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油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23725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5 0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油烟机,包括集烟罩,集烟罩上设置有进风口,正对进风口处设置有导烟板,其特征在于,进风口处设置有固定轴,导烟板包括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固定轴左右两侧的左翼片和右翼片;当吸油烟机开启时,左翼片和右翼片向下转动预定的角度后呈向下倾斜的状态,左翼片和右翼片的下表面之下构成减速和导流的下内腔,左翼片和右翼片的上表面和集烟罩的下表面之间构成加速的上内腔,上内腔的截面从外侧向内侧逐渐减小;当吸油烟机关闭时,左翼片和右翼片向上转动预定的角度后呈向上倾斜的状态。双内腔的设计,运用文丘里和科恩达效应,完全拢住油烟,让油烟吸的更干净、更快。(*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Fume exhaust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ange hood, which comprises a smoke collecting cover, a smoke collecting cover is arranged on the air inlet, the air inlet is provided with a smoke guide plat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air inlet is provided with a fixed shaft, a smoke guide plate which is rotatably set the left wing and the right wing on both sides of the fixed shaft so when the hood is opened respectively; and a downward sloping state of left wing and right wing downwards rotate a predetermined angle, under the left wing and the right wing under the surface of a slowdown and diversion is on the left, inner cavity between the lower surface and the right wing of the upper surface and the smoke collecting hood structure the acceleration of section chamber decreases gradually from the outside to the inside; when the hood is closed, the left and right wing piece to rotate a predetermined angle inclined upward state. Dual chamber design, the use of Venturi and the effect of the Konda, fully capture the fumes, so that the fumes sucked clean, fas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油烟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吸油烟机,尤其是一种带导烟板的形成用于拢烟的双内腔的吸油烟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吸油烟机,在进风口处设置导烟板,导烟板和进风口预留一定的距离,能够有效地将油烟冷凝分离,并且进风的通道比较多,保证了足够的进风面积,使得吸油效率相对比较高。如本申请人的公开号为CN101514823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带导烟板的吸油烟机,具有机体、集烟罩和导烟板,集烟罩上设有进风口,导烟板正对该进风口设置且与集烟罩保持有预定的间距,从而在导烟板与集烟罩之间形成有容油烟通过的油烟通道,对应油烟通道处的导烟板与集烟罩之间的间距自导烟板外周向进风口方向呈逐渐减小之势。又如公布号为CN101701726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的一种吸油烟机,包括由导烟板、集烟罩、整流网和箱体,集烟罩上设有进风口,导烟板正对进风口设置,且与集烟罩保持有预定的间距。上述的这种导烟板,其与油烟的距离较远,在油烟上升过程中会有部分在遇到导烟板之前扩散而不会沿着导烟板附壁爬行,这使得拢烟的效果不是很理想;此外,由于导烟板为固定的平面或曲面,当油烟机停止使用,油烟冷凝分离后的油不能很好的流入到收油装置,会导致部分油残留在导烟板上,使得导烟板的清洁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拢烟效果好,收集油方便的带导烟板的吸油烟机。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吸油烟机,包括集烟罩,所述集烟罩上设置有进风口,正对进风口处设置有导烟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固定轴,所述导烟板包括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轴左右两侧的左翼片和右翼片;当所述吸油烟机开启时,所述左翼片和右翼片向下转动预定的角度后呈向下倾斜的状态,所述左翼片和右翼片的下表面之下构成减速和导流的下内腔,所述左翼片和右翼片的上表面和所述集烟罩的下表面之间构成加速的上内腔,所述上内腔的截面从外侧向内侧逐渐减小;当所述吸油烟机关闭时,所述左翼片和右翼片向上转动预定的角度后呈向上倾斜的状态。所述左翼片和右翼片的下表面之间形成第一夹角,所述左翼片和右翼片分别与所述集烟罩之间形成第二夹角P1和第三夹角β2,所述左翼片和右翼片构成下内腔时,第一夹角小于180°,第二夹角P1和第三夹角32为锐角。