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声器模组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936000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8 04: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扬声器模组,包括外围壳体和收容固定于外围壳体内的扬声器单体,扬声器单体至少为两个,并且扬声器单体之间具有一定夹角,每个扬声器单体均由不同的外围壳体收容固定形成扬声器模组单元,各扬声器模组单元并排设置并固定结合形成所述扬声器模组。一种上述扬声器模组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注塑形成各扬声器模组单元的外围壳体,在外围壳体内安装各扬声器单体,组装形成各个独立的扬声器模组单元;b.将各个独立的扬声器模组单元并排设置并固定结合形成扬声器模组。这种结构可以提高产品的声学性能,并且可以简化产品的组装工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扬声器模组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扬声器模组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扬声器模组通常包括扬声器单体和收容固定扬声器单体的外围壳体,传统结构扬声器模组仅包含一个扬声器单体,高频声信号和低频声信号均由该扬声器单体发出。由于同一扬声器单体往往仅在高频或低频段声学性能较好,难以在较宽的频带内保持较好的声学性能。因此,有必要对这种传统结构的扬声器模组进行改进,以避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扬声器模组,可以提高扬声器模组的声学性能,并且可以简化产品的组装工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扬声器模组,包括外围壳体和收容固定于所述外围壳体内的扬声器单体,其中,所述扬声器单体至少为两个,并且扬声器单体之间具有一定夹角,每个扬声器单体均由不同的外围壳体收容固定形成扬声器模组单元,每个扬声器模组单元对应形成独立的前声腔和后声腔;各扬声器模组单元并排设置并固定结合形成所述扬声器模组。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扬声器单体包括一个高频扬声器单体和一个低频扬声器单体,两个扬声器单体分别由不同的外围壳体固定结合形成所述高频扬声器模组单元和低频扬声器模组单元。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高频扬声器模组单元的出声孔和所述低频扬声器模组单元的出声孔均位于侧面;所述低频扬声器单体辐射的声音呈一定角度旋转后由出声孔辐射到外界;所述高频扬声器单体的出声孔朝向所述出声孔设置。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高频扬声器模组单元的出声孔和所述低频扬声器模组单元的出声孔位于同一侧,并且分开设置;所述高频扬声器单体正对所述出声孔设置。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低频扬声器模组单元的外围壳体包括延伸向所述高频扬声器模组单元的支撑臂;所述支撑臂对所述高频扬声器模组单元的外围壳体定位,并与所述高频扬声器模组单元固定结合。一种上述扬声器模组的制造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a.注塑形成各扬声器模组单元的外围壳体,在所述外围壳体内安装各所述扬声器单体,组装形成各个独立的扬声器模组单元;b.将各个独立的扬声器模组单元并排设置并固定结合形成所述扬声器模组。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步骤a中还包括如下步骤:a1.注塑形成所述低频扬声器模组单元的外围壳体,在所述外围壳体内安装所述低频扬声器单体,组装形成所述低频扬声器模组单元;a2.注塑形成所述高频扬声器模组单元的外围壳体,在所述外围壳体内安装所述高频扬声器单体,组装形成所述高频扬声器模组单元。此外,优选的方案是,还包括所述高频扬声器模组单元通过所述支撑臂定位的步骤。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步骤a1中所述低频扬声器模组单元包括独立的三部分:上壳、中壳和下壳,所述低频扬声器单体包括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所述低频扬声器单体安装到所述中壳中,然后将所述上壳、中壳和下壳固定结合为一体。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步骤a2中所述高频扬声器模组单元包括独立的三部分:前壳、中壳和后壳,所述高频扬声器单体包括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所述高频扬声器单体安装到所述中壳中,然后将所述前壳、中壳和后壳固定结合为一体。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与传统结构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多个扬声器单体,并且各扬声器单体均由独立的外围壳体成型,形成独立的前声腔和后声腔,这种结构可以提高产品的声学性能;并且各扬声器模组单元独立成型后并排设置并结合的方式可以简化产品的组装工艺,保证产品的性能。