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金潭专利>正文

起子的棘轮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4769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起子的棘轮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固设于起子握把的主体,该主体设有一轴向的中央通孔,该中央通孔是一鱼眼孔且其大断面处是位于主体延伸出起子握把的一端,该主体包括: 一枢接部,其是自主体延伸出起子握把的一端向外径向延伸; 一容置槽,其是沿中央通孔的外缘形成的弧形槽体,该容置槽与中央通孔的大断面互相连通; 一套管,其是部分枢设于主体的中央通孔中并包括有一齿环,该齿环形成于套管相邻于容置槽的外缘处,该齿环的外径略小于中央通孔较大断面处的外径,该套管设有一轴向贯穿的多边形孔; 一制动装置,其是装设于主体的枢接座上将套管定位,该套管远离主体的一端是贯穿制动装置,该制动装置包括:一第一制动块以及一第二制动块,该两制动块是以互相对称的方式分别容置于枢接座的容置槽中,并选择性地卡制于套管的齿环上,两制动块间设有一弹簧; 一盖体,其是枢设于主体的枢接座上并控制第一制动块与第二制动块与齿环的离合状态。(*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动工具,尤其涉及一种可确实达到扩大棘轮起子使用范围以及方便使用者操作的起子的棘轮机构。然而,由于枢接座50两插槽51中间的空间有限无法再设一可容置工作杆的插孔(通孔),因此只能适用于较短的工作杆,使得起子的使用范围受到极大的限制。又如图8所示,是为一种可容置较长工作杆的棘轮起子,其设计重点主要是将套管70延长,然后再将棘轮装置80设于握把底部。然而,这样的设计虽然可配合较长的工作杆使用,但是其切换开关90亦随着棘轮装置80设于握把底部。因此当使用者欲变换操作方向时,必须停下工作甚至换手握持握把才可变换起子的工作方向,实为一种使用相当不方便的工具。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起子的棘轮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固设于起子握把的主体,该主体设有一轴向的中央通孔,该中央通孔是一鱼眼孔且其大断面处是位于主体延伸出起子握把的一端,该主体包括一枢接部,其是自主体延伸出起子握把的一端向外径向延伸;一容置槽,其是沿中央通孔的外缘形成的弧形槽体,该容置槽与中央通孔的大断面互相连通;一套管,其是部分枢设于主体的中央通孔中并包括有一齿环,该齿环形成于套管相邻于容置槽的外缘处,该齿环的外径略小于中央通孔较大断面处的外径,该套管设有一轴向贯穿的多边形孔;一制动装置,其是装设于主体的枢接座上将套管定位,该套管远离主体的一端是贯穿制动装置,该制动装置包括一第一制动块以及一第二制动块,该两制动块是以互相对称的方式分别容置于枢接座的容置槽中,并选择性地卡制于套管的齿环上,两制动块间设有一弹簧;一盖体,其是枢设于主体的枢接座上并控制第一制动块与第二制动块与齿环的离合状态。前述的起子的棘轮机构,其中主体具有一挡墙,该挡墙是在容置槽的底部沿中央通孔的外缘向上垂直伸设。前述的起子的棘轮机构,其中主体的枢接座包括有一凹部,该凹部是形成于枢接座远离起子握把的端面上并与容置槽互相连通。前述的起子的棘轮机构,其中制动装置包括有一容置并定位于主体凹部中的盖板,该盖板的中央形成有一供套管穿设的通孔,该通孔的两侧分别形成有一第一导槽与一第二导槽,该两导槽分别具有一弧形的第一段与弧形的第二段,其中,该两导槽的第一段分别与盖板的通孔同心设置,而两导槽的第二段朝向盖板的外端缘延伸。前述的起子的棘轮机构,其中两制动块在靠近容置槽的两端部处分别向上伸设一第一凸块以及一第二凸块,两制动块的第一凸块与第二凸块分别容置于第一导槽的第二段与第二导槽的第二段中。前述的起子的棘轮机构,其中盖体包括有一环设于枢接座外缘的环部,由该环部远离主体的端缘处向内径向延伸形成一肩部,该肩部围设形成一供套管贯穿的通孔,该肩部内侧朝主体的方向伸设有两驱动块,该两驱动块分别滑设于第一导槽与第二导槽的第一段中。前述的起子的棘轮机构,其中枢接座远离柱体的端面的外缘形成有一缺槽,该肩部内侧朝主体的方向伸设有一卡块,该卡块滑设于主体的缺槽中,借以限制盖体转动的距离。