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及其接线盒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908180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2 0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接线盒,包括盒体、依次固设于所述盒体内的多个导电块,和与所述导电块对应设置的多个卡接单元,所述导电块和所述卡接单元配合以固定汇流带;所述接线盒还包括卡接排,且每个所述卡接单元均固设于所述卡接排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增设了卡接排,并将多个卡接单元集成于卡接排上,安装过程中仅需一次操作即可完成所有卡接单元与相应的导电块的配合连接,从而实现固定汇流带的目的。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接线盒的汇流带固定过程繁琐冗长而导致可操作性差的问题,最终提高了操作者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其劳动强度。在此基础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接线盒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光伏发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及其接线盒
技术介绍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因为其安全、干净和环保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太阳能光伏产业成为全球竞相追逐的朝阳产业,在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这个“逐日产业”当中来,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光伏制造基地,仅次于日本、德国。同时,也促进了与太阳能相关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如太阳能光伏接线盒、光伏连接器、控制器、逆变器和蓄电池等等。其中,太阳能光伏接线盒是为用户提供了太阳能电池板的组合连接方案,它是介于太阳能电池组件构成的太阳电池方阵和太阳能充电控制装置之间的连接器,是一门集电气设计、机械设计与材料科学相结合的跨领域的综合性设计。太阳能光伏接线盒在太阳能组件的组成中非常重要,主要作用是将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力与外部线路连接。太阳能光伏接线盒通过硅胶与组件的背板粘在一起,组件内的汇流带通过接线盒内的接线端与其内部线路连接在一起,内部线路与外部线缆连接在一起,使组件与外部线缆导通。接线盒内需要有二极管,保证部分组件在被挡光时能正常工作。太阳能光伏接线盒的典型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背部具有开口 011的盒体01,汇流带经由开口 011处穿过,在导电块02和弹簧片03的配合作用下,使汇流带与导电块紧密贴合,以实现两者的电连接。其中,如图2所示,导电块02由金属制成,并且利用注塑预装在塑料盒体01的内部,导电块2上相对设置有垂直于盒体的侧翼021,该侧翼021与固定部022形成“U”字型卡槽,且两侧翼021上相对开设有两个安装孔0211,卡簧片03与导电块02通过设置于安装孔0211内的转轴04铰接。接下来结合图2和图3来说明导电块02和卡簧片03的卡接过程,首先将汇流带穿入导电块02和卡簧片03之间;然后使卡簧片03相对于导电块02绕转轴04转动,至卡簧片03、汇流带和导电块02三者相抵;卡簧片03继续转动,至卡簧片03的卡钩031与导电块2上的卡槽0212卡合。通常情况下,导电块02的数量取决于汇流带,目前的常规组件有四个导电块02,因此,安装过程中需要重复上述步骤四次方可固定所有汇流带。显然,采用这种结构的接线盒,安装汇流带时导电块02和卡簧片03的卡接过程繁琐冗长,存在可操作性差的问题。有鉴于此,亟待针对现有的接线盒进行结构优化设计,以解决其汇流带安装过程可操作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核心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线盒,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接线盒的汇流带安装过程可操作性差的问题,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在此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接线盒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接线盒,包括盒体、依次固设于所述盒体内的多个导电块,以及与所述导电块对应设置的多个卡接单元,每个所述导电块和相应所述卡接单元配合以固定汇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盒还包括卡接排,每个所述卡接单元均固设于所述卡接排上。优选地,所述卡接单元和相应的所述导电块通过卡钩、卡槽卡接配合;所述卡钩和所述卡槽中的一者置于所述卡接单元上,另一者置于所述导电块上。优选地,所述卡接单元包括固定于所述卡接排上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沿卡接方向开设有方形通孔,所述方形通孔内可移动的插装有接触片,所述接触片和所述卡接排之间设有弹簧;并配置成:所述卡接单元和所述导电块卡接时,所述接触片在所述弹簧的弹性力作用下推动所述汇流带紧密贴合于所述导电块。