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的未共地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906856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1 04: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触控面板的未共地检测方法,先读取一触控感应群及预设一检测矩阵窗,令该触碰感应群的各感应点作为该检测矩阵窗的中心点,判断中心点所对应的感应点的感应值为负值而满足未共地感应临界值后,再统计中心点周边的其余感应点的感应值满足共地感应临界值的个数,若超过第一临界累计数量则计数一次;待以检测矩阵窗中心点依序对该触控感应群的所有感应点进行前述步骤后,判断最后累计超过第一临界数量的数量已超过第二临界数量者,则视本触控感应群为未共地模式的触控感应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触控面板的未共地(floating mode)检测方法,尤指一种能检测出电容式触控面板的未共地接现象下产生感应群的未共地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电容式触控面板的主要触控原理在于通过人体静电改变电容式触控面板被触碰位置的电容变化值,进而通过该电容变化值辨识使用者的触碰位置;为有效地反应人体静电信号,一般采用电容式触控面板的电子装置金属外壳会与电容式触控面板的共地信号连接而构成共地电气结构关系,让使用者手一定会与该电容式触控面板接触。目前由于触控式平板电脑或大尺寸面板的智能型手机已日渐普及,使用者有可能仅以手指或手掌与该等电子装置的触控面板接触,而无法与之共地;而如此使用方式,会因为未共地(以下简称未共地模式floating mode)而造成电容变化值呈现异常。请参阅图6A至图6C所示,为一电容式触控面板在共地模式(grounding mode)下,当一触碰物件发生时所产生模拟感应信号变化,该模拟感应信号与该触控面板预设的基准值(Base值)相减后获得一电容变化信号(dV值),其峰值为正值。在后续回报的16进位的全点式感应图框10中,对应该电容变化信号的触碰感应群11的感应值即如图7A所示。再如图6D所示,若上述触碰物件发生在未共地模式下,则因未共地的缘故,其电容变化信号(dV值)的峰值呈负值,如图7B所示,后续回报的16进位的全点式感应图框10中,该触碰感应群11中间感应点111的感应值即呈负值-150、-100(16进位)。由于识别触碰物件坐标主要以触碰感应群的最大值作为依据;因此,一旦此电容变化信号异常,直接造成坐标误判的结果。因此,电容式触控面板若在未共地接模式下使用,物件识别错误率会提高,有待进一步改善之。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电容式触控面板在未共地接模式下的高触碰物件识别错误率的技术缺点,本专利技术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正确地判断出未共地接触碰群,供后续进行补偿用,以避免因未共地现象造成触碰物件坐标的误判。欲达上述目的所使用的主要技术手段是令该包含有:读取一触控感应群及预设一检测矩阵窗;将该触碰感应群的各感应点作为该检测矩阵窗的中心点;在每次判断各中心点对应感应点的感应值为负值而满足未共地感应值后,确认其余非中心点对应的感应点的感应值符合共地感应值的个数,当总个数超过第一临界累计数量,则累计一次;在完成所有感应点作为该检测矩阵窗中心点的检测后,统计全部的累计值;及判断累计值是否超过一第二临界值,若是则判断目前触控感应群为一未共地模式。上述本专利技术主要将触碰感应群以检测矩阵窗进行检测,由于未共地模式下的触碰感应群的感应值分布状态为中间感应点的峰值呈负值而周围感应值呈正常的分布状态,故判断未共地模式下的触碰感应群会满足上述步骤,而能正确地判断出未共地模式的触碰感应群。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未共地检测方法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图2为一触控面板在未共地接模式下输出一触碰感应群的不意图;图3A至图3D为以图2的触碰感应群进行扫描的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未共地检测方法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图5为一在未共地模式下产生的多触控物件的感应图框示意图;图6A为触控面板一预设基准值的波形图;图6B为触控面板在共地模式下的一触控后模拟感应信号的波形图;图6C为触控面板一电容变化感应信号的波形图;图6D为触控面板在未共地接模式下一电容变化感应信号的波形图;图7A为一在共地模式下输出一触碰感应群的不意图;图7B为一在未共地模式下输出一触碰感应群的不意图。