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正林专利>正文

一种永磁磁阻型轮毂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27663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5 23:39
一种永磁磁阻型轮毂电机,包括外转子和内定子,内定子上设置有三相绕组,外转子沿周向均布设置有磁钢,其特征在于:外转子的内圆周面成型有间隔设置的凹槽,磁钢嵌设于凹槽内,磁钢截面呈矩形,所有磁钢面向内定子的极性相同;相邻凹槽之间形成有导磁凸极,导磁凸极和磁钢为间隔交替设置,导磁凸极面向内定子一侧端的截面曲线呈外凸的弧形;外转子的槽数和磁极数采用近槽配合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在不增加工艺复杂度的前提下,能有效减少磁钢用量,提高磁阻转矩的输出;导磁凸极采用弧形凸面,有效减小电机转矩脉动,保证电机运转的平稳性,提高产品可靠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Permanent magnetic reluctance type hub motor

A permanent magnet reluctance wheel motor, which comprises an outer rotor and an inner stator, stator windings are arranged on the outer rotor, the magnetic steel is arranged along the circumference of the cloth,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grooves are arranged at intervals forming the inner circumferential surface of the outer rotor, the magnet is embedded in the groove, the magnet section is rectangular, polarity all in the same stator magnet for magnetic pole; the formation of adjacent grooves between the magnetic pole and the magnet alternately for convex set, section curve of magnetic pole for inner stator of one side end of the arc-shaped convex groove; number and the number of poles of the outer rotor with close slot coordination.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in the premise of not increasing the complexity of the proces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amount of steel, improve the output of the reluctance torque; magnetic pole with curved convex surface, effectively reduce the torque ripple, to guarantee the smooth operation of the motor,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永磁磁阻型电机,特别是一种可适用于电动自行车或电动摩托车的永磁磁阻型外转子轮毂电机。
技术介绍
永磁电机采用永磁体生成电机的磁场,无需励磁线圈也无需励磁电流,效率高且结构简单,是很好的节能电机,常被作为驱动电动自行车的电机首选。2012年中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达到1.4亿辆,并且每年以3000万辆左右的规模增长。普通电动自行车主要使用外转子无刷直流轮毂电机,采用表贴式隐极结构,如专利号为ZL200820082308.5的中国技术专利《电动车轮毂电机》所公开的转子结构,这类隐极电机转矩来源于电磁转矩,因而需要使用大量稀土永磁磁钢,该专利所需磁钢以N极、S极极性交替紧密贴放,实际上两种磁钢紧密贴放的相邻区域磁力线直接连通,没有耦合至转子,并且无刷电机实现的是120°导通模式,因此磁钢紧密贴放的形式是一种浪费,但是磁钢贴装生产工艺简单。又如专利号为201020049324.1的中国技术《电动车电机转子间贴式磁钢圈》公开了这样一种结构,该专利将转子磁钢做窄,两种极性的磁钢留有间隙,并提出用凸台控制磁钢的安装,虽然减少了磁钢的用量,但是无法利用磁阻转矩实现电机驱动。另有,申请号为201110061396.7的中国专利技术申请《电动车电机》公开了一种电动车无刷电机减少磁钢用量的方法,将磁钢的数目减少一半,只安装同极性的磁钢,间隔以凸极导磁凸体,宣称可以大量减少磁钢用量,但是该方法指明是用于无刷电机,无刷电机工作需要一定的磁通,气隙磁通密度要满足产生转矩的要求,永磁磁钢作为激励源,只采用一种极性的磁钢,该磁钢必然要加厚加宽,实际节省用量的效果不一定会超出前者;其次,该专利电机的磁路不再对称,有产生磁阻转矩的能力,但该专利中并没有提及磁阻转矩的利用(必须要通过合适的控制方法实现,如FOC控制策略)的问题;此外,该专利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导磁凸极采用矩形结构,其形状对转矩的影响较大,当转子凸极与定子齿顶作相对运动移入移出时,会产生较大的转矩脉动及定位力矩,造成换相转矩脉动噪音大,转子表面易损耗,影响其在电动车上应用的效果。目前,电动车电机仍是采用无刷直流电机及相关的控制方式,这种方式根据霍尔位置检测器获知转子位置,对三相绕组进行轮流换相导通,控制方法简单,但存在换相转矩脉动噪音较大,及转子表面损耗较大等缺点。以F0C、DTC等控制方案为代表的算法,实现了正弦波驱动控制,电机磁场由无刷直流的步进方式改变为连续平稳运转方式,转动平稳、效率高,可很好利用电机磁阻转矩,增加出力或减少磁钢用量,已被认为使电动自行车驱动控制发展方向,但是,这类高性能控制对转子位置的检测精度要求较高,在电动自行车上安装编码器检测位置,因成本问题显得不现实,不能为市场接受。