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客车前窗内外差距式挡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43809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1 06: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客车前窗内外差距式挡栅,属于汽车安全保护技术领域,旨在克服目前的大客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前窗玻璃没有针对迎面被砸的保护措施的不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车体及装于其上的前窗和A轴,设有上挡栅和下挡栅,所述上挡栅装于所述前窗上部的外面,所述上挡栅的上边和所述车体顶面的前端连接、其下边的二端通过上支架与所述A轴连接,所述下挡栅装于所述前窗下部的里面,所述下挡栅的下边与所述车体的仪表台台面连接、其上边的二端通过下支架与所述A轴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新的大客车选装或现有车辆增装。(*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Inner and outer gap type baffle for front window of bu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us type retaining gate gap between the inside and outside of the window,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utomobile safety protection, aims to overcome the current bus when traveling on the highway, the front window glass lack of protection against the head smashed.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body and arranged on the front window and the A axis, a block and the block outside the gate gate, the gate block arranged on the front window of the upper part of the block above the gate and the top surface of the body, the bottom of the front end of the connecting end by two support and the A axis is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retaining gate arranged on the lower part of the front window, below the blocking gate and the car dashboard, the top two top connection end of the lower bracket and the connecting shaft A. The utility model is suitable for large passenger cars with new or existing vehicles add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安全保护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大客车前窗内外差距式挡栅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为了顺应人民群众对公路交通运输能更加便捷、快速、通畅的需求,全国已经通车的高速公路里程已经位列世界前列,可以看到许多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车辆川流不息地在高速公路上飞奔。在高速公路给我们带来许多行车的优越性的同时,也时常会发生一些令人痛心和震惊的惨烈事故。臂如:车辆迎面被砸就是经常发生的事故之一,由于我国的大多数高速公路都是双向路面相连的,疾驶的车辆上所载物品或车辆的零部件因故掉下,在惯性和路面的反弹力作用下,很易飞向隔壁的反方向车道,砸损反方向高速行驶的车辆的车体甚至把里面乘员砸伤砸死。特别是行驶在各条高速公路上的长途快客所采用的大客车,由于前窗玻璃面积较大,车辆行驶的速度又快,车内所乘人员又多,所以被迎面飞来的物品砸中的几率就比较大,而且伤人的可能性也比其它车辆要大,如果砸中的是驾驶员,由于严重干扰了驾驶操作,则会引发撞车、翻车等损害更大的次生事故。所以对于针对大客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保护前窗不被迎面飞来的物件砸破或砸破后不致伤人的措施,更具有迫切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客车前窗内外差距式挡栅,克服目前的大客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前窗玻璃没有针对迎面被砸的保护措施的不足。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技术包括车体及装于其上的前窗和A轴,设有上挡栅和下挡栅,所述上挡栅装于所述前窗上部的外面,所述上挡栅的上边和所述车体顶面的前端连接、其下边的二端通过上支架与所述A轴连接,所述下挡栅装于所述前窗下部的里面,所述下挡栅的下边与所述车体的仪表台台面连接、其上边的二端通过下支架与所述A轴连接。在本技术方案中,由于所述上挡栅的下边与所述下挡栅的上边有一段上下距离差,形成空挡;这一个空档就可以让驾驶员的视线不受丝毫影响。同时,所述上挡栅的下边与所述下挡栅的上边还有一个前后距离差,这就增加了阻挡飞来物品的成功率;由于所述上挡栅与所述下挡栅之间存在一个空挡,飞来物品会从所述上挡栅的下边以下通过,但因飞来物品的行进轨迹是抛物线的,在经过所述上挡栅与所述下挡栅之间的前后距离差的过程中,必定会下降,则极有可能被所述下挡栅挡住。起主要阻挡作用的当然是所述上挡栅,它能保护所述车体的前窗玻璃不被砸破,而且它所对应保护的方位也正好是驾驶员和前排乘客的头部部位。在本技术中,由于所述上挡栅和下挡栅都需要有承受强力冲击的能力,但又不能把栅杆设计得过于粗壮,因此采用所述上挡栅和下挡栅均为具有横栅杆和直栅杆的格栅,让所述横直栅杆互相牵拉,分散冲击力量,使整个挡栅具有承接较大冲击力的整体。如果大客车不上高速,而在市区或一般公路上行驶时,由于车速较慢,可不使用本技术的挡栅,为了便于装卸,所述上挡栅、下挡栅和所述车体的顶面、车体的仪表台台面的连接及所述上支架、下支架和所述A轴的连接均为便于装卸的螺栓螺母组合连接。对照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价格低廉、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但能大幅度地降低大客车在高速公路高速行驶时,受到迎面飞来的物件砸中而酿成惨烈事故的可能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向视图。图中:1、车体,2、前窗,3、A轴,4、上挡栅,5、下挡栅,6、上支架,7、下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本技术是装于大客车的前端外面和车内显眼的地方,所以用材上应选用防锈材料,如不锈钢或其它有防锈涂层的材料;制作必须精巧美观,使之装上以后和整车协调。上挡栅4和下挡栅5 —旦受到迎面飞来物件的撞击,在一瞬间由受到直接冲击的一小片面积上的横直栅条向内弯曲,然后马上牵动附近的栅条直到整个挡栅均被调动起来承接冲击力,最终挡栅所受到的冲击力会传给与其相连接的车体I的部分及通过上支架6和下支架7传递给A轴3。在整个大客车受到飞来物件迎面撞击的过程中,先是由挡栅进行缓冲,再把冲击力分散并予以传递,最后给予化解,有效避免事故的恶化。权利要求1.一种大客车前窗内外差距式挡栅,包括车体及装于其上的前窗和A轴,其特征是,设有上挡栅和下挡栅,所述上挡栅装于所述前窗上部的外面,所述上挡栅的上边和所述车体顶面的前端连接、其下边的二端通过上支架与所述A轴连接,所述下挡栅装于所述前窗下部的里面,所述下挡栅的下边与所述车体的仪表台台面连接、其上边的二端通过下支架与所述A轴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客车前窗内外差距式挡栅,其特征是,所述上挡栅和下挡栅均为具有横栅杆和直栅杆的格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客车前窗内外差距式挡栅,其特征是,所述上挡栅、下挡栅和所述车体的顶面、车体的仪表台台面的连接及所述上支架、下支架和所述A轴的连接均为便于装卸的螺栓螺母组合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客车前窗内外差距式挡栅,属于汽车安全保护
,旨在克服目前的大客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前窗玻璃没有针对迎面被砸的保护措施的不足。本技术包括车体及装于其上的前窗和A轴,设有上挡栅和下挡栅,所述上挡栅装于所述前窗上部的外面,所述上挡栅的上边和所述车体顶面的前端连接、其下边的二端通过上支架与所述A轴连接,所述下挡栅装于所述前窗下部的里面,所述下挡栅的下边与所述车体的仪表台台面连接、其上边的二端通过下支架与所述A轴连接。本技术适用于新的大客车选装或现有车辆增装。文档编号B60R21/06GK203063889SQ201320027920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7日专利技术者宣伯民 申请人:杭州远山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客车前窗内外差距式挡栅,包括车体及装于其上的前窗和A轴,其特征是,设有上挡栅和下挡栅,所述上挡栅装于所述前窗上部的外面,所述上挡栅的上边和所述车体顶面的前端连接、其下边的二端通过上支架与所述A轴连接,所述下挡栅装于所述前窗下部的里面,所述下挡栅的下边与所述车体的仪表台台面连接、其上边的二端通过下支架与所述A轴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宣伯民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远山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