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调节胶水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18795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4 0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流量调节胶水瓶,包括瓶体和与瓶体配合的瓶盖,还包括通过螺纹与瓶盖配合的出液盖。瓶盖部分地被包含在出液盖内,出液盖的内壁和瓶盖的外壁间形成一个腔室,腔室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在瓶盖上,第二开口在出液盖上,瓶盖的顶部设置有密封体,密封体处于腔室内,通过使出液盖相对于瓶盖旋转以调节密封体在腔室内的位置,密封体越接近第二开口,密封体与出液盖的内壁之间的间隙越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较精确地控制流出的胶水的量,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胶水瓶,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流量的胶水瓶。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胶水瓶的瓶体大多是弹性材料制作的,瓶口安装着具有小孔的瓶盖。使用时挤压瓶体,瓶体中的胶水即从小孔被挤压出来以涂抹在需要的地方。但是,使用胶水瓶的时候,经常会发生一次挤压却压出了过多胶水的情况,这些多余的胶水给使用者带来了不少麻烦。由此发展了可调节流量的胶水瓶,如美国专利US6662973B1公开了一种流量控制阀,可用于胶水瓶,由此控制每次按压从胶水瓶的开口流出的胶水量。该流量控制阀包括密封座、密封球和弹簧;密封座具有中心通孔,其设置在从瓶体到开口的通道上;密封球用以与密封座配合,其设置在密封座的顶部;弹簧设置在密封球与开口之间。使用时,挤压胶水瓶的瓶体,瓶体内的胶水被挤压通过密封座以推动密封球,弹簧被挤压,密封球在胶水的推动力作用下离开密封座的顶部,从而胶水从密封座的中心通孔离开并从胶水瓶的开口流出以供使用;停止挤压胶水瓶的瓶体后,瓶体内的胶水不再受到压力,从而不再推动密封球,密封球在弹簧的回复力的作用下回到原位,重新封住密封座的中心通孔在密封座顶部的开口。由于对瓶体施加的挤压力越大,瓶体内的胶水受到的挤压力越大,从而胶水对密封球的推力越大,弹簧被挤压发生的形变越大,从而密封球离开密封座的顶部的距离越大,被挤压的胶水从密封座的中心通孔离开并从胶水瓶的开口流出的量越大;而对瓶体施加的挤压力越小,瓶体内的胶水受到的挤压力越小,从而胶水对密封球的推力越小,弹簧被挤压发生的形变越小,从而密封球离开密封座的顶部的距离越小,被挤压的胶水从密封座的中心通孔离开并从胶水瓶的开口流出的量越小。由此可见,通过控制挤压胶水瓶的挤压力的大小,可以控制从采用了上述的现有技术的流量控制阀的胶水瓶的开口流出的胶水的量。但是,可以发现使用上述的现有技术的流量控制阀的胶水瓶在控制从其开口流出的胶水的量上是不确定的,由于使用者,特别是年幼者和年老者,对胶水瓶的挤压力并不能合适地控制,因此其也不使恰当的量的胶水从胶水瓶的开口流出。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流量调节胶水瓶,以实现方便且精确地控制从胶水瓶的开口流出的胶水的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流量调节胶水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流量调节胶水瓶,包括瓶体和与所述瓶体配合的瓶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螺纹与所述瓶盖配合的出液盖,所述瓶盖部分地被包含在所述出液盖内,所述出液盖的内壁和所述瓶盖的外壁间形成一个腔室,所述腔室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瓶盖上,所述第二开口在所述出液盖上,所述瓶盖的顶部设置有密封体,所述密封体处于所述腔室内,通过使所述出液盖相对于所述瓶盖旋转以调节所述密封体在所述腔室内的位置,所述密封体越接近所述第二开口,所述密封体与所述出液盖的所述内壁之间的间隙越小。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体是圆柱体。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开口的直径。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体通过支撑柱连接在所述瓶盖的所述顶部。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的数量是三个。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体、所述支撑柱与所述瓶盖是同种材料的。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体、所述支撑柱与所述瓶盖是一体成型的。进一步地,所述瓶盖与所述瓶体之间通过螺纹配合。进一步地,所述瓶盖与所述瓶体之间具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使所述瓶盖与所述瓶体之间密封。