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自固位缝合线和包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09929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2 0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可移除的自固位缝合线系统及其在紧急状况下的使用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抓握接合元件以及一个或多个自固位缝合线节段。所述系统可用于创伤受害者的临时伤口闭合,并且在受害者获得合适的医疗照顾的情况下可被容易地移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整体涉及用于外科手术的细丝、制造用于外科手术的细丝的方法以及它们的使用。
技术介绍
诸如缝合线、缝钉和平头钉之类的伤口闭合装置已被广泛用于人体和动物的浅表部和深部外科手术中,用于诸如闭合伤口、修复跌打损伤或缺损、将组织接合在一起(将已切断的组织拉近、闭合解剖空间、将单个或多个组织层附连在一起、在两个中空/管腔结构之间形成吻合、Btt连组织、将组织附接或重新附接至其适当的解剖位置)、将外来元件附接至组织(附连医疗植入物、装置、假体和其它功能性或支撑性装置)以及将组织重新定位到新解剖位置(修复、组织抬升、组织移植以及相关性手术)等。缝合线通常用作伤口闭合装置。缝合线通常由附接到具有尖点的针的丝状缝合线构成。缝合线可由多种材料制成,所述材料包括生物吸收性(即,在体内随时间推移而完全分解)或非吸收性(永久性的;非降解性的)材料。已经发现的是,吸收性缝合线尤其可用于下述情况中:拆线可危害修复或者在伤口愈合已完成之后自然愈合过程使得由缝合线提供的支撑成为非必须的;如例如在完成不复杂的皮肤缝合中。非降解性(非吸收性)缝合线用于下述伤口中:愈合可能预期会扩张或者缝合线材料需要为伤口提供长时间的物理支撑;如在例如深部组织修复、高张力伤口、多种整形外科修复、以及一些类型的外科吻合中。另夕卜,可获得多种外科针,并且针本体的形状和尺寸以及针末端的构型通常基于特定应用的需要进行选择。为了使用普通缝合线,将缝合针在伤口的一侧推进穿过所需组织并且随后穿过伤口的相邻侧。然后使缝合线形成“环”以将伤口保持为闭合的,所述“环”是通过在缝合线中打结实现的。打结需要时间并且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包括但不限于(i)泌液(其中缝合线,通常为结,在皮下闭合之后穿过皮肤的症状)、(ii)感染(细菌通常能够在由结产生的空间内附接和生长)、(iii)团块/肿块(留在伤口中的显著量的缝合线材料为包括结的部分)、(iv)滑脱(结可滑动或变为松开的)和(V)发炎(结充当伤口中的团块“异物”)。与打结相关的缝合线环可导致局部缺血(结可产生张力点,所述张力点可压缩组织并限制到达该区域的血流)并且可导致增加外科伤口处裂开和破裂的风险。打结还为劳动密集型的并且可占用在闭合外科伤口中所花费的时间中的显著百分比。附加的 手术操作时间不仅对患者有害(并发症发生率随麻醉下花费的时间而增加),而且还增加手术的整体成本(多种外科手术据估计每分钟手术时间花费$15至$30)。自固位缝合线(包括倒钩缝合线)不同于常规缝合线,因为自固位缝合线具有多个组织保持器(例如倒钩),所述组织保持器将自固位缝合线在部署之后锚固到组织内并且阻止缝合线沿与保持器所面向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由此消除打结以将相邻组织附连在一起的需要(“无结”闭合)。具有倒钩的无结组织拉近装置先前已在例如美国专利N0.5,374,268中有所描述,该专利公开了具有倒钩状突出部的带臂锚定件,而具有倒钩侧向构件的缝合线组件已在美国专利N0.5,584,859和N0.6,264,675中有所描述。具有沿缝合线的较大部分定位的多个倒钩的缝合线描述于美国专利N0.5,931,855,其公开了单向倒钩缝合线,以及美国专利N0.6,241,747,其公开了双向倒钩缝合线。