前述的起子的棘轮机构,其中枢接座的外缘径向向内凹设一盲孔,该盲孔中容置有一弹簧并部分容置一可向内压缩该第一弹簧的顶珠,该顶珠是部分凸出枢接座的外缘。前述的起子的棘轮机构,其中盖体的环部内侧形成有三个可容置顶珠外露部分的定位槽,方便使用者控制盖体转动的距离。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可确实达到扩大棘轮起子使用范围以及方便使用者操作的功效。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的前视剖面图图4是本技术制动装置的动作示意图一图5是本技术制动装置的动作示意图二图6是本技术配合较长工作杆的实施例图图7是现有的一种起子棘轮机构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8是现有的第二种棘轮起子的剖面图图中标号说明(现有部分)枢接座50 插槽51掣子52 调整环60调整槽61 斜面62套管70 棘轮装置80切换开关90(本技术部分)主体10 中央通孔100柱体11 枢接座12容置槽121 挡墙122凹部123缺槽124盲孔125第一弹簧126顶珠127套管20 多边形孔21第一卡槽22 第一C形环221齿环23 第二卡槽24制动装置30 第一制动块31第一凸块311第二制动块32第二凸块321第二弹簧33盖板34 通孔341第一导槽342第一段3421、3431第二段3422、3432 第二导槽343盖体35 第二C形环350环部351肩部352通孔353驱动块354卡块355定位槽356 该主体10轴向形成有一中央通孔100,该中央通孔100为一鱼眼孔,该主体10并包括有一固设于起子握把中的柱体11以及一枢接座12,该枢接座12沿中央通孔100的外缘形成有一弧形的容置槽121,该容置槽121是与中央通孔100的大断面处互相连通,并在其底部沿中央通孔100的外缘向上垂直伸设一挡墙122,该枢接座12异于柱体11的端面上形成有一与容置槽121互相连通的凹部123,该端面的外缘形成有一具适当长度的缺槽124,该枢接座12的外缘并向内径向凹设一盲孔125,该盲孔125中是容置有一第一弹簧126并部分容置一可向内压缩该第一弹簧126的顶珠127,该顶珠127部分凸出枢接座12的外缘。该套管20是轴向形成有一多边形孔21,为配合一般市面上的工作杆,该多边形孔21设为正六边形并贯穿该套管20,该套管20朝向柱体11的一端形成有一第一卡槽22,当套管20延伸出柱体11后,该第一卡槽22是套设有一第一C形环221,借以将套管20定位于主体10中;该套管20相邻于枢接座12容置槽121的外缘处设有一齿环23,该齿环23的外径略小于中央通孔100较大断面处的外径,又,该套管20远离主体10的一端与齿环23问的适当位置处形成有一第二卡槽24。该制动装置30包括有一第一制动块31以及一第二制动块32,该两制动块31、32是以互相对称的方式分别容置于枢接座12的容置槽121中,并选择性地卡制于套管20的齿环23上,以限制套管20相对于主体10的转动方向,该两制动块31、32分别在靠近容置槽121的两端部处分别向上伸设一第一凸块311以及一第二凸块321;一第二弹簧33是容置于枢接座12的容置槽121中并借由挡墙122的限止作用而定位,该第二弹簧33的两端点分别贴抵于两制动块31、32上,以提供制动块31、32脱离卡制状态后的回复力。一容置并定位于凹部123中的盖板34,该盖板34的中央形成有一可供套管20穿设的通孔341,并且在该通孔341的两侧分别形成有一第一导槽342与一第二导槽343,该两导槽342、343分别具有一弧形的第一段3421、3431与弧形的第二段3422、3432,其中,该两导槽342、343的第一段3421、3431分别与盖板34的通孔341同心设置,而两导槽342、343的第二段3422、3432是朝向盖板34的外端缘延伸,并且上述两制动块31、32的第一凸块311与第二凸块321分别容置于第一导槽342的第二段3422与第二导槽343的第二段3432中。一枢设于枢接座12的盖体35,该盖体35主要包括有一环设于枢接座12外缘的环部351,并由该环部351异于主体10的端缘处向内径向延伸形成一肩部352,该肩部352围设形成一可供套管20贯通的通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金潭
申请(专利权)人:黄金潭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