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浆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41039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0 0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浆槽,包括一槽体、一驱动电机及一设置于该槽体内部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所述槽体还设有一进料口及一出料口;所述搅拌轴还包含复数个分别连接于该搅拌轴上的第一搅拌叶片、第二搅拌叶片及犁耙;每所述第一搅拌叶片、第二搅拌叶片及犁耙三者由上至下依次平行设置;每所述犁耙的长度为L1;每所述第一搅拌叶片的长度为L2;每所述二搅拌叶片的长度为L3;L1>L2>L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结构简单,制浆效率高,保护驱动电机不易损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Pulping tank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ulping tank, including a tank body, a stirring shaft and a driving motor is arranged on the groove body; the stirring shaft and the driving motor is connected; the tank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eed port and a discharge port; also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respectively connected to the stirring shaft the first second stirring blades, stirring blades and plow the stirring shaft; each of the first second stirring blades, stirring blades and plow three are sequentially arranged from top to bottom; each of the plow length is L1; each of the first mixing blade length is L2; each of the two mixing blade length L3; L1 > L2 > L3.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high pulping efficiency and no damage to the drive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浆槽
本技术涉及一种化工生产用设备,特别指一种制浆槽。
技术介绍
传统的制浆槽I’在槽体11’的内部设有多层的固定叶片111’(见图1),并在搅拌轴12’上设置多个搅拌叶片121’,搅拌轴通过驱动电机13’带动旋转,搅拌叶片121’将槽体11’内的制浆物打碎,但一般平面式的搅拌叶片的打碎能力有限,所花费得时间较长,导致此种打浆机在物料固含量高的情况下,不得于边卸料边制浆,效率较低;同时,当有杂物(如铁片、铁条)落入槽体11’时,杂物会在槽体11’内翻搅,造成固定叶片111’的损坏;有时杂物甚至会卡在固定叶片111’与搅拌叶片121’之间,使得搅拌轴12’无法转动,造成搅拌轴12’上方的驱动电机13’因此而烧坏;不仅制浆费时、耗电,且容易造成驱动电机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制浆槽,制浆快速,减少驱动电机的耗电及磨损。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制浆槽,包括一槽体、一驱动电机及一设置于该槽体内部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所述槽体还设有一进料口及一出料口 ;所述搅拌轴还包含复数个分别连接于该搅拌轴上的第一搅拌叶片、第二搅拌叶片及犁耙;每所述第一搅拌叶片、第二搅拌叶片及犁耙三者由上至下依次平行设置;每所述犁耙的长度为L1 ;每所述第 一搅拌叶片的长度为L2 ;每所述二搅拌叶片的长度为L3 > L2 >L30较佳的,每所述第一搅拌叶片均平行于所述搅拌轴的旋转方向设置;每所述第二搅拌叶片均向上倾斜于所述搅拌轴的旋转方向设置;每所述犁耙上设有复数个倾斜固定于该犁耙上的桨。较佳的,所述槽体顶部还设有一用来观察所述槽体内部的通孔。较佳的,每所述第一搅拌叶片与所述槽体的内部顶面的距离为D1,80cm ^ D1 ( 120cm;每所述第一搅拌叶片的末端与所述槽体的内部侧面的距离为D2,15cm ^ D2 ( 25cm;每所述第二搅拌叶片的末端与所述槽体的内部侧面的距离为D3,45cm ^ D3 55cm ;每所述犁祀距离所述槽体的内部底面的距离为D4, 5cm ^ D4 IOcm ;每所述犁耙的末端距离所述槽体的内部侧面的距离为D5, 5cm ^ D4 ^ 15cm。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通过所述犁耙有效将所述制浆槽内的东西打碎成浆状,效率高,让所述驱动电机不易损坏。