用于在缝合线上形成倒钩的方法和设备已在例如美国专利N0.6,848,152中有所描述。用于伤口闭合的自固位系统还产生较好的伤口边缘拉近、均匀地分布沿伤口长度的张力(减少可断裂或导致缺血的张力面积)、减小保留在伤口中的缝合线材料的团块(通过消除结)以及减少泌液(缝合线材料,通常为结,挤出穿过皮肤表面)。相对于使用普通缝合线或缝钉的伤口闭合而言,这些特征中的全部据认为减少结疤、改善美容效果、以及增加伤口强度。因此,由于自固位缝合线无需打结,则此类缝合线允许患者体验改善的临床结果,并且还节约与长期手术和后续治疗相关的时间和成本。应当指出,在整个说明书中标识的所有专利、专利申请和专利出版物均全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中。自固位缝合线的下述能力为相比于普通缝合线也提供优越性的特征,即甚至在不存在由结施加至缝合线的张力的情况下将组织锚固并保持固定。当闭合处于张力下的伤口时,此优点自身以多种方式表现出来:(i)自固位缝合线具有多个保持器,由此相比于将张力集中在分立点的带结间断式缝合线而言可分散沿缝合线的整个长度的张力(通过提供数百个“锚固”点来产生优异的美容效果并且降低缝合线将“滑脱”或拉出的机率);(ii)可按照均一的方式闭合复杂的伤口几何形状(圆形、弧形、锯齿边缘)并且可实现比间断式缝合线更高的精确度和准确度;(iii)自 固位缝合线无需“第三手”,而在常规的缝合和打结过程中通常需要“第三手”来保持整个伤口上的张力(以防止在打结期间短暂释放张力时的“滑脱自固位缝合线在其中在技术上难以打结的手术(例如在深部伤口或腹腔镜式/内窥镜式手术)中为优越的;以及(V)自固位缝合线可用于在最终闭合之前拉近和保持伤口。因此,自固位缝合线在解剖学上紧密或深部的位置(例如骨盆、腹部和胸腔)中提供较容易的处理并且使得较易于在腹腔镜式/内窥镜式和微创手术中拉近组织;这些操作均不必通过结来固定闭合。较高的精确度允许自固位缝合线用于比利用普通缝合线可实现的更复杂的闭合(例如,具有直径失配、较大缺损、或缩拢线缝合的那些)。当外科条件亚最佳时,自固位缝合线更能够提供较大精度和节省时间的优点。在武装冲突、自然灾害区、恐怖袭击地点和其它紧急状况中,利用自固位缝合线比利用其常规的对应部件能够更加快速地、容易地且有效地实现伤口闭合(和附近其它组织),从而能够救助更多的生命。消除打结的需要将不仅使得现场急救员能够更加快速地闭合伤口,而且还允许护士、外科医生或其他医疗创伤人员能够更加快速地移除临时或紧急闭合件,以便处理创伤受害者。例如,为了处理战场上受伤的战士,军医必须迅速闭合外部伤口,并且将受伤的患者快速地运送到最近的战地医院。然后,在战地医院,医疗人员必须从伤口移除缝合线并且开始外科手术。由自固位缝合线形成的无打结伤口闭合对于战场中的快速闭合提供显著的优点。同样,通过定位双向缝合线的过渡节段、将其切断、然后通过每个节段的远端或部署端部拉出剩下的缝合线节段,可从组织容易地且快速地移除自固位缝合线。(类似地,在单向缝合线的情况下,可切断锚固件,并且通过其部署端部将缝合线节段从组织拉出)。考虑到战争余波的时间限制,其中多个创伤受害者将同时进行治疗,在某些时候亚最佳外科条件下,以及战斗中受伤的伤口所持续的伤口的潜在复杂特性,伤口闭合中自固位缝合线的过渡点的快速识别可能是困难的。自固位缝合线可为单向的,从而沿缝合线的长度具有沿一个方向取向的一个或多个保持器;或双向的,从而通常沿线的一部分具有沿一个方向取向的一个或多个保持器、接着在线的不同部分上具有沿另一个(通常相反的)方向取向的一个或多个保持器(如结合美国专利N0.5,931,855和N0.6,241,747中的倒钩保持器所述)。尽管任何数量的接续或间断构型的保持器都是可能的,但是通常形式的双向自固位缝合线包括在缝合线一个端部处的针,该端部具有倒钩,该倒钩具有的末端突出“离开”缝合线部署端部(该部署端部自身足够尖或者可具有附接到其上的针),直至到达缝合线的过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WL德阿戈斯蒂诺M默克尔R鲍塞尔M霍伊特
申请(专利权)人:伊西康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