附图标号:10感应图框 11触碰感应群111感应点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首先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一触控面板是未共地检测方法的第一较佳实施例流程图,并请配合参阅图2,其中该未共地接补偿方法包含有:读取一触碰感应群11,且预设有一检测矩阵窗;在本实施例中,该触感应群自一扫描后的感应图框所获得,而该检测矩阵窗大小较佳应为对应单指触碰的矩阵尺寸,再以电容感应单元为5.3mm 4.5mm间隔的触控面板为例,该检测矩阵窗应为3*3矩阵;令该触碰感应群11的各感应点111作为该检测矩阵窗的中心点S11,以进行扫描检测,如图3A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以3*3检测矩阵窗来说,对应该触碰感应群的9个感应点 111 ;在每次判断各中心点对应感应点的感应值为负值而满足未共地感应值后,确认其余非中心点对应的感应点的感应值符合共地感应值的个数,当总个数超过第一临界累计数量,则累计一次;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临界累计数量为2,而检测矩阵窗对应到感应点未有感应值则以O取代之;在完成所有感应点作为该检测矩阵窗中心点的检测后,统计全部的累计值;及判断累计值是否超过一第二临界值,若是则判断目前触控感应群为一未共地模式;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临界值为2。由于未共地模式下的触碰感应群11仅中央感应点111的数值呈负值,故如图3A至图3D所示,对该触碰感应群11进行12次的检测,而负值感应值的中间感应点包含二个-150、-100 (16进位),故至少进行二次检测矩阵窗检测时会满足第一临界累计数量,且符合第二临界值,从而判断图2的触碰感应群11为未共地模式的触碰感应群。以上仅针对单一触碰感应群进行是否为未共地模式下所产生的检测。以下谨进一步配合参阅图4,以全点式感应图框进行未共地模式检测方法说明,其包含有:读取一感应图框,且预设有一检测矩阵窗;在本实施例中,该检测矩阵窗大小较佳应为对应单指触碰的矩阵尺寸,再以电容感应单元为5.3mm 4.5mm间隔的触控面板为例,该检测矩阵窗应为3*3矩阵;对该感应图框的所有感应点111作为该检测矩阵窗的中心点S11,以进行扫描检测,如图3A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以3*3检测矩阵窗来说,该检测矩阵窗对应9个感应点111 ;在每次判断各中心点对应感应点的感应值为负值而满足未共地感应值后,确认其余非中心点对应的感应点的感应值符合共地感应值的个数,当总个数超过第一临界累计数量,则累计一次;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临界累计数量为2,而检测矩阵窗对应到感应点未有感应值则以O取代之;在完成所有感应点作为该检测矩阵窗中心点的扫描检测后,统计全部的累计值;及判断累计值是否超过一第二临界值,若是则判断目前感应图框为一未共地模式;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临界值为2。请参阅图5所示,为一张在未共地模式下产生的感应矩阵,其包含有二触碰感应群。由于本实施例将感应矩阵的所有感应点以检测矩阵窗进行扫描,故此触碰感应群中间感应值远较其周边感应值为低的状态同样能满足第一临界累计数量及第二临界值,故会正确地被扫描检测出来,而视此感应矩阵为未共地模式。上述该未共地感应值可设定一下标负值,以判断感应值小于下标负值后,即符合未共地感应值,此外亦可进一步设定一小于下标负值的上标负值,以于判断感应值落于该下标负值及上标负值之间才符合未共地感应值。至于上述该共地感应值则同样可只设定一共地感应下标值,以判断感应值大于该共地感应下标值,而符合共地感应值,此外亦可进一步设定一共地感应上标值,在判断感应值落于该共地感应下标值及上标值之间才符合共地感应值。通过设定下标负值低于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面板的未共地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有:读取一触碰感应群,且预设有一检测矩阵窗;令所述触碰感应群的各感应点作为所述检测矩阵窗的中心点,以进行扫描检测;在每次判断各中心点对应感应点的感应值为负值而满足未共地感应值后,确认其余非中心点对应的感应点的感应值符合共地感应值的个数,当总个数超过第一临界累计数量,则累计一次;在完成所有感应点作为该检测矩阵窗中心点的检测后,统计全部的累计值;及判断累计值是否超过一第二临界值,若是则判断目前触控感应群为一未共地模式。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荣寿吴珈穆洪泽伦陈顺益
申请(专利权)人:义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