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传统制浆槽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制浆槽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制浆槽中搅拌轴的局部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所不,一种制衆槽I,包括一槽体11、一驱动电机12及一设置于该槽体11内部的搅拌轴13 ;所述搅拌轴13与所述驱动电机12连接;所述槽体11还设有一进料口 14及一出料口 15 ;所述搅拌轴13还包含复数个分别连接于该搅拌轴13上的第一搅拌叶片131、第二搅拌叶片132及犁耙133 ;每所述第一搅拌叶片131、第二搅拌叶片132及犁耙133三者由上至下依次平行设置;每所述犁耙133的长度为L1 ;每所述第一搅拌叶片131的长度为L2 ;每所述二搅拌叶片132的长度为L3 A > L2 > L3。通过在所述搅拌轴13的下方加设所述犁耙133,提高所述制浆槽I的制浆效率;没有固定叶片的槽体11,减少搅拌轴13因杂物而卡住的风险,进而保护所述驱动电机12减少烧坏风险。如图2-3所示,每所述第一搅拌叶片131均平行于所述搅拌轴13的旋转方向设置;每所述第二搅拌叶片132均向上倾斜于所述搅拌轴13的旋转方向设置;每所述犁耙133上设有复数个倾斜固定于该犁耙133上的桨1331。通过所述搅拌轴13带动每所述第二搅拌叶片132的旋转,将因离心力而溅起的打浆物向下回压,如此,便可使打浆物在所述槽体11内上下往返运动,使制浆的效果更好,更快速。所述槽体11顶部还设有一用来观察所述槽体11内部的通孔111。此设计便于随时检视打浆物在所述槽体11内的状态。再请参阅图2所示,每所述第一搅拌叶片131与所述槽体11的内部顶面的距离为DpSOcm ^ D1 ^ 120cm ;每所述第一搅拌叶片131的末端与所述槽体11的内部侧面的距离为D2,15cm ^ D2 ^ 25cm ;每所述第二搅拌叶片132的末端与所述槽体11的内部侧面的距离为D3,45cm彡 D3S 55cm;每所述犁耙133距离所述槽体11的内部底面的距离为D4, 5cm ^ D4 ^ IOcm ;每所述犁耙133的末端距离所述槽体11的内部侧面的距离为D5,5cm ^ D4 ^ 15cm。此设计让所述第一搅拌叶片131、第二搅拌叶片132及犁祀133在所述槽体11内的有限空间中,尽量靠近所述槽体11,减少打浆时搅拌不到的盲点。本技术在应用时,将要打浆的物料从所述进料口 14加入所述槽体11内部,启动所述驱动电机12带动所述搅拌轴13旋转;所述搅拌轴13通过所述第一搅拌叶片131及第二搅拌叶片132将物料来回翻搅,通过所述犁耙133将物料打碎成浆;本技术的制浆槽I能快速制浆,达到边卸料边制浆,提高效率;打浆过程中还能通过所述通孔111随时检视打浆的情形;当有杂物落入所述槽体11时,杂物仅会沉入槽体11的底部边缘,不会使搅拌轴13卡住,减少驱动电机12的磨损及烧坏的风险。虽然以上描述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技术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技术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制浆槽,包括一槽体、一驱动电机及一设置于该槽体内部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所述槽体还设有一进料口及一出料口 ;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还包含复数个分别连接于该搅拌轴上的第一搅拌叶片、第二搅拌叶片及犁耙;每所述第一搅拌叶片、第二搅拌叶片及犁耙三者由上至下依次平行设置;每所述犁耙的长度为L1 ;每所述第一搅拌叶片的长度为L2 ;每所述二搅拌叶片的长度为L3 > L2 > L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浆槽,其特征在于:每所述第一搅拌叶片均平行于所述搅拌轴的旋转方向设置;每所述第二搅拌叶片均向上倾斜于所述搅拌轴的旋转方向设置;每所述犁耙上设有复数个倾斜固定于该犁耙上的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浆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顶部还设有一用来观察所述槽体内部的通孔。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浆槽,其特征在于:每所述第一搅拌叶片与所述槽体的内部顶面的距离为D1AOcm SD1 ( 120cm;每所述第一搅拌叶片的末端与所述槽体的内部侧面的距离为D2,15cm ≤ D2 ≤ 25cm ;每所述第二搅拌叶片的末端与所述槽体的内部侧面的距离为D3,45cm ^ D3 ^ 55cm ;每所述犁耙距离所述槽体的内部底面的距离为D4, 5cm ≤ D4 ( IOcm;每所述犁耙的末端距离所述槽体的内部侧面的距离为D5,5cm ^ D4 ^ 15cm。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制浆槽,包括一槽体、一驱动电机及一设置于该槽体内部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与所述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浆槽,包括一槽体、一驱动电机及一设置于该槽体内部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所述槽体还设有一进料口及一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还包含复数个分别连接于该搅拌轴上的第一搅拌叶片、第二搅拌叶片及犁耙;每所述第一搅拌叶片、第二搅拌叶片及犁耙三者由上至下依次平行设置;每所述犁耙的长度为L1;每所述第一搅拌叶片的长度为L2;每所述二搅拌叶片的长度为L3;L1>L2>L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源德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龙岩精博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