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辛华专利>正文

建筑安全网的带扣式绑扎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21093 阅读:3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5 00:28
建筑安全网的带扣式绑扎件,其特征在于由扁平带(10)及其带扣(1)和绑扎双钩(20)三部件组成,扁平带(10)制成扁平条状,扁平带(10)的一面的前段压制有排列规整的齿条(11),带扣(1)由前板(8)和后板(9)卡接合成,绑扎双钩(20)做成回形针状。扁平带一个面的前段制成齿条,又制有与带体结构相适应的带扣,使得安全立网的绑扎更牢固且容易;密目式安全立网原来的搭接方式改变成直接连接方式,为用户节约成本12——14%以上。拆除安全网更快捷且不损坏网面,使安全网可再利用,为用户降低了成本。(*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安全网的带扣式绑扎件
技术介绍
目前建筑行业用于外脚手架安全防护,主要用密目式安全立网和密目式安全平网,以下简称立网和平网;由于其与脚手架的固定方式是在立网的周边安装马口铁制作的绑扎环,此种绑扎环,制作安装均较容易,但满足不了安全防护要求,即这种绑扎环拴挂后仍然留有可掉落块状物的漏洞。用户是以能把安全网绑扎得严密做作为挂设安全网的防范标准,不得不采用金属扎丝作为辅助的绑扎材料解决前述问题。由于金属扎丝可随意刺穿安全网的任何部位,所以,安全网才绑扎得严密。这样,也导致密目式安全网,不可避免的遭损坏。同时在使用中横向还不能直接连接,只有用搭接的方式解决相邻安全网间的连接,重叠部分必须达到30cm以上才能满足搭接处严密的防护要求。按一张安全网5米长计算,每张网前后重叠部分为60——70cm,直接浪费率为12——14% ;拆网时,常用钳子和剪刀,在剪断金属不方便操作时,只有扯破安全网,拆下来的安全网不被金属扎丝钩扯坏的几乎没有。安全平网还因金属扎丝、网绳死结绑扎处粘附混凝土,结解不开时,也用扯断网丝的手段,导致拆下来的安全网没有几张是完好的或可用的。浪费、损坏严重,造成建筑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建筑安全网的带扣式绑扎件,以达到在现有立网和平网生产标准的基础上,配置相应的绑带和带扣,改变它的使用方式和绑扎方法,使它能绑扎牢固,又能简化挂拆网的操作,使拆下的安全网不受损坏,可以再次使用。采取的技术方案:建筑安全网的带扣式绑扎件,由扁平带及其带扣和绑扎双钩三部件组成,扁平带制成扁平条状,扁平带的一面的前段压制有排列规整的齿条,带扣由前板和后板卡接合成,绑扎双钩做成回形针状。带扣的前后板均做成四角呈圆弧的长方形,上部开有扁平带的出口,下部开有扁平带的入口,入口的外沿制成锥形腔;后板的出口内距上沿2mm间隙处制作有弹性压片,压片向下沿倾斜;前板和后板的贴合面上均制作有固定安全网的锥形柱,其中后板上的锥形柱排列在以出口和入口的上下端边为基准的四边形位置上,前板上的锥形柱排列在前板边沿构成一个四边形;前板和后板的贴合面上制作的锥形柱呈双行排列成双四边形。用于平网连接的绑扎双钩的内钩和外钩两钩重叠,且形成钩体的部分的长度至少占整体长度的40%。扁平带上制作有齿条的部分至少为整体长度的40%,且前端带头部的齿条的齿高低于中后部的齿高;前板表面的中心点开圆孔,后板中心点制作有长度大于前板厚度的圆管,圆管的外径与圆孔的内径成紧配合结构。后板内侧面上部的出口和下部的入口四周均有高出前板厚度的边框。按照上述方式即制成建筑安全网的带扣式绑扎件,使用时带扣和扁平带配合完成建筑立网间的连接和与施工脚手架的绑扎固定,绑扎双钩用于平网的连接固定,就完成了整个建筑安全网涉及到的立网和平网的连接固定工作。本技术的优点是把扁平带一个面的前段制成齿条,又制有与带体结构相适应的带扣,使得安全立网的绑扎更牢固且容易。密目式安全立网原来的搭接方式改变成直接连接方式,为用户节约成本12——14%以上。绑扎方法的改变,取代了繁杂的金属扎丝,操作简化,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同时拆除安全网更快捷,保护了安全网,为安全网的再利用创造了条件,无疑又为用户降低了成本。还有利益行业规范化管理的形成,是一项立网和平网安装连接技术的简化和进步。