附图说明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技术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图1是本专利技术扬声器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扬声器模组去掉前壳和上壳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扬声器模组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一;图4是图1所示扬声器模组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扬声器模组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二;图6是图1所示扬声器模组的B-B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本专利技术扬声器模组包括两个扬声器单体:低频扬声器单体和高频扬声器单体,低频扬声器单体用于辐射中、低频声信号,高频扬声器单体用于辐射高频信号。低频扬声器单体的口径、磁路系统和音圈直径越大,低频重放性能、瞬态特性就越好灵敏度也就越高,而高频扬声器单体的结构与低频扬声器单体正好相反。而且当扬声器模组的前声腔空间较大的时候,有利于低频声效的提升而对高频声效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而采用单一扬声器单体的扬声器模组难以同时兼顾高频声效和低频声效。因而这种同时设置低频扬声器单体和高频扬声器单体的扬声器模组,不同的扬声器单体可以用于辐射不同频率的信号,充分利用各扬声器单体的优势,提高整个扬声器模组的声学性能。此外,本专利技术扬声器模组对应低频扬声器单体和高频扬声器单体用不同的外围壳体收容,形成独立的可提升低频声效的低频扬声器模组单元和可提升高频声效的高频扬声器模组单元,从而有利于扬声器声学性能的进一步提升。如图1和图2所示,扬声器模组包括低频扬声器模组单元1和高频扬声器模组单元2,其中低频扬声器模组单元1和高频扬声器模组单元2并排设置;低频扬声器模组单元1从出声孔10处辐射中、低频声信号,与低频扬声器模组单元1的振膜141上侧的前声腔连通,如图1和图2所示;高频扬声器模组单元2的出声孔20辐射高频声信号,与高频扬声器模组单元2的振膜241前侧的前声腔连通,如图1和图2所示。如图1所示,出声孔10和出声孔20并排设置位于扬声器模组的侧面,位于扬声器模组的同侧且为分开设置的结构。低频扬声器单体的振膜141沿上下方向振动,辐射的声信号旋转一定角度后从侧面的出声孔10辐射到外界,有利于低频声信号的形成。优选的,高频扬声器单体的振膜241朝向出声孔20设置,振膜241辐射形成的声音直接通过出声孔20辐射到外界,有利于提高高频声效。采用上述结构后,高频扬声器单体和低频扬声器单体呈一定角度设置,若在同一外围壳体中进行组装则工艺比较复杂,而且由于高频扬声器模组单元和低频扬声器模组单元对外围壳体和单体配合的要求不同,也不利于声效的提高。因此,本专利技术低频扬声器单体和高频扬声器单体分别由不同的外围壳体收容固定,并且分别形成对应于相应扬声器单体的前声腔和后声腔,对应两个扬声器单体的出声孔均位于扬声器模组的侧面,且为分开设置的结构。这种结构有利于简化扬声器模组的成型工艺,提高产品的声学性能。如图3和图4所示,低频扬声器模组单元1包括外围壳体和收容固定于外围壳体内的低频扬声器单体14,其中外围壳体包括上壳11、中壳12和下壳13,其中中壳12固定低频扬声器单体14。中壳12包括延伸出的支撑臂121,支撑臂121用于支撑固定高频扬声器模组单元2,便于高频扬声器模组单元2准确的定位。如图4所示,低频扬声器单体14包括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其中振动系统包括振膜141和结合于振膜141下侧的音圈142,工作过程中由音圈142带动振膜141振动产生声音,为了提升产品的高频特性,在振膜141的中心位置还结合有刚性的复合层。磁路系统包括依次结合的华司143、磁铁144和下导磁板145,其中,磁路系统为双磁路结构,磁铁144包括中心的内磁铁和边缘的外磁铁,华司143也包括位于中心部分的内华司和位于边缘部分的外华司,内磁路和外磁路之间形成收容音圈142的磁间隙,音圈142接通电信号后在磁场中受安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扬声器模组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扬声器模组,包括外围壳体和收容固定于所述外围壳体内的扬声器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单体至少为两个,并且扬声器单体之间具有一定夹角,每个扬声器单体均由不同的外围壳体收容固定形成扬声器模组单元,每个扬声器模组单元对应形成独立的前声腔和后声腔;各扬声器模组单元并排设置并固定结合形成所述扬声器模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扬声器模组,包括外围壳体和收容固定于所述外围壳体内的扬声器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单体至少为两个,并且相邻扬声器单体之间具有一定夹角,每个扬声器单体均由不同的外围壳体收容固定并形成独立的扬声器模组单元,每个扬声器模组单元对应形成独立的前声腔和后声腔;各扬声器模组单元并排设置并固定结合形成所述扬声器模组;所述扬声器单体包括一个高频扬声器单体和一个低频扬声器单体,两个扬声器单体分别由不同的外围壳体固定结合形成所述高频扬声器模组单元和低频扬声器模组单元;在所述低频扬声器模组外围壳体的支撑臂上固定有所述高频扬声器单元;所述高频扬声器模组单元的出声孔和所述低频扬声器模组单元的出声孔均位于侧面;所述低频扬声器单体辐射的声音呈一定角度旋转后由出声孔辐射到外界;所述高频扬声器单体的振膜朝向所述出声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扬声器模组单元的出声孔和所述低频扬声器模组单元的出声孔位于同一侧,并且分开设置;所述高频扬声器单体正对所述出声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对所述高频扬声器模组单元的外围壳体定位,并与所述高频扬声器模组单元固定结合。4.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扬声器模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明辉陈钢许超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