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漆和芝专利>正文

一种自助增氧防尘口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29708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7 2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结构合理,防尘效果好,使用安全、舒适的自助增氧防尘口罩。包括罩体,所述罩体包括内外防护罩层,所述罩体内设有一个或多个集气室,所述集气室连接有与呼吸器官相对应的呼吸通道。

Self help aeration dust-proof mask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one kind of self-help oxygen increasing dustproof mask with reasonable structure, good dustproof effect, safe and comfortable use.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cover body, wherein, the cover body comprises an inner layer and an outer protective cover layer, wherein, the inner part of the cov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one or more air collecting chambers, and the air collecting chamber is connected with a breathing passage corresponding to the respiratory org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助增氧防尘口罩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空气质量监测PM2.5数据所引发的关于粉尘吸入对人体的危害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传统的口罩采用多层纱布缝制而成,结构简单但防护效果有限,不能有效过滤空气中的微粒尘,特别是一些较为恶劣的高粉尘工作环境下的防护其效果更差,而为了追求更好的使用效果,又不得不使得口罩的结构十分的复杂;另外,传统口罩使用时贴附在口鼻部,佩戴感觉不舒适,且一般较适合一次性使用,造成浪费,而重复使用又可能产生二次污染;另外,现有的这类口罩,其呼出气总是环绕口罩的周围与一次空气混合在一起被重复吸入人体,严重影响使用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助增氧防尘口罩,该自助增氧防尘口罩结构合理,防尘效果好,使用安全、舒适。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罩体,所述罩体包括内外防护罩层,所述罩体内设有一个或多个集气室,所述集气室连接有与呼吸器官相对应的呼吸通道。所述集气室包括框架体及其所述内外防护罩层的相应部位。所述框架体包括边框、或边框及其布设于该边框内的肋条。所述肋条上设有互通孔,肋条的高度小于相应的边框的高度。所述呼吸通道包括主呼吸管、与该主呼吸管连接的呼气管、以及连接于该主呼吸管与集气室之间的吸气管,所述吸气管和呼气管上分别设有相应的进气阀和出气阀。所述进、出气阀分别包括设于相应的吸气管和呼气管内的活门座,以及通过复位弹簧连接于该活门座的活门。所述呼吸通道相应端连接有与鼻孔相对应的鼻塞管;所述集气室外侧、亦或内外相对两侧设有相应的防尘层。所述鼻塞管沿相应的鼻腔方向倾斜延伸出相应的罩体;所述防尘层包括海绵层。所述内、外防护罩层通过相应的连接装置相互连接,所述集气室与内防护罩层和\或外防护罩层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子母扣。本专利技术自助增氧防尘口罩通过过滤收集室在防尘防护的基础上具有辅助供氧的功能,特别是其吸入的空气是完全新鲜的(一次)空气,而不是总在口罩周围打转的呼出气和一次空气的混合气,因而使用十分的舒适,而鼻塞管的倾斜设置可进一步增加使用舒适度;且其相应的部件能够重复利用,相对节约了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原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集气室部位的剖视结构图;图3为图1中的鼻塞管与相应的罩体的相互配合的位置关系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现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自助增氧防尘口罩包括内、外防护罩层10和4,分别设于内、外防护罩层10和4之间的两个集气室8及其相应的呼吸通道,两个集气室8分置于罩体的相对两端部位;集气室8由呈环形的边框8a,以及内、外两防护罩层10和4的相应的部位等包围形成,边框8a内布设有若干其高度低于相应的边框的高度的肋条8b,肋条Sb上分别设有相应的互通孔Sc ;内、外两海绵层14分别位于内外防护罩层10和4的内侧通过框架体设于集气室空间的内、外相对两侧(面),内、外防护罩层10和4可以为普通纱布等透气性材料制作,也可为其他现有的口罩布等。