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33450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8 0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冰箱。冰箱包括冷藏室、中间室以及冷冻室,冰箱具备:冰箱主体;冷藏室内胆,位于冰箱主体的上侧;冷冻室内胆,位于冰箱主体的下侧;中间室内胆,位于冷藏室内胆和冷冻室内胆之间,通过注塑成型形成,由上盖和下框构成;冷藏室蒸发器,设置于冷藏室内胆的背面上;中间室蒸发器,设置于中间室内;以及冷冻室蒸发器,设置于冷冻室内;上盖的顶部相对于中间室的顶部向冷藏室侧突出而形成容纳中间室蒸发器的空间,上盖的一个端部形成为阶梯状的阶梯部,在沿着中间室的纵深方向进行观察时,中间室蒸发器被阶梯部遮挡,在上盖的背面形成有贯通孔,冷藏室蒸发器经由贯通孔而与中间室蒸发器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冰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冰箱。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冰箱中,中间室内胆由真空成型而形成为截面大致U字形的框体,且中间室内胆的顶部形成为平坦的表面。然而,在该结构中,在将中间室蒸发器安装于中间室内胆的顶部的表面时,需要在中间室内胆的两个侧壁安装固定块,然后将中间室蒸发器固定在固定块上,最后还要在中间室蒸发器的前端安装装饰条以遮挡固定块来提高美观度。因此,存在构成部件数量多且中间室蒸发器的安装效率低的问题。另外,由于中间室蒸发器安装在中间室的室外侧,因此,存在中间室的制冷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是有鉴于上述的问题而悉心研究的结果,以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构成部件数量且能够提高安装效率以及制冷效率的冰箱为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冰箱包括冷藏室、中间室以及冷冻室,所述冰箱具备:冰箱主体;冷藏室内胆,位于所述冰箱主体的上侧;冷冻室内胆,位于所述冰箱主体的下侧;中间室内胆,位于所述冷藏室内胆和所述冷冻室内胆之间,通过注塑成型形成,由上盖和下框构成;冷藏室蒸发器,设置于所述冷藏室内胆的背面上;中间室蒸发器,设置于所述中间室内;以及冷冻室蒸发器,设置于所述冷冻室内;所述上盖的顶部相对于所述中间室的顶部向所述冷藏室侧突出而形成容纳所述中间室蒸发器的空间,所述上盖的一个端部形成为阶梯状的阶梯部,在沿着所述中间室的纵深方向进行观察时,所述中间室蒸发器被所述阶梯部遮挡,在所述上盖的背面形成有贯通孔,所述冷藏室蒸发器经由所述贯通孔而与所述中间室蒸发器连接。根据上述的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冰箱,通过使冰箱的中间室内胆的上盖向冰箱的冷藏室侧(即发泡层侧)突出,从而形成一个空间,用于放置中间室蒸发器,这样,可以将中间室蒸发器设置在中间室内,而不是如现有技术那样将中间室蒸发器设置在中间室外,因此,不需要设置固定块以及装饰条等,可以减少冰箱的构成部件数量。而且,由于将中间室蒸发器设置在中间室内,因此,在安装中间室蒸发器的时候,操作简单,从而可以提高作业者的安装效率。而且,由于将中间室蒸发器设置在中间室内,因此,由中间室蒸发器进行的中间室的制冷的效率提高。而且,由于在沿着中间室的纵深方向进行观察时,中间室蒸发器被上盖的一个端部(阶梯部)遮挡,因此,可以提高冰箱的美观性。另外,在上述的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冰箱中,所述上盖的顶部与所述中间室的顶部之间的间隔为20mm~50mm。这样,通过使上盖的顶部与中间室的顶部之间的间隔为上述的数值范围内,从而可以可靠地容纳中间室蒸发器。另外,在上述的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冰箱中,在所述冷冻室的温度为-18℃以下时,所述中间室的温度为-8℃~-17℃。这样,相比于现有的冰箱,降低了中间室的温度,从而提高了中间室的制冷效率。另外,在上述的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冰箱中,在所述上盖的另一个端部设置有多个搭载台,所述中间室蒸发器的一个端部被搭载于所述搭载台上,在所述上盖的一个端部设置有固定片,所述中间室蒸发器的另一个端部被嵌入到所述固定片的凹槽中,所述固定片通过螺钉而固定于所述上盖上。这样,由搭载台以及固定片,可以将中间室蒸发器容易地安装于中间室的内部,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少冰箱的构成部件数量并提高作业者的安装效率。另外,在上述的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冰箱中,所述搭载台与所述上盖一体成形。这样,通过一体成形能够容易地形成搭载台。另外,在上述的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冰箱中,在所述上盖的另一个端部设置有多个搭载台,所述中间室蒸发器的一个端部被搭载于所述搭载台上,在所述上盖的一个端部设置有钩状卡爪,所述中间室蒸发器的另一个端部被卡入到所述卡爪中。这样,由搭载台以及卡爪,可以将中间室蒸发器容易地安装于中间室内胆的内部,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少冰箱的构成部件数量并提高作业者的安装效率。另外,在上述的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冰箱中,所述卡爪与所述上盖一体成形。这样,通过一体成形能够容易地形成卡爪。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减少构成部件数量且能够提高安装效率以及制冷效率的冰箱。