端换流站连接,第二送端换流站通过直流隔离开关Sdc2与第一送端换流站及受端换流站连接,受端换流站通过直流隔离开关Sdc3与第一送端换流站及第二送端换流站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启动过程平稳,安全可靠性高,适用范围广,适用于采用模块化多电平拓扑结构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实现在多端换流站解锁的瞬间减小交直流侧的冲击电流,平稳建立直流电压到额定值。(*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属于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创新技术。
技术介绍
柔性直流输电基于电压源变流器(VSC)和脉冲宽度调制技术(PWM)将直流电压逆变为幅值和相位都可控的交流电压,并可以独立快速控制所传输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极大地增强了输电的灵活性,成为实现区域电网互联,大型风电场及交流弱电网与主网之间的稳定联结的最有潜质的电力传输方式。自ABB公司1997年第一个试验性的轻型直流输电工程在Hellsjon投运,迄今为止国际上已经有十几条轻型直流输电线路投入了运行。在国内,南方电网公司承担的863重大专项课题“大型风电场柔性直流输电接入技术研究与开发”及其南澳岛示范工程,即规划建成一个电压等级为±160kV,输送容量为200MW的4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服务于青澳、牛头岭、云澳和塔屿风电场。项目建成后,主要作用在于实现风电场通过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与南澳电网及汕头主网的联接,将电场电力安全送出,保障南澳岛供电安全,并减少风电功率的波动对当地薄弱电网的影响。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MMC-MTDC)的启动控制,是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和重要基础。MMC-MTDC系统启动过程包括从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送端换流站(1)、第二送端换流站(2)、受端换流站(3),风电场接入第一送端换流站(1)及第二送端换流站(2),第一送端换流站(1)及第二送端换流站(2)将电能转换成直流后通过直流线路传输到受端换流站(3),受端换流站(3)逆变成交流后再接入大电网,且第一送端换流站(1)通过直流隔离开关Sdc1与第二送端换流站(2)及受端换流站(3)连接,第二送端换流站(2)通过直流隔离开关Sdc2与第一送端换流站(1)及受端换流站(3)连接,受端换流站(3)通过直流隔离开关Sdc3与第一送端换流站(1)及第二送端换流站(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送端换流站(I)、第二送端换流站(2)、受端换流站(3),风电场接入第一送端换流站(I)及第二送端换流站(2),第一送端换流站(I)及第二送端换流站(2)将电能转换成直流后通过直流线路传输到受端换流站(3),受端换流站(3)逆变成交流后再接入大电网,且第一送端换流站(I)通过直流隔离开关Sdcl与第二送端换流站(2)及受端换流站(3)连接,第二送端换流站(2)通过直流隔离开关Sdc2与第一送端换流站(I)及受端换流站(3)连接,受端换流站(3)通过直流隔离开关Sdc3与第一送端换流站(I)及第二送端换流站(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送端换流站(I)还连接有交流旁路开关Sbl,第二送端换流站(2)还连接有交流旁路开关Sb2,受端换流站(3 )还连接有交流旁路开关Sb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交流旁路开关Sbl中设置有送端限流电阻Rxl,交流旁路开关Sb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喆陈俊饶宏黎小林许树楷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