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磨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0643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研磨盘,在弹性板的一面侧固定研磨布的背面侧,在上述弹性板的另外一面侧设置用来固定于转动研磨装置的转动轴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研磨布的与研磨对象物接触的一侧的表面上设置呈格子状的纵槽及横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对金属及其他的加工表面或喷漆面进行研磨、上光时安装于转动研磨装置的转动轴而进行使用的研磨盘
技术介绍
对于安装于转动研磨装置的转动轴而进行使用的研磨盘,一直以来记载有一种研磨盘,在弹性板的一面侧固定研磨布的背面,在上述弹性板的另一面侧设置用来将其固定在转动研磨装置的转动轴的固定装置,使上述研磨布的表面接触研磨对象物而进行研磨。对于如上所述的研磨盘,外周部可以接触研磨物表面,在研磨中可以有效地利用线速度最快的外周部,而且在研磨盘弄脏时可以容易地更换。对于一直以来众所周知的上述研磨盘,记载有下述形态接触研磨对象物的研磨布表面是在底布中植设规定长度的纤维而构成的(日本国技术注册申请平成4年申请公开第92769号公报)。在该现有技术中,在接触研磨对象物的上述研磨布表面,每隔规定宽度沿着一定方向、例如沿着纵向形成多列槽条。在研磨作业中,使用适量的抛光剂、液体和耐水纸等的纸进行纸研磨之后,使用绒线抛光轮等纤维进行布研磨,接着,使用海绵抛光轮进行海绵研磨,进行最后精加工。在这里,使用海绵抛光轮进行的海绵研磨变成消除布研磨中残留的抛光纹的加工研磨。在弹性板的一面侧固定研磨布的背面并使上述研磨布的表面与研磨对象物的表面接触这样结构的上述研磨盘,有时用于如上所述的布研磨。在进行该布研磨之后,通过海绵研磨对残留在研磨对象物表面(研磨面)上的抛光纹进行最后精加工。但是,对于如上所述的每隔规定宽度沿着一定方向、例如沿着纵向形成多列槽条的现有形态的研磨盘,若考虑到该多列槽条在研磨时会对研磨面产生影响,则存在进一步改善的余地。在采用上述现有研磨盘的布研磨工序之后进行海绵研磨、从研磨面将抛光纹完全消除的作业不能说是简单的作业。因此,使用研磨盘进行布研磨时,若能够提供使研磨面上难以附有抛光纹的研磨盘,则由此后的海绵研磨工序可以容易地获得充分的精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克服现有研磨盘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点的研磨盘。该研磨盘,在弹性板的一面侧固定研磨布的背面,在上述弹性板的另外一面侧设置用来固定于转动研磨装置转动轴的固定装置,使上述研磨布的表面接触研磨对象物的研磨面而进行研磨;在布研磨中使用该研磨盘时,研磨面中难以附有抛光纹。在上述布研磨中使用这样的研磨盘时,在接触研磨对象物的研磨盘的表面,每隔规定宽度沿着一定方向、例如沿着纵向形成多列槽条,在具有上述形态的现有研磨盘中产生上述多列槽条与研磨盘转动方向形成大致直角的部分。在该部分,研磨时使用的液体或抛光剂的“流走”只是单向进行。本申请的专利技术者着眼于这一点提出如下方案使纵槽及横槽交叉成格子状,以便于在研磨盘转动时使液体或抛光剂的“流走”总是向四个方向进行。也就是说,在研磨盘转动时,使液体或抛光剂可以向纵槽、横槽的任意方向流动,这样,可以使在布研磨中使用上述形态的研磨盘时产生的抛光纹减少,能够使后续的海绵研磨等精加工研磨所需的时间缩短等。也就是说,对于本专利技术的研磨盘,在弹性板的一面侧固定研磨布的背面侧,在弹性板的另外一面侧设置用来固定于转动研磨装置的转动轴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研磨布的与研磨对象物接触的一侧的表面上设置呈格子状的纵槽及横槽。理想的是,构成本专利技术研磨盘的上述弹性板可以缓和研磨施工者的力度大小、研磨装置(转动研磨机)的操作、研磨对象物表面的凹凸影响,使研磨布的表面在均匀的压力下与研磨面接触。因此,弹性板的材质可以采用海绵或橡胶材料等现在公知的弹性材料。