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文普专利>正文

单向活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4915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单向活扳手,属于手工工具,扳手主体1上开有倾斜的滑槽8,滑槽8内装滑块5,滑块5上又装有转动块2和弹簧片3。转动块2可以向扳手开口的外侧旋转,旋转时弹簧片3产生弹力。转动调节蜗杆6,可使滑块5沿倾斜的滑槽8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具有单向旋转螺母的功能,而且适用于不同大小的螺母。(*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单向活扳手,属于手工工具。现有的扳手在使用时,每扳动一次,均需拔出扳手,换到另一工位重新插好后才能扳动第二次,工作效率很低。为克服上述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只单向起作用的活扳手,不仅具有单向旋转螺母的功能,而且适用于不同大小的螺母。本技术共有如下附图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本技术于图1中A-A向剖面图;图3,本技术于图1中B-B向剖面图。图中标号所指分别为1扳手主体2转动块 3弹簧片4弹簧片固定螺钉5滑块6调节蜗杆7蜗杆固定螺钉8滑槽 C滑槽轴向与扳口平面的夹角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本技术单向活扳手,扳手主体1上开有倾斜的滑槽8,滑槽8内装有滑块5,滑块5上有齿,与调节蜗杆6啮合。滑块5靠近扳手开口的一端装有转动块2和弹簧片3,弹簧片3紧贴转动块2的外侧。转动块2比滑块5高出一些(高出的具体尺寸与扳手适用的最大螺母的尺寸有关),并且可以向扳手开口的外侧旋转,旋转时弹簧片3产生弹力。下面以顺时针扳动螺母的情况来说明本技术的工作过程(逆时针扳动情况相似)当扳手顺时针扳动时,转动块2受到一个向扳手开口内侧斜下方的压力(来自于被旋螺母),此时转动块2紧靠滑块5而保持不动,于是可使被旋螺母旋转当扳手逆时针扳动时,转动块2受到一个向扳手开口外侧斜下方的压力(来自于被旋螺母),因而向扳手开口的外侧旋转退让出空间,于是被旋螺母保持不动,同时弹簧片3产生弹力。扳手到达新工位时,转动块2在弹簧片3的作用下复位。如此往复扳动扳手,即可使被旋螺母连续顺时针转动,而不必将扳手取下重新定位。将扳手侧转180°后往复扳动,即可达到使被旋螺母连续逆时针转动的目的。滑槽8倾斜是指滑槽轴向与扳口平面的夹角C小于90°,最佳值为60°~75°。这样,转动调节蜗杆6,使滑块5沿滑槽8移动的同时,又可改变转动块2的横向位置,就适用于不同大小的螺母。本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紧凑,可单向旋转螺母,适用范围广,工作效率高。权利要求1.一种活扳手,由扳手主体1、滑块5、调节蜗杆6和蜗杆固定螺钉7等组成,其特征在于扳手主体1上的滑槽8的轴向与扳口平面的夹角C小于9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扳手,其特征在于在扳手的滑块5上靠近扳手开口的一端装有转动块2和弹簧片3,弹簧片3紧贴转动块2的外侧;转动块2可以向扳手开口的外侧转动,同时压缩弹簧片3。专利摘要一种单向活扳手,属于手工工具,扳手主体1上开有倾斜的滑槽8,滑槽8内装滑块5,滑块5上又装有转动块2和弹簧片3。转动块2可以向扳手开口的外侧旋转,旋转时弹簧片3产生弹力。转动调节蜗杆6,可使滑块5沿倾斜的滑槽8移动。本技术不仅具有单向旋转螺母的功能,而且适用于不同大小的螺母。文档编号B25B13/00GK2360222SQ9920540公开日2000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1999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1999年3月17日专利技术者王文普 申请人:王文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活扳手,由扳手主体1、滑块5、调节蜗杆6和蜗杆固定螺钉7等组成,其特征在于:扳手主体1上的滑槽8的轴向与扳口平面的夹角C小于9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普
申请(专利权)人:王文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