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卓志刚专利>正文

一种应用于脱水机或脱油机的直流电分离板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19803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4 0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脱水机或脱油机的直流电分离板框,在常规的板框压滤机基础上,在相关位置安装有与直流电源相连的阳极金属框,阴极金属框,及在偏向阴极金属框侧的滤框处安装的滤布,利用通用电子技术自动调节直流电源输出的电压和电流,确保直流电产生的液体电泳现象正常,从而加速板框压滤机内部介质的脱水与脱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工业或生活污水沉淀下的污泥,尤其适用于含油性工业污泥,可有效分离出其他设备无法分离的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一种环保设备,更准确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脱水机或脱油机的直流电分离板框
技术介绍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各类污水或污油治理工程越来越多,治理后所带来的污泥如果不能进行充分的脱水或脱油处理,将抵消一部份环境治理成果。现有的商品化污泥脱水设备,如板框压滤脱水、离心脱水、带式压滤脱水和螺旋压榨脱水设备由于设备原理上的原因,仅能排脱污泥中的间隙水和自由水,污泥饼含水量仍在80%以上;而采用加热干化技术的脱水设备,虽然可以有效干化污泥饼,但由于加热成本较高,经济性不强。中国专利号200920291032.6公开的《一种电渗透污水处理机》及中国专利号201110028886.7公开的《电解式滤榨一体化污泥脱水机》提出了增加电解法提高污泥脱水效率的方法,但前者由于结构中没有循序增加滤带张力的技术措施,滤带在恒定压力下,污泥饼的逐渐干化过程中,不能实现污泥饼的高干化,污泥饼的含水量60%是其目标值;后者提出了一种一体化电解式滤榨污泥脱水机,但由于其是全新设计,且是带式压滤脱水,并不能充分利用已有设备,特别是板框压滤脱水设备。本技术在现有的板框压滤脱水设备的基础上,通过增加本技术中列出的电分离板框,一方面降低了污泥饼的含水量,目标值为50%,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了现有的板框压滤脱水设备,降低了投资,提高了可靠性,另外还可以有效分离出仅靠机械力无法分离的油。本技术通过在现有的板框压滤脱水设备中增加电分离板框,利用水或油的电泳特性,使水分子或油分子向阴极移动,并通过滤网,实现了污泥的加速脱水过程。本技术的原理成熟,技术可靠,适合大面积推广,利用本技术所提供的直流电分离板框将使现有的板框压滤机产出含水(含油)量较高的污泥饼完成进一步脱水,达到污泥饼50%含水量的目标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通过本技术提出的直流电分离板框,将提高现有的板框压滤机的工作效率,降低污泥饼的含水量,实现污泥饼50%含水量的目标值,同时分离出其他利用机械力原理设备无法分离出的油。本技术通过利用现有板框压滤机的污泥压榨控制装置,在常规的通过机械压力滤除水或油的基础上,同时叠加了利用直流电产生的液体电泳现象,加速滤除污泥饼中的水或油,并降低污泥饼中的含水量的功能,包括下述步骤:I)在现有常规板框压滤机的基础上,在左盖板4位置安装与直流电源正极电源相接的阳极金属框16 ;2)在现有常规板框压滤机的基础上,在右盖板6位置安装与直流电源负极电源相接的阴极金属框17,即与左盖板安装的金属框极性相反;3)在现有常规板框压滤机的基础上,在滤板5和滤框11间安装有具有很好透水或透油特性及绝缘特性的滤布12,且该滤布安装在靠近右盖板6侧的滤框11处;4)设备工作时,通过常规通用的电子技术,调节直流电源的输出电压和电流,使直流电源输出的电压始终维持在20v至IOOv之间,电流维持在OA至2000A之间,确保污泥中液体电泳正常。本技术通过安装在现有板框压滤机上的直流电分离板框,调节其上的直流输入电流和电压,确保阳极金属框与阴极金属框之间电压稳定,液体电泳现象工作正常,可有效提高污泥脱水的压榨效果,不光可以达到污泥饼50%含水量的目标值,而且可以分离出其他污泥脱水设备不易分离的污泥中的油。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方法进行详细描述。