另外,其厚度、形状也可以适当决定,由于通过转动运动对研磨对象物的表面(研磨面)进行研磨,因此,弹性板一般形成圆盘形状。对于上述研磨布,可以对应精加工程度等、研磨目的及用途适当地选择适合研磨的布材料,例如采用起毛材料等,可以在其表面设置呈格子状的纵槽和横槽。另外,可以在上述研磨布表面的由纵槽及横槽围成的部分中植设纤维。在纵槽及横槽围成的部分中植设纤维时,可以对应研磨目的、用途选择该纤维例如羊毛等纤维的材质、纤维的长度。另外,植设上述纤维时的植设密度、上述纵槽及横槽的宽度也可以适当改变。在研磨布的与研磨对象物接触的一侧的表面上设置呈格子状的纵槽、横槽,其旨在于在研磨时转动运动的研磨盘的各部中设置方向与转动方向(切线方向)大体一致的槽。这样,若在研磨盘的研磨布的表面上设置方向与转动方向(切线方向)大体一致的槽,则由于积存在槽中的液体或抛光剂沿着槽适当地流动,可以适度地缓和在槽部施加的压力,并且可以使研磨对象物的表面(研磨面)不大会附有抛光纹地进行研磨。本申请专利技术的研磨盘安装在转动研磨装置的转动轴的前端。而且,由于使研磨盘的表面侧(研磨布的表面侧)接触研磨对象物的同时使研磨盘转动而进行研磨作业,因此,在研磨作业中,研磨盘不会轻易地从转动研磨装置的转动轴前端脱落是必要的。另外,若研磨盘可以以可对应研磨目的、用途更换的方式简单地装卸于转动研磨装置的转动轴前端,则很方便。从上述观点来看,作为设置在上述弹性板另外一面侧上的用来固定于转动研磨装置转动轴的固定装置,可以采用绒扣件。而且,由于绒扣件为相互嵌合的一对,因此,在弹性板的另外一面侧预先安装绒扣件的一个,在转动研磨装置的转动轴前端安装另外一个。可以在上述本专利技术的研磨盘的中心部,从接触研磨对象物的表面侧向安装于转动研磨装置的转动轴前端的一侧预先设置凹陷的凹部。对于该凹部,当研磨中使用的液体或抛光剂由研磨盘的转动运动而产生聚集到转动盘中心附近的现象时,聚集到中心附近的液体、抛光剂流走而不会变厚,在中心附近蓄留液体、抛光剂。若液体或抛光剂聚集到研磨盘的中心附近,则上述抛光剂等的分布变得不均匀,从而使得研磨盘的中心附近和外周附近的研磨程度不同,产生研磨不均匀的现象。为了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预先设置可以蓄留聚集到研磨盘中心附近的液体、抛光剂的凹部。根据本专利技术,在配置在研磨盘的研磨对象物表面一侧的研磨布的与研磨对象物表面(研磨面)接触的面上、即研磨布的表面上设置呈格子状的纵槽及横槽,因此,可以产生在研磨盘转动时研磨用的液体或抛光剂蔓延到纵槽或横槽而流走的效果。这样,在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研磨盘而进行的布研磨的工序中,具有难以附有抛光纹的效果。另外,由于将绒扣件作为固定于研磨装置的固定装置,因此,可以对应用途来简单地更换粗纹用、细纹用等的研磨盘。而且,由于在研磨盘中心部设置了可以容纳液体或抛光剂的凹部,因此,可以防止由于液体或抛光剂聚集到中心附近而导致的研磨不均匀等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研磨盘与研磨对象物接触的面的平面图。图2为使图1所示研磨盘的与研磨对象物接触的面朝向图中上侧所表示的正面截面图。图3为图1所示研磨盘的固定于转动研磨装置的面的平面图。图4为说明设置在研磨布上的槽与研磨盘转动方向之间关系的说明图;图4(a)为现有的只具备纵槽的研磨盘的说明图;图4(b)为具备纵槽及横槽的图1所示实施例的说明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用来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最理想的形态进行说明。图2为将接触研磨面(即研磨对象物的表面)而进行研磨的研磨布3作为上侧配置状态下的、本专利技术的研磨盘的正面截面图;图1为将接触研磨面(即研磨对象物的表面)而进行研磨的研磨布3作为上侧配置状态下的、本专利技术的研磨盘的平面图。本专利技术的研磨盘1的构成为分别使用粘合剂将研磨布3固定在弹性板2的一面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氏家润
申请(专利权)人:氏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