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冰箱的大致结构的截面图。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冰箱的中间室内胆的上盖的大致结构的立体图。图3是图1的A部放大截面图。图4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冰箱的冷藏室蒸发器、中间室蒸发器以及冷冻室蒸发器的大致结构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冰箱的A部放大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在此,在附图的说明中,对相同或者相当的要素标记相同的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第1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冰箱的大致结构的截面图。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冰箱的中间室内胆的上盖的大致结构的立体图。图3是图1的A部放大截面图。图4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冰箱的冷藏室蒸发器、中间室蒸发器以及冷冻室蒸发器的大致结构的立体图。如图1~图4所示,冰箱1包括冷藏室PC、中间室(或者称为“变温室”)MC以及冷冻室FC,且具备冰箱主体10、冷藏室内胆20、冷冻室内胆40、中间室内胆50、冷藏室蒸发器30、中间室蒸发器60以及冷冻室蒸发器100。另外,冷藏室内胆20位于冰箱主体10的上侧,冷冻室内胆40位于冰箱主体10的下侧,中间室内胆50位于冷藏室内胆20和冷冻室内胆40之间,由上盖501和下框502构成。在此,作为中间室内胆50的形成方法,采用注塑成型。另外,冷藏室蒸发器30设置于冷藏室内胆20的背面20S。中间室蒸发器60设置于中间室MC内。冷冻室蒸发器100设置于冷冻室FC内。另外,上盖501的顶部501A相对于中间室MC的顶部MC1向冷藏室PC侧突出而形成容纳中间室蒸发器60的空间S,上盖501的一个端部形成为阶梯状的阶梯部501C,在沿着中间室MC的纵深方向X进行观察时,中间室蒸发器60被阶梯部501C遮挡。另外,在上盖501的背面501B形成有贯通孔70,冷藏室蒸发器30经由贯通孔70而与中间室蒸发器60连接。根据上述的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冰箱,通过使冰箱的中间室内胆的上盖向冰箱的冷藏室侧(即发泡层侧)突出,从而形成一个空间,用于放置中间室蒸发器,这样,可以将中间室蒸发器设置在中间室内,而不是如现有技术那样将中间室蒸发器设置在中间室外,因此,不需要设置固定块以及装饰条等,可以减少冰箱的构成部件数量。而且,由于将中间室蒸发器设置在中间室内,因此,在安装中间室蒸发器的时候,操作简单,从而可以提高作业者的安装效率。而且,由于将中间室蒸发器设置在中间室内,因此,由中间室蒸发器进行的中间室的制冷的效率提高。而且,由于在沿着中间室的纵深方向进行观察时,中间室蒸发器被上盖的一个端部(阶梯部)遮挡,因此,可以提高冰箱的美观性。另外,上盖501的顶部501A与中间室MC的顶部MC1之间的间隔H为20mm~50mm。这样,通过使上盖的顶部与中间室的顶部之间的间隔为上述的数值范围内,从而可以可靠地容纳中间室蒸发器。另外,在冷冻室FC的温度为-18℃以下时,中间室MC的温度为-8℃~-17℃。这样,相比于现有的冰箱,降低了中间室的温度,从而提高了中间室的制冷效率。另外,在上盖501的另一个端部501D设置有多个(在此为2个)搭载台80,中间室蒸发器60的一个端部被搭载于搭载台80上,在上盖501的一个端部(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冰箱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冰箱包括冷藏室、中间室以及冷冻室,所述冰箱具备:冰箱主体;冷藏室内胆,位于所述冰箱主体的上侧;冷冻室内胆,位于所述冰箱主体的下侧;中间室内胆,位于所述冷藏室内胆和所述冷冻室内胆之间,通过注塑成型形成,由上盖和下框构成;冷藏室蒸发器,设置于所述冷藏室内胆的背面上;中间室蒸发器,设置于所述中间室内;以及冷冻室蒸发器,设置于所述冷冻室内,所述上盖的顶部相对于所述中间室的顶部向所述冷藏室侧突出而形成容纳所述中间室蒸发器的空间,所述上盖的一个端部形成为阶梯状的阶梯部,在沿着所述中间室的纵深方向进行观察时,所述中间室蒸发器被所述阶梯部遮挡,在所述上盖的背面形成有贯通孔,所述冷藏室蒸发器经由所述贯通孔而与所述中间室蒸发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冰箱包括冷藏室、中间室以及冷冻室,所述冰箱具备:冰箱主体;冷藏室内胆,位于所述冰箱主体的上侧;冷冻室内胆,位于所述冰箱主体的下侧;中间室内胆,位于所述冷藏室内胆和所述冷冻室内胆之间,通过注塑成型形成,由上盖和下框构成;冷藏室蒸发器,设置于所述冷藏室内胆的背面上;中间室蒸发器,设置于所述中间室内;以及冷冻室蒸发器,设置于所述冷冻室内,所述上盖的顶部相对于所述中间室的顶部向所述冷藏室侧突出而形成容纳所述中间室蒸发器的空间,所述上盖的一个端部形成为阶梯状的阶梯部,在沿着所述中间室的纵深方向进行观察时,所述中间室蒸发器被所述阶梯部遮挡,在所述上盖的背面形成有贯通孔,所述冷藏室蒸发器经由所述贯通孔而与所述中间室蒸发器连接,在所述上盖的另一个端部设置有多个搭载台,所述中间室蒸发器的一个端部被搭载于所述搭载台上。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超张明徐杰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研究开发苏州有限公司无锡松下冷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