呼吸通道包括主呼吸管7,以及分别并联连接于主呼吸管7的一端上的呼气管3和吸气管6等;主呼吸管7另一端连接有对应于相应的的鼻孔的鼻塞管5,鼻塞管5穿出于内防护罩层10沿相应的鼻腔方向倾斜延伸至对应于人的相应的鼻孔,即鼻塞管7与相应的罩体平面12形成一倾斜角度13,其倾斜度与鼻腔方向相对应;呼气管3的敞口(自由)端延伸至罩体端部边缘,吸气管6进气端通过边框8a与集气室8联通,呼气管3以及吸气管6内分别设有相应的排气和进气阀,排气和进气阀分别包括活门1、以及固定连接于呼气管3和吸气管6内腔的相应的环形架式活门座9,活门I通过相应的复位弹簧2连接于相应的环形架式活门座9上,通过相应的活门1、复位弹簧2以及环形架式活门座配合实现呼气管3和吸气管6的开启或关闭;呈环形的边框8a和\或肋条Sb、相应的主呼吸管7、呼气管3以及吸气管6等可固定连接于内防护罩层10上。使用时,两鼻塞管插入两鼻孔,呼气时通过呼气压力分别由排气的活门自动将呼气管开启、由进气的活门自动将吸气管关闭,呼出的气体将通过呼气管自罩体两端处排出罩体外;同理,吸气时进气的活门将自动开启,排气的活门将自动关闭,新鲜空气将由集气室通过吸气管和主呼吸管供给;新鲜空气由内、外防护罩层经防尘层进入集气室内存储。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如图4所示,罩体的内、外防护罩层10和4通过粘连式子母扣11相互固定连接,以便于更换外防护罩层,以及对集气室、呼吸通道进行维护等。其余结构可与上述实施例类同。基于本自助增氧防尘口罩的技术方案的其他变形产品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上述实施例并非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穷举。权利要求1.一种自助增氧防尘口罩,包括罩体,所述罩体包括内外防护罩层,其特征是所述罩体内设有一个或多个集气室,所述集气室连接有与呼吸器官相对应的呼吸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助增氧防尘口罩,其特征是所述集气室包括框架体及其所述内外防护罩层的相应部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自助增氧防尘口罩,其特征是所述框架体包括边框、或边框及其布设于该边框内的肋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自助增氧防尘口罩,其特征是所述肋条上设有互通孔,肋条的高度小于相应的边框的高度。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自助增氧防尘口罩,其特征是所述呼吸通道包括主呼吸管、与该主呼吸管连接的呼气管、以及连接于该主呼吸管与集气室之间的吸气管,所述吸气管和呼气管上分别设有相应的进气阀和出气阀。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自助增氧防尘口罩,其特征是所述进、出气阀分别包括设于相应的吸气管和呼气管内的活门座,以及通过复位弹簧连接于该活门座的活门。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自助增氧防尘口罩,其特征是所述呼吸通道相应端连接有与鼻孔相对应的鼻塞管;所述集气室外侧、亦或内外相对两侧设有相应的防尘层。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自助增氧防尘口罩,其特征是所述鼻塞管沿相应的鼻腔方向倾斜延伸出相应的罩体;所述防尘层包括海绵层。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自助增氧防尘口罩,其特征是所述内、外防护罩层通过相应的连接装置相互连接,所述集气室与内防护罩层和\或外防护罩层固定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自助增氧防尘口罩,其特征是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子母扣。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结构合理,防尘效果好,使用安全、舒适的自助增氧防尘口罩。包括罩体,所述罩体包括内外防护罩层,所述罩体内设有一个或多个集气室,所述集气室连接有与呼吸器官相对应的呼吸通道。文档编号A62B7/00GK103203081SQ20131016119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5日专利技术者漆和芝 申请人:漆和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助增氧防尘口罩,包括罩体,所述罩体包括内外防护罩层,其特征是所述罩体内设有一个或多个集气室,所述集气室连接有与呼吸器官相对应的呼吸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漆和芝
申请(专利权)人:漆和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