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毂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04864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1 02:14
一种轮毂单元,包括:钢质外滚道构件(4),钢质外滚道构件(4)具有车身安装凸缘(43)和内滚道表面,转向节(60)连接至车身安装凸缘(43);内滚道构件(2、3),内滚道构件(2、3)具有外滚道表面;滚动件(5、6),滚动件(5、6)布置在外滚道构件的内滚道表面与内滚道构件的外滚道表面之间;以及环形构件(90),环形构件(90)装配到转向节的内周,环形构件(90)与外滚道构件的一个轴向端面接触,并且环形构件(90)由具有比外滚道构件的材料的电离化倾向高的材料制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毂单元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毂单元。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11-42182(JP2011-42182A)中描述了一种轮毂单元。该轮毂单元包括外圈、毂轮、内圈、多个第一滚珠和多个第二滚珠。内圈固定地装配到毂轮的径向外侧。外圈具有第一滚道表面和第二滚道表面。毂轮和内圈各自具有单个的滚道表面。所述多个第一滚珠在所述多个第一滚珠由保持架保持在外圈的第一滚道表面与毂轮的滚道表面之间的状态下沿周向方向以间隔布置。所述多个第二滚珠在所述多个第二滚珠由保持架保持在外圈的第二滚道表面与内圈的滚道表面之间的状态下沿周向方向以间隔布置。外圈具有车身安装凸缘。铝质转向节通过螺栓连接到车身安装凸缘。毂轮具有轮安装凸缘。轮通过制动转子安装到轮安装凸缘上。然而,近年来,为了减小成本,可以代替铝使用钢质材料作为车身侧转向节的材料。专利技术人发现的问题是,在这种情况下,转向节的材料的电离化倾向基本上等于钢质轮毂单元的材料的电离化倾向,因此,转向节不会优先地被腐蚀并且轮毂单元会生锈。专利技术人还发现,当使用铝质转向节时,由于铝的电离化倾向比钢质材料的电离化倾向高的事实,转向节相对于钢质轮毂单元优先地被腐蚀,因此,需要高尺寸精度并且抑制了昂贵的钢质轮毂单元的腐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轮毂单元,该轮毂单元即使在使用低成本的钢质转向节时也能够抑制滚道构件的腐蚀。本专利技术的方面提供了一种轮毂单元。该轮毂单元包括:钢质外滚道构件,该钢质外滚道构件具有车身安装凸缘和内滚道表面,转向节连接至车身安装凸缘;内滚道构件,该内滚道构件具有外滚道表面;滚动件,所述滚动件布置在外滚道构件的内滚道表面与内滚道构件的外滚道表面之间;以及环形构件,该环形构件装配到转向节的内周,该环形构件与外滚道构件的一个轴向端面接触,并且该环形构件由具有比外滚道构件的材料的电离化倾向高的材料制成。应当注意到环形构件还包括大致环形的构件。也就是说,自然地,该环形构件包括具有限定通孔的封闭的弯曲表面的构件,并且还包括在沿具有限定通孔的封闭的弯曲表面的构件的周向方向的一个部分处具有切口的构件,例如在轴向垂直截面中呈C形的构件。根据上述方面,由具有比作为外滚道构件的材料的钢质材料的电离化倾向高的材料制成的环形构件接触外滚道构件的轴向端面。通过这样做,可以使环形构件相对于外滚道构件优先地被腐蚀,因此可以抑制外滚道构件的腐蚀。因而,即使将外滚道构件安装到车身的转向节为低成本的钢质转向节,也可以抑制昂贵的外滚道构件的腐蚀。在上述方面中,环形构件的内径可以大于外滚道构件的所述一个轴向端面的内径。根据上述方面,环形构件的内径大于外滚道构件的所述一个轴向端面的内径。通过这样做,当将密封构件从环形构件侧压配合到外滚道构件的内周时,可以在不与环形构件产生干涉的情况下平顺地将密封构件固定到外滚道构件的内周。此外,根据上述方面,环形构件的内径大于外滚道构件的所述一个轴向端面的内径。通过这样做,可以抑制杂质(灰尘或泥浆水)从环形构件的内周向外滚道构件的内周侧的运动。因而,可以抑制附接到外滚道构件的内周侧的密封构件中牵涉到杂质。此外,当转速检测器的脉冲发生器环固定到密封构件时,可以抑制脉冲发生器环的生锈。如果环形构件的内径小于外滚道构件的所述一个轴向端面的内径,由于环形构件与外滚道构件接触,因此密封构件中的杂质的牵涉以及脉冲发生器环的生锈通过杂质因离心力从环形构件的内周向外滚道构件的内周侧的运动而容易地发生。在上述方面中,环形构件可以具有腐蚀抑制层,该腐蚀抑制层抑制外滚道构件的所述端面的腐蚀,并且该腐蚀抑制层接触所述外滚道构件的所述端面。当具有不同的电离化倾向的两个构件彼此接触时,具有较高的电离化倾向的构件的接触面的腐蚀优先地发生,间隙形成在两个构件的接触面之间,并且两个构件的接触面因盐水等进入该间隙而易于被腐蚀。根据上述方面,环形构件具有腐蚀抑制层,该腐蚀抑制层抑制外滚道构件的所述端面的腐蚀,并且该腐蚀抑制层接触所述外滚道构件的所述端面。通过这样做,可以抑制环形构件与外滚道构件的接触面之间的间隙处的腐蚀,因此可以进一步抑制外滚道构件的腐蚀。