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10684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2 0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能够简便地将电流检测装置安装在电线上,并且能够防止电流检测精度的偏差。电流检测装置(1)包括具有支撑磁性体芯(7)的芯支撑部(11)的芯模块(10)和具有在内侧支撑霍尔元件(8)的元件支撑部(21)的元件模块(20)。在芯模块(10)中的磁性体芯(7)的空隙部(7B)的位置形成有电线插入路径(12),元件支撑部(21)嵌入到电线插入路径(12)中。磁性体芯(7)的两端部(7A)及霍尔元件(8)通过芯支撑部(11)的第1接触面(11A)及第2接触面(11B)和元件支撑部(21)的第3接触面(21B)定位。两个模块(10、20)能够相对移动地连接,在元件支撑部(21)嵌入到电线插入路径(12)中的状态下,被锁定机构(40)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检测电线中流动的电流的电流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在混合动力汽车或电动汽车等车辆上,大多搭载有检测与电池连接的总线或包覆电线等电线上流动的电流的电流检测装置。此外,作为这种电流检测装置,有采用磁比例方式的电流检测装置或磁平衡方式的电流检测装置的情况。另外,在本说明书中,电线是指形成电流的传送路径的导体,用作表示包括包覆电线及总线的导体的用语。磁比例方式或磁平衡方式的电流检测装置例如专利文献I所示包括磁性体芯和磁电转换元件(磁感应元件)。磁性体芯是两端隔着空隙部而相对、且包围电线所贯通的中空部的周围而连续地形成的大致环状的磁性体。磁性体芯的中空部是被检测电流通过的空间。此外,磁电转换元件是如下元件:配置在磁性体芯的空隙部,检测根据贯通中空部而配置的电线中所流动的电流而变化的磁通量,将磁通量的检测信号作为电信号来输出。作为磁电转换元件,通常采用霍尔元件。在电流检测装置中,在磁电转换元件相对于磁性体芯的两端部的位置从理想的位置偏离的情况下,电流的检测灵敏度大幅变化。因此,在电流检测装置中,以高精度定位磁性体芯的两端部和磁电转换元件对于同时实现装置的小型化和品质的稳定化方面是重要的。如专利文献I所示,在电流检测装置中,磁性体芯和磁电转换元件通过绝缘性的框体保持固定的位置关系的情况较多。该框体将构成电流检测装置的多个部件定位成固定的位置关系。另外,框体一般由绝缘性的树脂构件构成。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2811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专利文献I所示的现有的电流检测装置在安装到预先铺设的总线等电线上时,存在组合磁电转换元件、磁性体芯及将它们支撑并定位的框体的作业费工时的问题。另一方面,为了将向电线安装的作业容易化,考虑到电流检测装置包括在两端部分具有与电流传送路径的前段及后段各自的导体的连接端连接的端子的电流检测用的电线的情况。此时,以预先组合有磁性体芯、磁电转换元件、将它们支撑并定位的框体、插通在磁性体芯的中空部中的电流检测用的电线的状态,作为电流检测装置来提供。但是,在采用包括电流检测用的电线的电流检测装置的情况下,与电流检测用的电线的端子连接的连接端必须预先设置在电流传送路径的中途。即,包括电流检测用的电线的电流检测装置存在无法向完成的形成电流的路径的电线安装的问题。此外,为了能够向完成的形成电流的路径的电线安装,考虑采用一分为二的磁性体芯的情况。此时,电流检测装置包括支撑磁性体芯的一个分割片及磁电转换元件的模块、支撑磁性体芯的另一个分割片的模块、以及以组合的状态固定两个模块的锁定机构。但是,在采用一分为二的磁性体芯的情况下,两个分割片的紧贴性的偏差或两个分割片的位置偏离导致电流检测精度恶化。尤其是磁性体芯的两个分割片的位置偏离在磁性体芯的剖面越小时,对电流检测精度的影响越显著。因此,包括一分为二的磁性体芯的电流检测装置存在为了以高位置精度牢固地紧贴磁性体芯的两个分割片而需要精密的定位机构及大型的锁定机构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在电流检测装置中,通过简单的结构,能够实现在完成的形成电流的路径的电线上的安装的简易化和电流检测精度的偏差防止。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第I专利技术的电流检测装置包括以下所示的各构成要件。