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炫宗专利>正文

耦合式共轴微带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50787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1 2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耦合式共轴微带天线涉及通信领域的微带天线,尤其是无线路由器的宽频带微带天线。包括鞭线(1)以及同轴线(2),微带天线(3);所述微带天线(3)包括共轴的第一天线单元(31)和第二天线单元(32),所述第一天线单元(31)和第二天线单元(32)辐射元均为“U”字形状,所述第一天线单元(31)和第二天线单元(32)并联与同轴线(2)相接;在第一天线单元(31)“U”字形的开口处有共轴的所述鞭线(1)的安装孔(33),所述鞭线(1)固定于所述安装孔(33)上。采用上述结构,利用微带天线实现了宽频带,高增益,并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制作简便,材料成本低,能够保证天线的正常稳定使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耦合式共轴微带天线涉及通信领域的微带天线,尤其是无线路由器的宽频带微带天线。
技术介绍
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电话和无线路由器等设备都需要尺寸小的和高增益的、宽频带、稳定性好的外置型天线来配置。现有技术的宽频带路由器天线如图1所示,包括一个鞭线XI,传导板X2,绝缘管X3,天线管X4,同轴线X5,所述鞭线Xl穿过传导管X2于天线管X4的顶端与同轴线X5的中芯导线焊接,天线管X4与同轴线X5的外导线连接,在鞭线Xl与传导管X2的连接处有热缩管X6,如此结构较为制作工艺复杂,耗工多,并且由于材料都是采用铜材料或锌材料,如天线管X4、焊材等,使得整个制作的材料成本也很高,因此造成整个天线的制作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耦合式共轴微带天线采用了新的结构方式,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制作简便,材料成本低,亦能够保证天线的正常稳定使用。本技术耦合式共轴微带天线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鞭线I以及同轴线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微带天线3 ;所述微带天线3包括共轴的第一天线单元31和第二天线单元32,所述第一天线单元31和第二天线单元32辐射元均为“U”字形状,所述第一天线单元31和第二天线单元32并联与同轴线2相接;在第一天线单元31 “U”字形的开口处有共轴的所述鞭线I的安装孔33,所述鞭线I固定于所述安装孔33上。上述的耦合式共轴微带天线,所述安装孔33为一条形孔,所述鞭线I的末端为一“U”形圈插入所述安装孔33。上述的耦合式共轴微带天线,所述第一天线单元31与所述第二天线单元32相对排列。上述的耦合式共轴微带天线,在所述微带天线3上有同轴线2的固定孔34。上述的耦合式共轴微带天线,所述第一天线单元31和第二天线单元32的长度都是 1/4 λ。上述的耦合式共轴微带天线,所述固定孔34位于第二天线单元32 “U”字形的开口处。采用上述结构,利用微带天线实现了宽频带,高增益,并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制作简便,材料成本低,能够保证天线的正常稳定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路由器天线结构的剖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耦合式共轴微带天线的剖视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去掉天线外壳后的耦合式共轴微带天线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右视图.图5为微带天线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
技术实现思路
做进一步详述:见图2、图3、图4、图5所示,是本技术耦合式共轴微带天线的实施例,包括鞭线I以及同轴线2,微带天线3 ;所述微带天线3包括共轴的第一天线单元31和第二天线单元32,所述第一天线单元31和第二天线单元32辐射元均为“U”字形状,在第一天线单元31 “U”字形的开口处有共轴的所述鞭线I的安装孔33,所述安装孔33为一条形孔,也即是一条缝隙,所述鞭线I的末端为一“U”形圈11插入所述安装孔33,由于鞭线I具有弹性,故所述鞭线I靠张力可固定于所述安装孔33上,如此所述鞭线I之信号可与第一天线单元31耦合传递,保证了信号传递的可靠性。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天线单元31与所述第二天线单元32相对排列,所述第一天线单元31和第二天线单元32并联与同轴线2的中芯导线焊接,在所述微带天线3上有同轴线2的固定孔34,所述固定孔34位于第二天线单元32 “U”字形的开口处的轴线上,如此所述同轴线2可穿过固定孔34被固定。本实施例耦合式共轴微带天线,所述第一天线单元31和第二天线单元32的长度都是1/4 λ。如此,利用微带天线`实现了宽频带,高增益,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权利要求1.耦合式共轴微带天线,包括鞭线(I)以及同轴线(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微带天线(3);所述微带天线(3)包括共轴的第一天线单元(31)和第二天线单元(32),所述第一天线单元(31)和第二天线单元(32)辐射元均为“U”字形状,所述第一天线单元(31)和第二天线单元(32)并联与同轴线(2)相接;在第一天线单元(31) “U”字形的开口处有共轴的所述鞭线(I)的安装孔(33 ),所述鞭线(I)固定于所述安装孔(33 )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式共轴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第一天线单元(31)与所述第二天线单元(32)相对排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式共轴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33)为一条形孔,所述鞭线(I)的末端为一 “U”形圈插入所述安装孔(33)。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耦合式共轴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在微带天线(3)上有同轴线(2)的固定孔(34)。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耦合式共轴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第一天线单元(31)和第二天线单元(32)的长度都是1/4 λ。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耦合式共轴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第一天线单元(31)和第二天线单元(32)的长度都是1/4 λ。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耦合式共轴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34)位于第二天线单元(32) “U”字形的开口处。专利摘要本技术耦合式共轴微带天线涉及通信领域的微带天线,尤其是无线路由器的宽频带微带天线。包括鞭线(1)以及同轴线(2),微带天线(3);所述微带天线(3)包括共轴的第一天线单元(31)和第二天线单元(32),所述第一天线单元(31)和第二天线单元(32)辐射元均为“U”字形状,所述第一天线单元(31)和第二天线单元(32)并联与同轴线(2)相接;在第一天线单元(31)“U”字形的开口处有共轴的所述鞭线(1)的安装孔(33),所述鞭线(1)固定于所述安装孔(33)上。采用上述结构,利用微带天线实现了宽频带,高增益,并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制作简便,材料成本低,能够保证天线的正常稳定使用。文档编号H01Q13/08GK203071237SQ20122067636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0日专利技术者林炫宗, 金台坤 申请人:林炫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耦合式共轴微带天线,包括鞭线(1)以及同轴线(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微带天线(3);所述微带天线(3)包括共轴的第一天线单元(31)和第二天线单元(32),所述第一天线单元(31)和第二天线单元(32)辐射元均为“U”字形状,所述第一天线单元(31)和第二天线单元(32)并联与同轴线(2)相接;在第一天线单元(31)“U”字形的开口处有共轴的所述鞭线(1)的安装孔(33),所述鞭线(1)固定于所述安装孔(33)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炫宗金台坤
申请(专利权)人:林炫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