附图说明图1是扁平带及其同带扣的结构及使用方式图。图2是扁平带的带扣结构示意图。图3是扁平带的带扣的后板式样图。图4是扁平带的带扣的前板正面式样图。图5是扁平带的带扣的前板反面式样图。图6是长扁平带式样图。图7是塑料环形重叠双钩式样图。图8是短扁平带式样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给出本技术的实施例:参照图1和图7,本技术涉及的安全网绑扎件,包括绑扎固定安全立网和安全平网两部分的器件,以下简称立网和平网。立网的绑扎固定采用扁平带10和带扣I两部分构成的绑扎件,平网固定采用绑扎双钩20作为绑扎件。这样即解决了建筑施工中必须涉及到的立网和平网两种密目式安全网的绑扎固定,形成施工的安全环境。参照图1、2、3、4、5、6,用于绑扎固定立网的绑扎件包括扁平带10和带扣1,具体是扁平带10制成条状,在其前段的一个平面上制作有平行排列的齿条11,后段两面均制成光滑的平面,带尾7的尾端制成锥形挡,与带扣I的入口处锥形腔形状匹配。带扣由前板8和后板9两半咬合为一体构成;具体结构是前板8的内侧面19下部开扁平带10的入口 6,上部开扁平带的出口 2,中部的中心点处开有用于与后板9上的圆管5连接的圆孔18,且入口 6的入口一侧制成外大内小的锥形腔。参照图5,前板8与后板9的接触的内侧面上,沿周边制作有垂直于底面的由双行排列的锥形柱16,备作相邻两张网连接时的网眼套在锥形柱上,连接稳固且方便。带扣I的后板9的轮廓形状和入口、出口与前板8上相应部位对应一致,即下部开有作为扁平带10的入口 6,上部开有作为扁平带10的出口 2。不同处是后板9的内侧面15的入口 6和出口 2的周边均制作有高出前板厚度尺寸的入口边框14和出口边框17,且在出口 2的边框上制作有压片13,压片13与出口 2的上沿间有2mm的间隙夹缝,备作绑扎立网时,将伸出的扁平带头3折返回去,从夹缝中拉出到出口 2的另一面,保证绑扎的牢固性。后板9与前板8的接合面上也制作有呈双行排列的锥形柱16,只是这些锥形柱16在面上的位置,处于出口 2和入口 6端边为基准的方形线上,即在前后板合成一体是,这些锥形柱处于前板8上的锥形柱的内侧位置,增加了卡在锥形柱上的立网的受力面积,就保证了连接的牢固性。在后片9的中心处制作一根圆管5,圆管5的长度尺寸高出前板8的厚度为标准,且其管孔4是明孔,直通到后板外。前板、后板都制作好后,使用时,在将连接的相邻立网的网眼套入在锥形柱16上后,将两片合为一体,后板9上的圆管5从前板8上的圆孔18穿出,前板8上的入口 6、出口2套入后板9上对应的入口 6边框14和出口 2的边框17上,就安装成带扣I。需要把立网与施工脚手架绑扎固定时,用扁平带10完成,即扁平带10的带头3从带扣I下部的入口 6穿出,并绕在脚手架的立柱或水平横杆上,再从带扣I的出口 2穿出,拉紧后,使带尾7卡在入口 6的锥形腔口处,再将带头3折回,从压片13与带扣I出口上沿间的夹缝折回穿到带扣I另一面,并塞紧夹缝,压片13不能抬起。这样,压片13向出口 2的下沿12倾斜,卡在齿条11的齿隙间,带头3又夹在夹缝中,就不会松动,使绑扎牢固。拆网时只要将扁平带带头3拉出,将扁平带10向上抬起,使压片13向上变形,压片13下面间隙增大,拉动带扣I使其与扁平带10分离,即实现拆网。参照图7,用于绑扎连接平网的绑扎件是绑扎双钩20,绑扎双钩20弯折成回形针状,只是内钩21和外钩22的钩体叠合在一起。建筑工程中,平网与立网的配制原则是与立网同步绑扎,平网只要竖向单边设置绑扎绳,与绑扎双钩20 —起使用,有边绳的平网绳头配置绑扎双钩即可。绑扎时,把平网没有配置绑扎绳的一侧的边绳挂到安全立网两个带扣I之间。有绑扎绳一侧的平网边绳和钢管一起用绑扎绳缠绕在绑扎双钩内,正、反绕配合,最后将内钩21和外钩22分开,平网边绳挂在内外钩中,实现无结绑扎。拆除平网时只要把内钩21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建筑安全网的带扣式绑扎件,其特征在于由扁平带(10)及其带扣(1)和绑扎双钩(20)三部件组成,扁平带(10)制成扁平条状,扁平带(10)的一面的前段压制有排列规整的齿条(11),带扣(1)由前板(8)和后板(9)卡接合成,绑扎双钩(20)做成回形针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华
申请(专利权)人:辛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