另外,带有凸极性的永磁电机可方便地实施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省去位置检测元件,降低了系统成本并增加可靠性,但是,由于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一般针对正弦波驱动的永磁同步电机,对电机电感有一定要求,不经优化的凸极式无刷直流电机难以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有效提高磁阻转矩、减少磁钢用量且保证电机运行平稳的永磁磁阻型轮毂电机。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永磁磁阻型轮毂电机,包括外转子和内定子,其中,所述的内定子上设置有三相绕组,所述外转子沿周向均布设置有磁钢,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转子的内圆周面成型有间隔设置的凹槽,所述磁钢嵌设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磁钢截面呈矩形,所有所述磁钢面向所述内定子的极性相同;相邻的所述凹槽之间形成有导磁凸极,所述导磁凸极和所述磁钢为间隔交替设置,其中,所述导磁凸极面向所述内定子一侧端的截面曲线呈外凸的弧形;并且,所述外转子的槽数和磁极数采用近槽配合方式。所谓近槽配合,是指电机外转子的磁极数与槽数相近的一种分数槽电机的极槽配合形式,采用近槽配合,并配合单极性的磁钢加弧形导磁凸极的结构,有助于电机产生可利用的磁阻转矩,从而达到减少磁钢用量的目的。由于目前的无刷电机多为采用三相逆变供电的三相电机,故槽数应以3的整数倍为佳,如为9槽/8极、15槽/16极等等,作为优选,所述的近槽配合为以下两种方式之一:①、以9槽/8极为基本单元的正整数倍、以9槽/10极为基本单元的正整数倍。为使得各谐波磁场最小化,作为优选,所述磁钢的极弧长度与所述导磁凸极的极弧长度比值为a: (ι-a),其中,0.4〈a〈0.6。对于普通双极性磁钢的永磁电机,磁钢的气隙磁场必然是对称的,但是采用本申请提出的单极性磁钢与弧形导磁凸极交替安排的新拓扑结构时,永磁磁极与弧形导磁凸极所处的气隙磁场分布实际上是不对称的,由此会对电机的转矩输出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a取值过小(如a〈0.4),虽然能够减少磁钢用量,但是输出磁阻转矩的效率降低;如果a取值过大(如a>0.6),输出磁阻转矩的效率能获得有效提高,但同时磁钢的用量增加,为了能够在最优效率的前提下,同时减少磁钢的用量,a的取值需要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以0.4到0.6区间范围内为最佳。确定弧形凸极的凸面曲线的具体方法有多种,可以由设计者在保证电机基本输出能力的前提下,通过优化确定,作为优选,所述导磁凸极的弧形可以优选地为由同一曲率半径形成的圆弧凸面。作为另一优选,所述导磁凸极的弧形也可以为由多段曲率半径不同的圆弧平滑过渡形成的弧形凸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对传统电动自行车的轮毂电机进行改进,采用永磁和磁阻转矩组合输出的方式,相比普通双极性磁钢的无刷直流电机,在不增加工艺复杂度的前提下,能有效减少磁钢用量,提高磁阻转矩的输出;2、导磁凸极采用弧形凸面,有效减小电机转矩脉动,保证电机运转的平稳性,提高产品可靠性;3、采用弧形凸面的导磁凸极结构,能够优化电感波形,使电感波形随位置变化的极值点与磁极数一致,在最大与最小值间呈单调变化,以便于观测转子磁极位置,有利于实施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4、相邻的弧形导磁凸极之间自然形成凹槽,有利于磁钢的嵌放定位,减小漏磁。5、能够简化高频注入转子位置信号提取算法,省去霍尔元件,节省材料并提高系统可靠性。本技术的电机既可用于电动自行车外转子电机,也可用于电动摩托车电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机转子和定子配合的截面结构示意图(磁钢未全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弧形导磁凸极的电机转子截面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具有平行气隙导磁凸极的电机截面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机与图3所示现有技术电机的转矩波形对比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机与图3所示现有技术电机的相电感波形对比图。图6为现有技术中的双极性磁钢电机的电枢反应磁场数值分析图(去掉磁钢)。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电机的电枢反应磁场数值分析图(去掉磁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图2所不,本实施例为一种用于电动自行车的永磁磁阻型轮毂电机,该电机采用外转子结构,包括内定子1、外转子2、轴和轮毂外壳,内定子I固定于轴上,外转子2固定于轮毂外壳上,轴和轮毂外壳米用的结构与常规电动自行车电机相同,定子铁芯与常规外转子无刷直流电机的定子结构相同,本实施例的内定子I为36槽(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永磁磁阻型轮毂电机,包括外转子和内定子,其中,所述的内定子上设置有三相绕组,所述外转子沿周向均布设置有磁钢,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转子的内圆周面成型有间隔设置的凹槽,所述磁钢嵌设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磁钢截面呈矩形,所有所述磁钢面向所述内定子的极性相同;相邻的所述凹槽之间形成有导磁凸极,所述导磁凸极和所述磁钢为间隔交替设置,其中,所述导磁凸极面向所述内定子一侧端的截面曲线呈外凸的弧形;并且,所述外转子的槽数和磁极数采用近槽配合方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新吴正林
申请(专利权)人:吴正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