当吸油烟机安装于不同的使用环境中,出口阻力不一致、油烟量大小不同或安装高度不同时,可以手动或自动地调整第一夹角α、第二夹角P1或第三夹角β2,使得油烟机适应不同的使用状况,以保证最佳的排除油烟的能力。需要自动调节导烟板时,所述导烟板由设置在所述固定轴内的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吸油烟机出口上设有出口阻力感应装置以及根据所述出口阻力感应装置对所述驱动装置进行调节从而改变所述第一夹角α、第二夹角P1或第三夹角β2的控制系统。所述导烟板由设置在所述固定轴内的驱动装置驱动,所述集烟罩侧面设有用于感应外溢油烟的气味感应装置以及根据所述气味感应装置对所述驱动装置进行调节从而改变所述第一夹角α、第二夹角β !或第三夹角β2的控制系统。所述集烟罩在所述进风口两侧的部分分别朝向所述集烟罩上方倾斜,形成以所述进风口为最低处的下凹的曲面,可以进一步加大上内腔截面由大到小的变化,从而加速油烟气体的流动,增强拢烟的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导烟板可绕固定轴转动,由此当其向下转动到预定位置时,下表面之下形成减速和导流的下内腔,上表面和集烟罩的下表面之间形成加速的上内腔,双内腔的设计,运用文丘里和科恩达效应,左右前后均可进入油烟气体,完全拢住油烟,让油烟吸的更干净、更快,上内腔的设计不再局限于内凹的形体,平面或外凸也可以;下内腔的内凹夹角α的存在,使油烟气体外散的现象消除,对向上内腔区域加速流动、不向外散逸起到了重要作用;导烟板向上转动到预定位置时,与水平面形成由外向内的倾角,留在导烟板上的分离后的油可以顺着倾角流动到设置在两块导烟板中间的油收集装置内,而不会继续残留在导烟板上,有利于导烟板的清洁,由此满足了用户两个时刻的性能需求;通过对夹角0、^或β2分别进行调整,可以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达到最好的排除油烟的效果;集烟罩的下表面呈曲面时,可以进一步加大上内腔截面由大到小的变化,从而加速油烟气体的流动,增强拢烟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吸油烟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吸油烟机的使用状态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吸油烟机的关闭状态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集烟罩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 参见图1和图2,一种吸油烟机,包括集烟罩1,在本实施例中,集烟罩I为平面,设置在集烟罩I上的风机罩2,风机罩2内设置有风机组件3,以将油烟分离后的烟气排出到公共烟道或室外。集烟罩I上开设有进风口 11,进风口 11正对灶台,进风口 11处设置有固定轴12,优选的,固定轴12在前后方向延伸,并且位于进风口 11中间位置,导烟板4可转动地连接到固定轴12,并且正对进风口 11设置。导烟板4包括左翼片41和右翼片42,分别设置在固定轴12左右两侧,优选的,左翼片41和右翼片42对称设置。导烟板4由驱动装置驱动,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传动装置,优选的可以设置在固定轴12内,导烟板4由此可绕固定轴12在预定的角度范围内转动。当吸油烟机开启时,驱动装置驱动导烟板4向下转过预定的角度,并停止在预定的位置,此时,左翼片41和右翼片42均呈倾斜向下的状态,相对于现有的导烟板,这样可以更加靠近油烟,有利于拢烟。左翼片41和右翼片42的下表面之间呈第一夹角α,第一夹角α小于180°,两者的下表面之下构成了具有第一夹角α内凹区的下内腔43,由此形成了科恩达效应,使得上升的油烟气体(此处以具有两个灶台的燃气灶,开启左侧灶台时为例)一部分首先接触到左翼片41的外边沿,而另一部分则会进入到下内腔43的内凹区,由于第一夹角α的存在和热气流上升作用的双重作用,油烟气体速度得到减缓,会在内凹区上升留驻,而后沿着右翼片42流动直至到达右翼片42的外边沿,很好的起到了导流的作用。左翼片41和右翼片42两者的上表面与集烟罩I的下表面之间构成了上内腔44,由于左翼片41和右翼片42倾斜向下,分别与集烟罩I形成为锐角的第二夹角β !和第三夹角β2,由此上内腔44的截面从外侧向内侧呈由大到小变化,在导烟板4的前、左和右三面形成烟囱一样的文丘里效应,从而形成了加速流道,当油烟气体依附导烟板4的左翼片41和右翼片42的外边沿流动到上内腔44后,进入加速流道,由于油烟气体沿着导烟板4流动一段时间后温度降低,油烟冷凝分离,进而在风机组件3的作用下分离后的烟气进入到风机罩2内排出到公共烟道或室外。上下内腔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使用的需要来进行调节。当吸油烟机安装于不同的使用环境时,会出现出口阻力不同,或者油烟量大小不同,或者安装高度不同的情况,可以手动地调节第一夹角α、第二夹角P1或第三夹角β2,也可以在风机组件3出口处设置出口阻力感应装置,通过其感应到的油烟气体爬升的阻力,控制系统自动地调节第一夹角α、第二夹角P1或第三夹角β2,第二夹角^和第三夹角β2可以不相等,从而保证最佳的排除油烟的能力。此外,也可以在集烟罩I的侧面设置气味感应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油烟机,包括集烟罩(1;1’),所述集烟罩(1;1’)上设置有进风口(11),正对进风口(11)处设置有导烟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11)处设置有固定轴(12),所述导烟板(4)包括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轴(12)左右两侧的左翼片(41)和右翼片(42);当所述吸油烟机开启时,所述左翼片(41)和右翼片(42)向下转动预定的角度后呈向下倾斜的状态,所述左翼片(41)和右翼片(42)的下表面之下构成减速和导流的下内腔(43),所述左翼片(41)和右翼片(42)的上表面和所述集烟罩(1;1’)的下表面之间构成加速的上内腔(44),所述上内腔(44)的截面从外侧向内侧逐渐减小;当所述吸油烟机关闭时,所述左翼片(41)和右翼片(42)向上转动预定的角度后呈向上倾斜的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一龙李斌任树栋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