根据上述方面,可以实现即使在使用低成本的钢质转向节时也能够抑制滚道构件的腐蚀的长寿命的轮毂单元。附图说明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意义和工业意义进行描述,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在附图中: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轮毂单元的轴向截面图;图2为围绕图1的外圈的部分的放大截面图;图3为环形构件的径向截面图;图4为沿着图3中的线3A-3A的截面图,并且为环形构件的示意性轴向截面图;以及图5为转向节和环形构件的示意性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文中,将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轮毂单元的轴向截面图。该轮毂单元包括内轴1、第一内圈2、第二内圈3、外圈4、多个第一滚珠5、多个第二滚珠6和转速检测器7。第一内圈2用作内滚道构件。第二内圈3用作内滚道构件。外圈4用作外滚道构件。所述多个第一滚珠5用作滚动件。所述多个第二滚珠6用作滚动件。内轴1、第一内圈2、第二内圈3和外圈4中的每个均由作为钢质材料的示例的碳钢形成。内轴1具有轴向延伸的盘形轮安装凸缘15。轮安装凸缘15用于在与轮相邻的轴向端部处直接地或间接地安装轮(未示出)。轮安装凸缘15的外侧轴向端面为轮安装表面19。多个螺栓插入孔17与轮安装凸缘15同心地形成。螺栓在螺栓的螺杆尾轴向上定向在轮滚动轮承装置外侧的状态下压配合到每个螺栓插入孔17中。内轴1具有环形槽20。环形槽20位于内轴1的外周的一个轴向侧处。环形槽20具有由圆筒形表面形成的底面。环形槽20朝向所述一个轴向侧和径向外侧敞开。第一内圈2固定地压配合到环形槽20的另一轴向侧。第二内圈3固定地压配合到环形槽20的所述一个轴向侧。第一内圈2在其外周上具有作为外滚道表面的示例的角形接触滚道槽21。第二内圈3在其外周上具有作为外滚道表面的示例的角形接触滚道槽22。外圈4在其外周的一个轴向端部处具有车身安装凸缘43。车身安装凸缘43用于将外圈4安装到车身上。铸铁转向节60通过螺栓61连接到车身安装凸缘43。外圈4在其内周上具有角形接触的第一滚道槽30和角形接触的第二滚道槽31。第一滚道槽30用作内滚道表面的示例。第二滚道槽31用作内滚道表面的示例。第一滚道槽30在径向上位于第一内圈2的滚道槽21的外侧。第二滚道槽31在径向上位于第二内圈3的滚道槽22的外侧。所述多个第一滚珠5在所述多个第一滚珠5由保持架保持在外圈4的第一滚道槽30与第一内圈2的滚道槽21之间的状态下沿周向方向以间隔布置。所述多个第二滚珠6在所述多个第二滚珠6由保持架保持在外圈4的第二滚道槽31与第二内圈3的滚道槽21之间的状态下沿周向方向以间隔布置。转速检测器7包括脉冲发生器环(在图2中由40表示)和用作转速传感器的磁性传感器41。环形密封构件42密封第二内圈3的所述一个轴向端部与外圈4的所述一个轴向端部之间的间隙。脉冲发生器环固定到环形密封构件42的外侧轴向端面。脉冲发生器环由塑性磁体环形成,其中,具有不同磁性的磁极沿周向方向交替地设置。塑性磁体环通过如下方式形成。将由混合有例如烧结铁素体之类的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轮毂单元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毂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钢质外滚道构件(4),所述钢质外滚道构件(4)具有车身安装凸缘(43)和内滚道表面,转向节(60)连接至所述车身安装凸缘(43);内滚道构件(2、3),所述内滚道构件(2、3)具有外滚道表面;滚动件(5、6),所述滚动件(5、6)布置在所述外滚道构件的所述内滚道表面与所述内滚道构件的所述外滚道表面之间;以及环形构件(90),所述环形构件(90)装配到所述转向节的内周,所述环形构件(90)与所述外滚道构件的一个轴向端面接触,并且所述环形构件(90)由具有比所述外滚道构件的材料的电离化倾向高的材料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1.04 JP 2012-0001091.一种轮毂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钢质外滚道构件(4),所述钢质外滚道构件(4)具有车身安装凸缘(43)和内滚道表面,转向节(60)连接至所述车身安装凸缘(43);内滚道构件(2、3),所述内滚道构件(2、3)具有外滚道表面;滚动件(5、6),所述滚动件(5、6)布置在所述外滚道构件的所述内滚道表面与所述内滚道构件的所述外滚道表面之间;以及环形构件(90),所述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羽方稔博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