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穿越活动断裂带的抗震隧道结构的建造方法,其做法是:A、在距活动断裂带(F)边界2.8?3.5隧洞直径以远处修建外衬(100a)、内衬(100b)形成带外隧道结构(100);B、在距活动断裂带(F)边界2.8?3.5倍隧洞直径至距活动断裂带(F)边界5m之间:B1、先建造过渡柔性连接段(201),过渡柔性连接段(201)的外衬(201a)与带外隧道结构(100)的外衬(100a)相同,内衬(201b)的钢筋密度低于带外隧道结构(100)的内衬(100b)的钢筋密度;过渡柔性连接段(201)的长度Lj由下式确定:式中△u为活动断裂带(F)的最大错动位移,Lp为相邻的过渡柔性连接段(201)的间隔、取值为隧洞直径的1/2~1/3倍,为过渡柔性连接段内衬(201b)截面极限弯曲曲率;B2、建造长度Lp为1/2~1/3倍隧洞直径的过渡衬砌连接段(202),过渡衬砌连接段(202)的内衬(202b)和外衬(202a)与带外隧道结构(100)的内衬(100b)和外衬(100a)相同;重复B1、B2步的操作,直至修至距活动断裂带5m处;C、在距活动断裂带边界5m处至活动断裂带边界之间:先修建带橡胶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萍,唐金良,何川,何悦,晏启祥,胥洪远,陆义松,应楚斌,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华电木里河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