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加压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3986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附着式简易加压套,其承压部件为一分瓣式可拆结构,主要由进气嘴(1)、锥套(2)、分瓣式不锈钢垫(3)、橡胶垫(4)、卡箍(7)和钢垫片(10)组成,解决了机械设备安装或检修过程中需拆卸轴上机械零部件及更换填料困难等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合于各机械行业特别是化工机械行业的轴密封采用填料的设备拆卸、安装和检修中使用。(*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附着式局部加压工具,尤其是一种简易加压套。在现有技术中,轴密封采用填料的方法常用于低速、震动大等场合,可调节压紧力确保填料密封。使用中的困难在于更换填料,填料箱越深,失去弹性的填料被压得越紧,拆卸就越困难。通常用以下两种办法解决(1)用针形小钩插入填料箱内把填料切烂,像“掏耳屎”一样一点一点挖出来,其施工条件十分困难往往要数天才清除干净,而且不少填料箱由于结构条件工作环境的限制而不能采用此方法。(2)在容器内部充入高压氮气(因化工装置多属易燃易爆)约1.0~2.0MPa压力,把填料顶出填料箱外,由于容器的容积往往在10m3以上,且各个开口都要密封,消耗的氮气很多,加压时间长,单就氮气的成本就需上千元,且费工费时。对于一些无氮气来源的车间来说,就不能采用此方法。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轻便的工具,可以包裹在轴和填料箱接合处实现密封,仅需通入小于0.001m3的氮气即可把填料顶出,大大节约施工费用,缩短工期。压力源可使用瓶装氮气,移动方便,无需专门的氮气管线。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设计一种附着式简易加压套,其承压部件为一分瓣式可拆结构,主要由进气嘴(1)、锥套(2)、分瓣式不锈钢垫(3)、橡胶垫(4)、卡箍(7)及钢垫片(10)所组成,不锈钢垫(3)置于卡箍(7)与橡胶垫(4)之间用于支承橡胶垫密封,锥套(2)与卡箍(7)之间通过两块钢垫片(10)夹紧橡胶垫(4)与不锈钢垫(3)。本技术较好的技术方案可以是加压套的外部是三片略小于120°的卡箍瓣组成的承压元件,此三片卡箍瓣之间用紧固螺栓(8)紧固,并压紧于轴(6)和填料箱(5)上。本技术较好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锥套(2)采用两半对开的锥形套,可使之易于包复在轴和填料箱过渡区。本技术较好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不锈钢垫(3)采用三瓣式多层垫,一般可用3~4层,其上下两层采用迷宫式密封结构,它与卡箍可用塞焊连接并错开一个角度,这样组装后就可以封住卡箍之间因螺栓压紧而预留的缝隙。不锈钢垫(3)对软质橡胶垫(4)起着支承、压紧、密封作用,其厚度可以在0.2mm~1.0mm之间选用。在实施本技术的过程中,密封元件采用弹性强的单块橡胶薄膜制造,使用时将其包在轴和填料箱上,包角大于360°,进气嘴穿过此薄膜并由螺栓压紧连接部位,以保证密封。本技术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1、在机械设备安装或检修过程中,可以不必拆卸轴上各机械零部件,就能方便地把此简易加压套附着在轴类零件上,然后通入高压气体压力以达到拆卸、安装、检修的目的。例如,当填料箱需要更换填料时,可以把此包裹在轴和填料箱连接处,通入压缩空气就能很容易把填料顶出。2、本技术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进气嘴(1)局部放大图。图4是不锈钢垫(3)在圆柱部分的迷宫密封展开图。图5是不锈钢垫(3)与卡箍(7)相对位置局部视图。