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网标签交换路径创建方法及相关设备和通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935715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8 04: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环网标签交换路径创建方法及设备和通信系统。其中一种环网标签交换路径创建方法,包括:第一节点接收来自第二节点的用以创建第一标签交换路径的第一Path消息;为所述第一标签交换路径分配第一标签;向第二节点发送携带有第一标签的第一Resv消息;第一节点若接收到来自第二节点的用以创建第二标签交换路径的第二Path消息,并且确定出第二标签交换路径和第一标签交换路径的目的节点相同,并且第一节点、第二节点和目的节点处于同一环网,则第一节点为第二标签交换路径分配第一标签,向第二节点发送携带有第一标签的第二Resv消息。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方案有利于降低环网标签交换路径的创建量和维护复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环网标签交换路径创建方法及相关设备和通信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具体涉及环网标签交换路径创建方法及相关设备和通信系统。
技术介绍
网络可用性对于运营商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指标,网络可用性直接影响其服务等级协议(SLA,ServiceLevelAgreement)的达成。环网保护机制是保障网络高可用性的重要手段。为了实现节点间的通信及保护,现有接入环网的每两个节点间创建主备两条点对点(P2P,PointtoPoint)标签交换路径(LSP,LabelSwitchPath)。LSP保护切换主要采用Wrapping或Steering方式。实践发现,由于现有技术在接入环网的每两个节点间均创建了主备两条点对点LSP来进行环网保护,随着环网上节点数增大,环网保护创建的点对点LSP的数量将成几何级数增大,点对点LSP的控制开销也就会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环网标签交换路径创建方法及设备和通信系统,以降低环网标签交换路径的创建量和维护复杂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间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环网标签交换路径创建方法,包括:第一节点接收来自第二节点的用以创建第一标签交换路径的第一Path消息;所述第一节点为所述第一标签交换路径分配第一标签;所述第一节点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携带有所述第一标签的第一Resv消息;所述第一节点若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节点的用以创建第二标签交换路径的第二Path消息,并且确定出所述第二标签交换路径和所述第一标签交换路径的目的节点相同,并且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二节点和所述目的节点处于同一环网上,则所述第一节点为所述第二标签交换路径分配所述第一标签;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携带有为所述第二标签交换路径分配的所述第一标签的第二Resv消息。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二节点的用以创建第一标签交换路径的第一Path消息;标签分配模块,用于为所述第一标签交换路径分配第一标签;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携带有所述第一标签的第一Resv消息;所述标签分配模块还用于,若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节点的用以创建第二标签交换路径的第二Path消息,且确定出所述第二标签交换路径和所述第一标签交换路径的目的节点相同,且所述网络节点、所述第二节点和所述目的节点处于同一环网上,则为所述第二标签交换路径分配所述第一标签;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携带有所述标签分配模块为所述第二标签交换路径分配的所述第一标签的第二Resv消息。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网络节点。由上可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节点接收来自第二节点的用以创建第一标签交换路径的第一Path消息;为第一标签交换路径分配第一标签;向第二节点发送携带有第一标签的第一Resv消息;若又接收到来自第二节点的用以创建第二标签交换路径的第二Path消息,且确定出第二标签交换路径和第一标签交换路径的目的节点相同,且第一节点、第二节点和目的节点处于同一环网上,则为第二标签交换路径分配第一标签;向第二节点发送携带有为第二标签交换路径分配的第一标签的第二Resv消息。基于该机制,环网中的节点为经过的目的节点相同的LSP的相同路径段分配相同的路径标签,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环网上目的节点相同的LSP的相同路径段的合并,如此,有利于极大的减小环网上各节点需创建和维护的LSP数量,进而减少LSP控制开销。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a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息发送方向指示示意图;图1-b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拓扑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环网LSP创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环网LSP创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环网LSP创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环网下的故障切换示意图;图6-a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节点的示意图;图6-b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节点的示意图;图6-c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节点的示意图;图6-d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节点的示意图;图6-e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节点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环网LSP创建方法及相关设备和通信系统,以期降低环网标签交换路径的创建量和维护复杂度。为使得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网络业务传送的可靠性可以利用各种保护和恢复技术来实现,例如可以利用控制平面的重路由技术来对网络连接进行恢复。