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环手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3019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夹钳外部卡环的手钳(1),其具有两个为夹钳卡环所构造设计的钳柄(2)和两个钳尖(5),其中,在这两个钳尖(5)上分别设有一个用于插入一个卡环(8)的一操纵耳孔(7)内的插入尖端(6),为了实现一种能可靠夹钳的简单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建议,该插入尖端(6)根植于所述钳尖(5)的一支承面(9)内,在该手钳的非操作状态下,这两个插入尖端(6)的纵向轴线(x-x)相互间成一个锐角(α),所述平坦的支承面(9)与一条垂直于所述纵向轴线(x-x)的直线(y-y)相互间同样成一个锐角(β),由此使得所述两个钳尖(5)各自的支承面(9)相互间成一个钝角地展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卡环手钳,其具有两个为夹钳卡环所构造设计的钳柄和两个钳尖,其中,在这两个钳尖上分别设有一个用于插入一个卡环的一操纵耳孔内的插入尖端。这样一种卡环手钳例如已由德国技术DE-GM296 09 423所公开。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能方便、可靠地夹钳卡环的卡环手钳。为此本专利技术首先建议这样一种卡环手钳,其具有两个为夹钳卡环所构造设计的钳柄和两个钳尖,其中,在这两个钳尖上分别设有一个用于插入一个卡环的一操纵耳孔内的插入尖端,该插入尖端根植于所述钳尖的一支承面内,在该手钳的非操作状态下,这两个插入尖端的纵向轴线相互间成一个锐角,所述平坦的支承面与一条垂直于所述纵向轴线的直线相互间同样成一个锐角,由此使得所述两个钳尖各自的支承面相互间成一个钝角。通过所述同样箭头式的两个插入尖端,就能将位于所述附件上的卡环可靠防滑地夹住。当该卡环制造成通过撑张开被取回时,比较宽面地抵靠在所述钳尖的平坦支承面上滑动。由此形成一种无螺旋扭曲的平坦支撑。在钳尖的支撑面随着卡环被逐渐张撑开直至可取出而越来越平行于所述平坦的卡环延伸时,这一平坦支撑最终会变得很完美。所述插入尖端在此位置状态下向外发散分开更多并仿佛相对于卡环的操纵耳孔形成一种系留效应。所述插入尖端植根于其中的钳尖支撑面的底面轮廓优选为一有倒圆角的长段矩形结构。其长段方向位于所述钳柄的回转平面内。由此一方面可实现所期望的平坦的结构,另一方面该平坦的结构也允许在很难接近够到的装入位置处工作。本专利技术的一有利的扩展设计特征在于,所述插入尖端的锐角在3°至7°之间,所述支承面的锐角在6°至10°之间。视工具的具体尺寸,上述角度范围也可有向上或向下的偏差。此外,本专利技术还建议这样一种卡环手钳,其具有两个钳柄和两个钳尖,其中,在所述钳尖上设有插入尖端,该插入尖端具有一平坦的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与垂直于一插入尖端的一纵向轴线的直线相交成一个锐角,其中,该插入尖端的锐角朝向所述手钳的纵向中轴线向下偏转(也就是说在非操作状态下,该插入尖端的端面朝向所述手钳的纵向中线倾斜向下地延伸)。由此防止所述插入尖端从所述操纵耳孔内脱出。因此,似乎存在一个由插入尖端的倾斜下降的端面相对于所述工件亦即卡环形成的避让空隙。这样一种插入尖端的结构设计的意义在于对于一个传统结构设计的插入尖端来说,当其插入一个卡环中,尤其是当其直接抵靠在一个工件上时,基于其运动半径,该插入尖端的端面的运动内角在插入尖端的张开过程中总体上多少会从所述耳孔中被挤出一些。这样一来,该端面的对置角区的力传递就会被后推到所述操纵耳孔的中部区段甚或插入侧区段。由此相应会形成一种更糟的固持,从而可能导致卡环弹出,甚至导致卡环在张开时出现前述所不期望出现的扭曲。而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方案则解决了这样的问题。在力传递阶段,所述插入尖端的端面实际上平行于卡环的平面或者说工件的平面。所述两个插入尖端的分开在此起到的是张撑作用。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项保证可靠夹钳的辅助措施,所述插入尖端具有一提高粗糙度的涂层,例如金刚石层。为此可参照前面提到的德国技术。最后本专利技术还建议所述两个插入尖端各自的端面在该手钳的非操作状态下相交成一个钝角。由此还具有更多的用于倾翻的自由空隙,同时不会形成推顶效应。