优选地,所述卡接排上开设有弹簧安装座,所述弹簧固装于所述弹簧安装座内。优选地,所述卡接部的截面形状为方形,所述卡钩设置于所述卡接部的外侧壁上,所述卡钩的数量为两个,且两者相对设置,相应地,所述卡槽开设于沿所述插接方向设置于所述导电块上的两个弹性薄片。优选地,沿与所述插接方向相反方向上,两个所述弹性薄片的截面形状具体为相向内收的两段圆弧。优选地,所述导电块包括与所述盒体固定连接的固定部,和垂直设置于所述固定部的导电部;所述弹性薄片垂直于所述固定部设置于所述导电部。优选地,所述导电块还包括平行于所述固定部设置于所述导电部的限位部,以限制所述连接部沿垂直于所述卡接方向相对于所述弹性薄片的位移。优选地,所述固定部和所述连接部上沿所述卡接方向设置有导向槽和导向块;所述导向槽和所述导向块中的一者置于所述固定部,另一者置于所述连接部。优选地,所述接触片具体为“U”字型形状的金属薄片,所述金属薄片的两翼相向向外折弯形成两个第一折弯部,两个所述第一折弯部沿所述卡接方向相向折弯形成两个第二折弯部,每个所述第一折弯部和每个所述第二折弯部形成卡扣,所述连接部上与所述卡扣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与所述卡扣卡合的卡口。优选地,沿所述卡接方向,所述第二折弯部的长度大于所述卡口的长度。优选地,所述第一折弯部的宽度小于所述接触片其余部分的宽度。优选地,相邻两个所述导电块之间设置有二极管。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太阳能光伏组件,和固定于所述太阳能光伏组件的背板上的接线盒,所述接线盒具体为如上所述的接线盒。相对于上述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中所提供的接线盒包括盒体、依次固设与所述盒体上的多个导电块,以及与所述导电块对应设置的多个卡接单元,所述导电块和所述卡接单元配合以固定汇流带,该接线盒还包括卡接排,每个卡接单元均固设于所述卡接排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增设了卡接排,并将每个卡接单元固设于所述卡接排上。这样,不论导电块和卡接单元的具体数量,仅需一次操作即可实现所有导电块与相应卡接单元的配合固定汇流带,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接线盒的安装过程可操作性差的问题,提高了操作者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其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接线盒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接线盒的导电块和卡簧片卡接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向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接线盒的示意图;图5为图4中接线盒的卡接单元和导电块装配示意图;图6为图4中卡接单元的主视示意图;图7为图6中卡接单元的仰视示意图;图8为图4中接线盒的导电块的示意图;图9为图8中导电块的右视示意图;图10为图9中导电块D-D向的剖视示意图;图11为图9中导电块E-E向的剖视示意图。图4至图11中:I盒体、2导电块、21固定部、211导向块、212汇流带孔、213第一安装孔、22导电部、221第二安装孔、23弹性薄片、231卡槽、24限位部、3卡接单元、31卡接部、311通孔、312卡口、313卡钩、314导向槽、32接触片、321第一折弯部、322第二折弯部、33弹簧、4卡接排、41安装座5汇流带、6 二极管、7插接头。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接线盒,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接线盒汇流带的固定过程可操作性差的问题,从而可提高操作者的工作效率,降低其劳动强度。在此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接线盒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不失一般性,现结合说明书附图来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请参见图4和图5,其中,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接线盒的示意图,图5为图4中接线盒的卡接单元和导电块装配剖视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提供的接线盒包括盒体1、依次固设于盒体I的4个导电块2,以及与导电块2对应设置的4个卡接单元3,其中每个导电块2和相应卡接单元3配合以固定汇流带5 ;该接线盒还包括卡接排4,且4个卡接单元3均固设于卡接排4上。与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接线盒,包括盒体、依次固设于所述盒体内的多个导电块,以及与所述导电块对应设置的多个卡接单元,每个所述导电块和相应所述卡接单元配合以固定汇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盒还包括卡接排,每个所述卡接单元均固设于所述卡接排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磊荣丹丹吕景记魏文秀崔海根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