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水弥散试验领域,特别是。
技术介绍
弥散试验是用以分析含水介质中溶质的迁移规律,求取含水介质弥散度等参数的一种水文地质试验,是地下水溶质运移理论研究和应用中的一个重要的试验,它可以分为室内试验和野外试验两种。室内弥散试验条件易于控制,试验数据较容易获取,成功率高。然而,以往国内外研究显示,试验求弥散度存在尺度效应,即室内弥散试验和野外弥散试验所获取的参数往往有两到三个数量级的差距。目前比较被认可的解释是,野外实际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不均匀性使得溶质的弥散程度远远大于其在容器里的均匀介质中的弥散程度。因此,野外弥散试验的数据更能反映污染物在实际情况中的迁移扩散特征,对于准确度要求较高的一些具体问题,往往需要进行野外地下水弥散试验。传统的野外地下水弥散试验主要应用于理论研究和纵向科研项目,其试验周期非常长(持续观测数月甚至上十年),成本高,应用性不强,不宜大范围开展和推广。天然和人工叠加流场下弥散试验研究(环境科学学报第10卷第I期1990年3月,作者:吕贤弼刘兆昌王君连聂永丰王占生白庆中)一文中,公开了在投放孔中注水以形成人工强加流场,加快地下水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工流场下的野外地下水弥散试验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一、布置试验组,试验组包括沿地下水流向依次布置投放孔、接收孔、抽水孔,所述投放孔、接收孔、抽水孔的深度视试验目标含水层深度而定;二、制造人工流场,布置完试验组后,在抽水孔中放入抽水设备抽水,当投放孔、接收孔、抽水孔中的水位不在明显下降,试验范围内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已经形成,即完成了人工流场的制造;三、测定流场数据,人工流场制造完成后,抽水孔内的抽水设备继续工作的状态下,在投放孔中投放示踪剂,用数据监测仪监测接收孔内水质示踪剂的浓度由上涨至回落这个周期的数据变化,并把监测数据记录下来进行数据运算;通过上述步骤实现野外地下水弥散试验。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