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害虫远程自动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937696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8 07: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害虫远程自动监测系统,属于害虫防控领域。由避雷针、太阳能电池板、诱集器、中央控制盒以及连接器组成,其中,避雷针、太阳能电池板、诱集器、中央控制盒均固定在连接器上,连接器高度可调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部分设置灵活,可以实现一种或多种目标害虫的精确诱捕、害虫诱集数目的准确统计,诱捕信息的实时传输与报送,信息报送的准确率高,满足现代农业害虫监测防控的需求。(*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Remote automatic monitoring system for pest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emote automatic monitoring system for pests,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pest control. By the lightning rod, solar panels, trap, central control box and a connector, wherein, the lightning rod, solar panels, trapping device, central control box are fixed on the connector, the connector height can be adjusted. The utility model mainly set up a flexible, can achieve one or more precise target pests trapping, pest trapping number of accurate statistics, real-time transmission and the accuracy of information submitted to the trap, the information submitted, meet the demand of modern agricultural pest monitoring and contr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害虫防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害虫远程自动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在我国害虫监测过程中具有监测网点分布广,数量多,害虫监测种类多、环境差异明显等特点,而现有的害虫监测技术普遍存在害虫数据统计精度低、信息报送自动化低、野外适用性差等一系列问题:如专利号CN200920190971.1采用红外检测器进行害虫计数,由于昆虫具有来回爬动的行为特点,可造成红外检测的重复计数。而专利号CN200920176146.6需要人工通过数据端口把信息进行采集利用,信息报送的自动化程度低,田间适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害虫远程自动监测系统。主要有以下优点:1、准确统计诱捕的虫口数量;2、多种目标害虫的同时监测;3、实时报送虫情监测信息;4、增强野外适用性。技术方案如下:(I) 一种害虫远程自动监测系统,其主要部分包括:避雷针、太阳能电池板、诱集器、中央控制盒和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避雷针、太阳能电池板、诱集器和中央控制盒均固定在连接器上,连接器高度可调整。整套装置设置灵活,可根据作物特征、目标害虫行为特点、周边环境等因素调节本专利技术的整体高度以及诱捕器高度,并根据监测害虫的种类确定诱捕器的数量来实现了多种害虫的同时监测。(2)根据上述(I)所述的害虫远程自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固定于连接器的顶端,固定处具有可调节太阳能电池板角度的调节装置。可以根据蓄电池当前容量自动调整太阳能电池板的角度,保证蓄电池电能处于稳定水平。(3)根据上述(I)所述的害虫远程自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诱集器包括罐状主体和防护装置,其中罐状主体具有双层结构,内层结构为漏斗状,漏斗咀部装有水平的电网结构;内外层结构之间具有中空腔。在漏斗咀部装电网,咀部面积小,可以降低多只害虫同时被电网电击的概率,增加计数的准确性,害虫被电网电击后,计数器可根据电网放电情况进行害虫数量的统计。(4)根据上述(3)所述的害虫远程自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防护装置为斗笠状,位于罐状主体的上方;防护装置内有可悬挂昆虫诱芯的挂钩。诱集器的防护装置具有防雨、防雪、防晒、防尘和防老化的功能,延长装置使用寿命。(5)根据上述(3)所述的害虫远程自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罐状主体的外层结构上有方形或圆形孔洞,配置与孔洞形状大小相同的长方体或圆柱体昆虫诱芯盒,诱芯盒位于罐状主体内部的表面具有孔状结构。该结构便于昆虫信息素的扩散,引诱靶标害虫。(6)根据上述(3)所述的害虫远程自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罐状主体下方具有下虫口,下虫口底部有可控制挡板。当需要保存虫子标本或人工确认时,可以使挡板关闭,使用方便。