附图中包括固定支架1,左盖板4及其上固定的阳极金属框16,右盖板6及其上固定的阴极金属框17,若干个滤板5和滤框11,滤板5和滤框11之间装有滤布12,另有连接杆3,液压装置2,接口管道7,进风口及进水管道8,接液盘10,右盖板6中部设有与滤框11内部联通的连接端阀门9,可控制输出电压的直流电源13和左连接线14及右连接线15。附图中固定支架I提供整体结构的支撑作用,左盖板4和右盖板6分别固定在支架I上,其中左盖板4上固定有阳极金属框16与直流电源13通过左连接线14与正极相连,右盖板6上固定有阴极金属框17与直流电源13通过右连接线15与负极相连,在左盖板4和右盖板6之间安装有若干对滤板5和滤框11,滤板5和滤框11之间装有滤布12,且靠近滤框11侧;左盖板4通过连接杆3与液压装置2相连,液压装置2通过连接杆3构成控制左盖板4,右盖板6之间间距的控制装置;右盖板6中部设有与滤框11内部联通的连接端阀门9,连接端9分别与接口管道7,进风口及进水管道8接通。通过液压装置2控制左盖板4向远离右盖板6的方向移动,然后通过物料接口管7将需要压滤的物料输送至滤框11内部,物料输送完成后关闭物料输送阀门9,此时接通左盖板4和右盖板6之间的直流电源,通过直流电源13内接的测量控制单元测量出左盖板4和右盖板6之间的电阻,利用常规的直流电源控制技术控制直流电源的输出电压为20v至IOOv之间,电流维持在OA至2000A之间,通过液压装置2控制左盖板4向右盖板6方向移动,此时滤框11内部的物料因为电泳现象,其中的液态阳性分子向阴极,即右盖板6处流动,且滤框11内部物料被挤压,液体通过滤框11的液体流道流入接液盘10,固定物料残留在滤框11内部,固液分离完成后,开启滤框11,取出固体物料,通过进风口及进水管道8对滤框11内壁清洗后,进入下一次固液分离。权利要求1.一种应用于脱水或脱油机的直流电分离板框,通过现有常规板框压滤机的污泥压榨控制装置,在常规的通过机械压力滤除水或油的基础上,同时叠加了利用直流电产生的液体电泳现象,加速滤除污泥饼中的水或油,并降低污泥饼中的含水或含油量的功能,其特征在于:在现有常规板框压滤机的基础上,在左盖板(4)位置安装有与直流电源正极电源相接的阳极金属框(16);在现有常规板框压滤机的基础上,在右盖板(6)位置安装有与直流电源负极电源相接的阴极金属框(17),即与左盖板安装的金属框极性相反;在现有常规板框压滤机的基础上,在滤板(5)和滤框(11)间安装有具有很好透水或透油特性及绝缘特性的滤布(12),且该滤布(12)安装在靠近右盖板(6)侧的滤框(11)处;设备工作时,通过常规通用的电子技术,调节直流电源的输出电压和电流,使直流电源输出的电压始终维持在20v至IOOv之间,电流维持在OA至2000A之间,确保污泥中液体电泳正常。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脱水机或脱油机的直流电分离板框,在常规的板框压滤机基础上,在相关位置安装有与直流电源相连的阳极金属框,阴极金属框,及在偏向阴极金属框侧的滤框处安装的滤布,利用通用电子技术自动调节直流电源输出的电压和电流,确保直流电产生的液体电泳现象正常,从而加速板框压滤机内部介质的脱水与脱油。本技术适用于工业或生活污水沉淀下的污泥,尤其适用于含油性工业污泥,可有效分离出其他设备无法分离的油。文档编号B01D35/06GK203048753SQ20122059195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2日专利技术者卓志刚 申请人:卓志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脱水或脱油机的直流电分离板框,通过现有常规板框压滤机的污泥压榨控制装置,在常规的通过机械压力滤除水或油的基础上,同时叠加了利用直流电产生的液体电泳现象,加速滤除污泥饼中的水或油,并降低污泥饼中的含水或含油量的功能,其特征在于:在现有常规板框压滤机的基础上,在左盖板(4)位置安装有与直流电源正极电源相接的阳极金属框(16);在现有常规板框压滤机的基础上,在右盖板(6)位置安装有与直流电源负极电源相接的阴极金属框(17),即与左盖板安装的金属框极性相反;在现有常规板框压滤机的基础上,在滤板(5)和滤框(11)间安装有具有很好透水或透油特性及绝缘特性的滤布(12),且该滤布(12)安装在靠近右盖板(6)侧的滤框(11)处;设备工作时,通过常规通用的电子技术,调节直流电源的输出电压和电流,使直流电源输出的电压始终维持在20v至100v之间,电流维持在0A至2000A之间,确保污泥中液体电泳正常。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卓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卓志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