下面借助附图所示的一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予以详细说明,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是一个卡环手钳处于未操纵状态下的侧视图;图2是对于钳尖部位的断面示图,图中一同示出的还有一个方便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几何辅助设计;图3是一个钳尖的单独的断面示图;图4是沿图3中的剖示线IV-IV剖切得到的断面示图;图5是对于图2局部的放大示图,但其中只对其中一个钳尖以断面图示出;图6示出定位在一个工件上的卡环;图7是对于图6所示工件及卡环的纵向断面示图。图示卡环手钳1具有两个钳柄2,它们通过一个铰接螺钉3相互连接。所述为夹钳卡环所设计的钳柄2具有一个手操作段和一个作用段。所述手操作段由手柄4构成。所述作用段则由两个钳颚状的钳尖5构成。所述钳尖5设计成伸长段并背离所述铰接螺钉地逐渐缩窄。这两个钳尖在未操作状态下相互贴靠。与之相关的闭合位置状态通过一个弹簧实现。后者处于铰接螺栓3的一个弹簧腔室中。所述钳尖5在其尖端其横截面呈阶梯形突然缩变地过渡成插入尖端6。该插入尖端6在卡环手钳1略有张开时插入一个卡环8的操纵耳孔7内。基本上圆柱形的插入尖端6由钢琴线制成。它们位于钳尖5自由端上与之配合的支座孔中并从钳尖5的平坦支撑面9上突出。为了能固定在所述支座孔中,可从外面借助于颗粒状件对所述钳尖5进行材料挤压。由此将钳尖5的材料挤压到所述插入尖端6根部的壁龛或凹缺中。如从图中可看到的那样,所述两个插入尖端6向外伸出呈分叉状。从图中可看到它们各自的纵向轴线x-x在该手钳1的非操作状态下相互间成一个锐角α。该角度α选择成可让插入尖端6舒适地插入钻孔状的开孔亦即操纵耳孔7中。所述插入尖端6的锐角在3°至7°之间。所述平坦的支承面9在此与一条垂直于所述纵向轴线x-x的直线y-y相互间同样成一个锐角β,由此两个钳尖5各自的支承面9相互间成一个大约160°钝角地展开。该夹角在张开所述卡环手钳时随着达到一定的张开宽度会过渡变化成180°。这意味着所述支撑面9平行于卡环8的表面。由此实现所述卡环或其他类似物较大面积接触地且无扭曲地贴靠在所述工具上。所述操纵耳孔7周边的较大面积有利地相应地一同配合作用。所述支承面9的该锐角β在6°至10°之间。如从图4中可看到的那样,所述钳尖支撑面9为长段矩形状。其长段方向位于所述钳尖5的回转平面E-E内。所述长段矩形的支撑面9的角区设计为外凸倒圆的并且朝向所述卡环手钳1的纵向中轴线A-A地过渡成一个梯形轮廓。该梯形轮廓的两侧边之间成大约90°的夹角。由此通过可靠地夹住卡环8和减少或避免卡环8相对于操纵耳孔7移动,还特别有利地影响了所述工具的耐久强度,尤其是在用力张开卡环8的时候。这一点还可通过这样的辅助措施得以改善,即,该插入尖端6具有一提高粗糙度的涂层,例如金刚石层。进一步的改进措施包括对所述插入尖端6的特殊设计,即,它的端面10具有一个斜坡。这体现在所述端面10与一垂直于插入尖端6的纵向轴线x-x的直线z-z相交成一个锐角γ,其中,该插入尖端6的锐角或者其端面朝向所述卡环手钳1的纵向中轴线A-A地向下偏转或倾斜下降。所述两个端面10在手钳1未操纵的状态下可相互平坦对齐。但优选如图2和图5所示有一个较大的斜坡。随着卡环手钳1的张开,面向所述纵向中轴线A-A的角区a沿着朝向所述铰接螺栓3的方向逐渐相对后退。这意味着,不会形成导致所述插入尖端6最终从所述卡环8的操纵耳孔7中脱出的转向效应。这样的情况即便在卡环手钳1达到通常的张开角时也不会出现。从图1和图2中可清楚地看到,所述斜切端面10的外部角区b围绕所述铰接螺栓3的中心沿一个圆形轨迹11移动。从图中可清楚地看到所述斜坡。所述朝向纵向中轴线A-A倾斜下降的斜坡在夹钳阶段,亦即在力传递阶段逐渐沿着箭头F的方向偏转到一个最终完全与一水平直线12相切平行的位置状态。该水平直线12表示一个由一套筒13的端面构成的配合面。该套筒13被一根其上开设有一个用于容纳所述卡环8的槽15的轴或杆14所穿过(参见图6和7)。图2中用点划线示出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卡环手钳(1),其具有两个为夹钳卡环所构造设计的钳柄(2)和两个钳尖(5),其中,在这两个钳尖(5)上分别设有一个用于插入一个卡环(8)的一操纵耳孔(7)内的插入尖端(6),该插入尖端(6)根植于所述钳尖的一支承面(9)内,在该手钳的非操作状态下,这两个插入尖端(6)的纵向轴线(x-x)相互间成一个锐角(α),所述平坦的支承面(9)与一条垂直于所述纵向轴线(x-x)的直线(y-y)相互间同样成一个锐角(β),由此使得所述两个钳尖(5)各自的支承面(9)相互间成一个钝角地展开。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德烈亚斯海因索恩
申请(专利权)人:科尼佩克斯沃克C古斯塔夫普奇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