其中,控制平面是运行于网络中的一个控制网络,由网络提供相应控制通道,并在其中运行如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Multi-ProtocolLabelSwitching)协议族等。MPLS协议族包括路由协议和信令协议等,其中,路由协议主要负责收集网络拓扑信息(包括节点和链路信息等),计算连接经过的路径;信令协议主要负责根据计算出的路径创建网络连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环网的控制平面的信令协议例如采用MPLS带流量工程的资源预留(RSVP-TE,ResourcereSerVationProtocol-TrafficEngineering)协议等,当然也可对RSVP-TE协议进行适应性扩展,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到的消息和对象可以是MPLSRSVP-TE中的消息和对象。首先参见图1-a,为便于理解描述,可将业务数据从首节点传到末节点的方向称为Downstream方向,也可称为正向,也就是路径请求(Path)消息发送的方向;而与该Path消息对应的资源预留(Resv)消息从末节点传到首节点的方向称为Upstream方向,也称为反向,也就是Resv消息发送的方向。其中,Path消息是RSVP-TE定义的一种消息类型,Path消息可从源节点(首节点)沿着计算好的路径发往目的节点(末节点),以通知沿途各节点创建连接;Resv消息也是RSVP-TE定义的一种消息类型,Resv消息可以从末节点发往源节点,Resv消息与Path消息配合使用可以创建一条LSP连接。对于每个节点而言,接收Path消息的方向称为正向入方向,发出Path消息的方向称为正向出方向,接收Resv消息的方向称为反向入方向,发出Resv消息的方向称为反向出方向。首节点和末节点之间的节点可称为中间节点,中间节点可以是0个、1个或多个。发出Path消息的节点可称为上游节点,接收Path消息的节点是下游节点,同理,发出Resv消息的节点可称为下游节点,接收Resv消息的节点是上游节点。可以理解,上游节点和下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环网标签交换路径创建方法及相关设备和通信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网标签交换路径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节点接收来自第二节点的用以创建第一标签交换路径的第一Path消息;所述第一节点为所述第一标签交换路径分配第一标签;所述第一节点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携带有所述第一标签的第一Resv消息;所述第一节点若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节点的用以创建第二标签交换路径的第二Path消息,并且确定出所述第二标签交换路径和所述第一标签交换路径的目的节点相同,并且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二节点和所述目的节点处于同一环网上,则所述第一节点为所述第二标签交换路径分配所述第一标签;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携带有为所述第二标签交换路径分配的所述第一标签的第二Resv消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网标签交换路径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节点接收来自第二节点的用以创建第一标签交换路径的第一Path消息;所述第一节点为所述第一标签交换路径分配第一标签;所述第一节点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携带有所述第一标签的第一Resv消息;所述第一节点若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节点的用以创建第二标签交换路径的第二Path消息,并且确定出所述第二标签交换路径和所述第一标签交换路径的目的节点相同,并且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二节点和所述目的节点处于同一环网上,则所述第一节点为所述第二标签交换路径分配所述第一标签;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携带有为所述第二标签交换路径分配的所述第一标签的第二Resv消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ath消息携带有所述第一标签交换路径对应的源节点所在环网的环标识;所述第二Path消息携带有所述第二标签交换路径对应的源节点所在环网的环标识;其中,所述第一标签交换路径所对应的源节点所在环网的环标识和所述第二标签交换路径所对应的源节点所在环网的环标识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来自第二节点的用以创建第一标签交换路径的第一Path消息之后还包括:所述第一节点为所述第一标签交换路径创建Path状态信息块;所述第一节点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节点的用以创建第二标签交换路径的第二Path消息之后还包括:所述第一节点为所述第二标签交换路径创建Path状态信息块,并将为所述第一标签交换路径和第二标签交换路径创建的Path状态信息块进行合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第一节点根据所述合并的Path状态信息块生成用于路径状态刷新的Path消息并发送。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来自第二节点的用以创建第一标签交换路径的第一Path消息之后还包括:所述第一节点向第一标签交换路径的下游节点发送用以创建第一标签交换路径的Path消息;所述第一节点若接收到来自所述下游节点的对应于第一标签交换路径的第三Resv消息,则所述第一节点为所述第一标签交换路径创建Resv状态信息块;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来自第二节点的用以创建第二标签交换路径的第二Path消息之后还包括:所述第一节点向第二标签交换路径的下游节点发送用以创建第二标签交换路径的Path消息;所述第一节点若接收到来自所述下游节点的对应于第二标签交换路径的第四Resv消息,则所述第一节点为所述第二标签交换路径创建Resv状态信息块,并将为所述第一标签交换路径和第二标签交换路径创建的Resv状态信息块进行合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第一节点根据所述合并的Resv状态信息块生成用于路径状态刷新的Resv消息并发送。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第一节点为所述第二标签交换路径的中间节点,所述第一节点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节点的用以创建第二标签交换路径的第二Path消息之后还包括:第一节点确定所述第二标签交换路径的资源需求是否未指定,若所述第二标签交换路径的资源需求未指定,则所述第一节点不向所述第二标签交换路径的下游节点发送所述第二Path消息。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第一节点通告所述第一节点或其至少一个接口对应的环标识;和/或,所述第一节点收集网络拓扑信息;其中,所述网络拓扑信息中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义郑莲淑董杰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