(I)第I构成要件是磁性体芯,两端隔着空隙部相对,包围中空部的周围而连续地形成。(2)第2构成要件是磁电转换元件,在磁性体芯的空隙部的位置检测根据在磁性体芯的中空部中所通过的电流而变化的磁通量。(3)第3构成要件是第I模块,形成有支撑磁性体芯的芯支撑部,此外在磁性体芯的空隙部的位置形成有从磁性体芯的外侧向磁性体芯的中空部连通的电线插入路径。(4)第4构成要件是第2模块,具有嵌入到第I模块的电线插入路径中的外形,并且形成有在内侧支撑磁电转换元件的元件支撑部。(5)第5构成要件是锁定机构,在元件支撑部嵌入到电线插入路径中的状态下,将第2模块固定在第I模块上。此外,第2专利技术的电流检测装置是第I专利技术的电流检测装置的一例,包括具有以下所示的各构成的芯支撑部、电线插入路径及元件支撑部。(1-1)芯支撑部形成在磁性体芯的中空部,形成有:与元件支撑部的前端部接触的第I接触面、以及与磁性体芯的两端部各自的内侧的面接触并且和元件支撑部的一部分一起形成磁性体芯的两端部分别嵌入的凹陷部的第2接触面。(1-2)电线插入路径是以磁性体芯的两端露出的状态从磁性体芯的外侧向磁性体芯的中空部连通的空间。(1-3)元件支撑部是形成有第3接触面的部分,该第3接触面与磁性体芯的两端部各自的外侧的面接触,并且和芯支撑部的第2接触面一起形成磁性体芯的两端部分别嵌入的凹陷部。此外,第3专利技术的电流检测装置是第2专利技术的电流检测装置的一例,包括具有以下所示的构成的元件支撑部。即,第3专利技术中的元件支撑部由内侧的面形成嵌入有磁电转换元件的孔并且外侧的面形成第3接触面的连续的壁构成。此外,第4专利技术的电流检测装置是第I专利技术至第3专利技术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流检测装置的一例,还包括将第I模块及第2模块能够相对移动地连接的连接机构。此外,第5专利技术的电流检测装置是第4专利技术的电流检测装置的一例,包括具有以下所示的构成的连接机构。即,第5专利技术中的连接机构是将第I模块及第2模块能够相对转动地连接的机构。 此外,第6专利技术的电流检测装置是第4专利技术的电流检测装置的一例,包括具有以下所示的构成的连接机构。即,第6专利技术中的连接机构是能够以轴为中心将第I模块及第2模块相对转动地连接、并且能够将该轴沿着直线方向滑动地支撑的机构。此外,第7专利技术的电流检测装置是第I专利技术至第6专利技术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流检测装置的一例,在第I模块及第2模块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有突起部,该突起部沿着在磁性体芯的中空部中通过的电流的路径形成。专利技术效果在本专利技术的电流检测装置中,电线通过支撑磁性体芯的第I模块的电线插入路径而插入到磁性体芯的中空部中。此外,在电线插入到磁性体芯的中空部中的状态下,第2模块的元件支撑部嵌入到第I模块的电线插入路径中。由此,元件支撑部内的磁电转换元件在磁性体芯的空隙部中被定位。并且,锁定机构将第2模块固定在第I模块上,从而磁性体芯及磁电转换元件保持预先确定的位置关系。如上所述,通过电线向磁性体芯的中空部中的插入、元件支撑部向第I模块的电线插入路径中的嵌入、及锁定机构的固定这样的简易的作业,能够将本专利技术的电流检测装置安装在电线上。此外,还能够在完成的形成电流的路径的电线上进行安装。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电流检测装置中,磁性体芯及磁电转换元件通过元件支撑部在电线插入路径中的嵌入构造以高精度被定位。因此,通过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电流检测装置,能够防止电流检测精度的偏差。此外,本专利技术中的锁定机构足够用作能够维持元件支撑部嵌入到电线插入路径中的状态的简易机构。此外,在第2专利技术的电流检测装置中,芯支撑部及元件支撑部形成磁性体芯的两端部分别嵌入的凹陷部。此时,磁性体芯及磁电转换元件的位置关系的误差仅由芯支撑部及元件支撑部上的位于磁性体芯的两端部附近的非常狭小的范围内的部分的尺寸公差产生。一般情况下,在成型构件中,存在于狭小的范围内的部位的尺寸公差与位于大范围内的部位的尺寸公差相比非常小。因此,磁性体芯及磁电转换元件的定位精度进一步提高,电流检测精度的偏差防止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岛浩胜茶园悟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