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土木工程材料
,尤其是一种防冻混凝土。
技术介绍
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规定,配制抗冻混凝土必须在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和配合比的基础上,通过掺入适量的防冻剂和(或)引气剂,使之达到与服役环境相匹配的抗冻等级。为了预防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遭受腐蚀,含有氯盐、亚硝酸盐或碳酸盐等廉价高效防冻剂的使用受到严格限制;引气剂的掺入也可能大幅度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并延缓其凝结时间;抗冻混凝土现场施工时质量管理要求高;寒冷地区冬期路面除冰盐的使用加速了混凝土结构的劣化。传统抗冻混凝土的这些缺陷严重制约了其工程应用,使混凝土结构因冻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维修费用逐年攀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防冻混凝土既能满足与服役环境相适应的抗冻要求,又不会影响到混凝土结构和构件的耐久性和长期力学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可提高寒冷地区混凝土结构的抗冻性和耐久性防冻混凝土。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防冻混凝土,由以下质量分数配比的组分制成: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16.5 17.0%、水6 7%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冻混凝土,由以下质量分数配比的组分制成: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16.5~17.0%、水6~7%、细骨料26.5~27.5%、粗骨料34.5~37%、相变储能材料12.5~15.0%、外加剂1.0~2.0%,其中相变储能材料的相变温度为4.0~6.0℃、相变焓为240~270J/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晨晖,杨杨,胡丹霞,干学宏,潘丽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