图中1是进气嘴,2是锥套,3是不锈钢垫,4是橡胶垫,5是填料箱,6是轴,7是卡箍,8是紧固螺栓,9是螺母,10是钢垫片。如附图3所示进气嘴(1)对外部使用胶管接头与高压胶管连接,高压胶管的另一端与氮气钢瓶上的阀门连接,本技术安装后即可打开阀门向简易加压套内充入高压氮气,其实际压力可通过阀门控制,一般情况下,当压力小于1.4MPa时即可填料顶出。进气嘴(1)的尾部与锥套(2)焊接,进气嘴(1)上有螺纹,通过旋紧螺母(9)就把卡箍(7)、不锈钢垫(3)、橡胶垫(4)和两个钢垫圈(10)压紧,保证此处不会泄漏。两个钢垫圈(10)是把锥套(2)与卡箍(7)的锥面接触改变为钢垫圈(10)的平面压紧,保证此处的密封。在本技术安装在轴(6)和填料箱(5)以前,上述的螺母(9)已与进气嘴(1)旋紧,然后就可安装在轴(6)上,缩短了安装时间。为此,如附图1所示,把锥套(2)靠在工作位置,把另一半锥套(2)通过定位销在轴(6)上合拢,然后用橡胶垫(4)包裹,橡胶垫(4)大于360°,带有重复部分,在工作中此重叠部分可实现自紧密封。最后通过定位销定位把其余两片卡箍(7)安装好,并上紧紧固螺栓(8)就完成了安装工作,可以加压,加压完成后即可拆卸本加压套。如附图5所示不锈钢垫(3)为分瓣式多层垫,例如可用9块,每3块与1片卡箍(7)用塞焊连成一体,图5表明此二者焊接时要错开某一角度,其目的是要封住卡箍(7)与卡箍(7)之间缝隙,保证橡胶垫(4)的密封。如附图4所示,在圆柱部分橡胶垫(4)的密封除依靠卡箍(7)在圆周方向的压力外,还需要堵塞轴向泄漏的通道。图中的不锈钢垫(3)与另一不锈钢垫(3)是通过齿形迷宫式密封来实现的。权利要求1.一种附着式简易加压套,其特征在于承压部件为一分瓣式可拆结构,主要由进气嘴(1)、锥套(2)、分瓣式不锈钢垫(3)、橡胶垫(4)、卡箍(7)及钢垫片(10)所组成,不锈钢垫(3)置于卡箍(7)与橡胶垫(4)之间用于支承橡胶垫(4)密封,锥套(2)与卡箍(7)之间通过两块钢垫片(10)夹紧橡胶垫(4)与不锈钢垫(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压套,其特征在于卡箍(7)是由三片小于120°的卡箍瓣组成的承压元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压套,其特征在于锥套(2)为两半对开的锥形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压套,其特征在于不锈钢垫(3)为三瓣式多层垫,其上下两层为迷宫式密封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附着式简易加压套,其承压部件为一分瓣式可拆结构,主要由进气嘴(1)、锥套(2)、分瓣式不锈钢垫(3)、橡胶垫(4)、卡箍(7)和钢垫片(10)组成,解决了机械设备安装或检修过程中需拆卸轴上机械零部件及更换填料困难等问题。本技术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合于各机械行业特别是化工机械行业的轴密封采用填料的设备拆卸、安装和检修中使用。文档编号B25B27/02GK2293425SQ9720795公开日1998年10月7日 申请日期1997年1月30日 优先权日1997年1月30日专利技术者罗福麟 申请人:巴陵石油化工公司岳阳石油化工总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附着式简易加压套,其特征在于承压部件为一分瓣式可拆结构,主要由进气嘴(1)、锥套(2)、分瓣式不锈钢垫(3)、橡胶垫(4)、卡箍(7)及钢垫片(10)所组成,不锈钢垫(3)置于卡箍(7)与橡胶垫(4)之间用于支承橡胶垫(4)密封,锥套(2)与卡箍(7)之间通过两块钢垫片(10)夹紧橡胶垫(4)与不锈钢垫(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福麟
申请(专利权)人:巴陵石油化工公司岳阳石油化工总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