进一步地,所述出液盖与所述瓶盖之间具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使所述出液盖与所述瓶盖之间密封。进一步地,所述腔室在所述第一开口处的横截面的直径大于所述腔室在所述第二开口处的横截面的直径。进一步地,从所述第一开口到所述第二开口,所述腔室的横截面的直径逐渐变小。可选地,所述出液盖的顶部设置有毛刷。进一步地,所述毛刷环绕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瓶体内的胶水从所述第一开口流到所述腔室并从所述第二开口流出到所述毛刷。可选地,所述出液盖的顶部设置有滚轮。进一步地,所述滚轮的边缘在所述第二开口之上,所述瓶体内的胶水从所述第一开口流到所述腔室并从所述第二开口流出到所述滚轮的所述边缘。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具有毛刷的流量调节胶水瓶,包括瓶体、瓶盖和出液盖。其中,瓶盖与瓶体之间通过螺纹配合,且两者之间具有第一密封圈使两者之间密封;瓶盖和出液盖之间通过螺纹配合,瓶盖部分地被包含在出液盖内,且两者之间具有第二密封圈使两者之间密封。出液盖的内壁和瓶盖的外壁间形成一个腔室,该腔室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在瓶盖上,第二开口在出液盖上。从第一开口到第二开口,腔室的横截面的直径逐渐变小。瓶盖的顶部设置有一个圆柱形的密封体,密封体的直径大于第二开口的直径;密封体处于腔室内,其通过三个支撑柱连接在瓶盖的顶部,密封体、支撑柱与瓶盖是一体成型的。出液盖的顶部设置有毛刷,毛刷环绕第二开口。使用时通过使出液盖相对于瓶盖旋转以调节密封体在腔室内的位置,密封体越接近第二开口,密封体与出液盖的内壁之间的间隙越小。挤压瓶体,瓶体内的胶水从第一开口流到腔室并从第二开口流出到毛刷以供使用。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具有滚轮的流量调节胶水瓶,包括瓶体、瓶盖和出液盖。其中,瓶盖与瓶体之间通过螺纹配合,且两者之间具有第一密封圈使两者之间密封;瓶盖和出液盖之间通过螺纹配合,瓶盖部分地被包含在出液盖内,且两者之间具有第二密封圈使两者之间密封。出液盖的内壁和瓶盖的外壁间形成一个腔室,该腔室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在瓶盖上,第二开口在出液盖上。从第一开口到第二开口,腔室的横截面的直径逐渐变小。瓶盖的顶部设置有一个圆柱形的密封体,密封体的直径大于第二开口的直径;密封体处于腔室内,其通过三个支撑柱连接在瓶盖的顶部,密封体、支撑柱与瓶盖是一体成型的。出液盖的顶部设置有滚轮,滚轮的边缘在第二开口之上。使用时通过使出液盖相对于瓶盖旋转以调节密封体在腔室内的位置,密封体越接近第二开口,密封体与出液盖的内壁之间的间隙越小。挤压瓶体,瓶体内的胶水从第一开口流到腔室并从第二开口流出到滚轮的边缘以供使用。由此可见,本技术的流量调节胶水瓶通过在瓶盖上设置一个与瓶盖通过螺纹配合的出液盖以及在瓶盖的第一开口处设置通过支撑柱连接于瓶盖的密封体,实现了在瓶盖和出液盖之间形成一个腔室,而通过使出液盖相对于瓶盖旋转,能够调节密封体在腔室中的位置,进而调节密封体与出液盖的内壁之间的间隙,从而能控制从该间隙流出的本技术的流量调节胶水瓶中的胶水的量。由于本技术的流量调节胶水瓶的出液盖相对于瓶盖旋转能够精确控制密封体与出液盖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因此本技术的流量调节胶水瓶实现了较精确地控制流出的胶水的量。并且本技术的流量调节胶水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流量调节胶水瓶在第一个实施例中的结构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的流量调节胶水瓶在第二个实施例中的结构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第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具有毛刷的流量调节胶水瓶,图1中示出了其结构分解图,其包括瓶体100、瓶盖110和出液盖120。瓶盖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流量调节胶水瓶,包括瓶体和与所述瓶体配合的瓶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螺纹与所述瓶盖配合的出液盖,所述瓶盖部分地被包含在所述出液盖内,所述出液盖的内壁和所述瓶盖的外壁间形成一个腔室,所述腔室具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瓶盖上,所述第二开口在所述出液盖上,所述瓶盖的顶部设置有密封体,所述密封体处于所述腔室内,通过使所述出液盖相对于所述瓶盖旋转以调节所述密封体在所述腔室内的位置,所述密封体越接近所述第二开口,所述密封体与所述出液盖的所述内壁之间的间隙越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跃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巨星工具有限公司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