(7)根据上述(I)所述的害虫远程自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控制盒内部结构主要包括蓄电池、太阳能控制器、变压器、计数器和电路板;其中,电路板内设置有环境因子感应装置、GPS定位装置、数据处理装置和无线发射装置。中央控制盒可实现以下功能:控制本装置的正常运行、感应监测区域环境的变化、实时计数并统计相关数据,虫情信息的及时传输与准确报送。(8)根据上述(I)所述的害虫远程自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控制盒内部装有故障检测器,故障检测器分别与蓄电池、太阳能控制器、变压器、电网结构、电路板连接。(9)根据上述(I)所述的害虫远程自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太阳能电池板与太阳能控制器连接,太阳能控制器与蓄电池连接,蓄电池与电路板连接,蓄电池通过变压器与电网结构连接,蓄电池与下虫口可控制挡板连接。(10)根据上述(I)所述的害虫远程自动监测系统,所述连接器为可伸缩的空心管,连接器基部具有基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实现一种或多种目标害虫的精确诱捕、害虫诱集数目的准确统计,诱捕信息的实时传输与报送,信息报送的准确率可达99%以上。附图说明结合以下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图1A为示意性示出本技术形成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1B为示出本技术形成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A为示意性示出本技术诱集器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B为示意性示出本技术诱集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示意性示出本技术的结构功能结构图。图中:1一避雷针,2—太阳能电池板,3—诱集器,4一中央控制盒,5—连接器,6一.基座,7—防护装置,8—Sil状王体,9一诱芯盒,10—下虫口,11 一挂钩,12 —电网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1:连接器(5)高度调整到3米,在连接器顶端固定避雷针(1),在避雷针基部平面上用螺母固定调节装置及太阳能电池板(2)。将装置连接线沿连接器内部铺好,并将连接器通过基座(6)固定在安装点。在连接器(5)距地面1.2米处将连接器(5)内太阳能电池板(2)接线与中央控制盒(4)接口处接线连接,用螺母固定中央控制盒(4),并接好地线。在连接器距地面50cm处将连接器(5)内连接线与诱集器(3)连接,用螺母固定诱集器,接好地线。将一粒小菜蛾iPlutella xy1steIIa )诱芯悬挂在防护装置(7 )的挂钩(11)上,同时在罐状主体(8)的卡槽型诱芯盒(9)中放入一粒小菜蛾诱芯。打开电源,根据工作指示灯,确定装置正常运行,关闭下虫口(10)。将装置固定在蔬菜种植基地,小菜蛾被引诱触碰电网结构(12)后,中央控制盒将害虫的虫情信息与环境信息进行上报。实施例2:连接器(5)高度调整到4米,将避雷针(I)、太阳能电池板(2)、诱集器(3)和中央控制盒(4)固定在连接器(5)上,太阳能电池板(2)与诱集器(3)连接线分别与中央控制盒连接线在连接器内进行连接,保证太阳能电池板与太阳能控制器连接,太阳能控制器与蓄电池连接,蓄电池与电路板连接,蓄电池通过变压器与电网结构(12 )连接,蓄电池与下虫口(10)可控制挡板连接。根据所监测的靶标害虫的行为特征,在连接器不同高度放置不同靶标害虫的诱捕器,在距地面1.5m处放置装有梨小食心虫诱芯的诱捕器,在距地面2.5m处放置装有国槐小卷蛾诱芯的诱捕器,在距地面3m处放置装有美国白娥诱芯的诱捕器。将本专利技术的各部分连接好后,打开电源,根据工作指示灯,确定装置正常运行,可用于梨小食心虫、国槐小卷蛾、美国白蛾的同时监测。本实例可固定在需要监测的代表区域在林间,监测面积为10-50亩。权利要求1.一种害虫远程自动监测系统,其主要部分包括:避雷针、太阳能电池板、诱集器、中央控制盒和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避雷针、太阳能电池板、诱集器和中央控制盒均固定在连接器上,连接器高度可调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害虫远程自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固定于连接器的顶端,固定处具有可调节太阳能电池板角度的调节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害虫远程自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诱集器包括罐状主体和防护装置,其中罐状主体具有双层结构,内层结构为漏斗状,漏斗咀部装有水平的电网结构,电网结构与计数装置连接;内外层结构之间具有中空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害虫远程自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防护装置为斗笠状,位于罐状主体的上方;防护装置内有可悬挂昆虫诱芯的挂钩。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害虫远程自动监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害虫远程自动监测系统,其主要部分包括:避雷针、太阳能电池板、诱集器、中央控制盒和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避雷针、太阳能电池板、诱集器和中央控制盒均固定在连接器上,连接器高度可调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鑫陈育毛爱华王涛杜进平周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依科曼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