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化开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898434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9 01:27
一种集成化开关装置,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包括集成化开关装置本体,集成化开关装置本体内至少设置有一第一触头装置、一脱扣装置和一第二触头装置,第一触头装置、脱扣装置与第二触头装置之间依次串联,特点:第一触头装置为具有限流功能的旋转式双断点触头装置,第二触头装置为桥式双断点触头装置,第一触头装置由操作机构控制其动静触点间的分离/闭合,第二触头装置由电磁铁控制其动静触点间的分离/闭合,脱扣装置致动操作机构。优点:能在集成化开关装置本体的内部完成两组触头装置的协调配合。(*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低压电器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控制与保护功能的组合式开关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由分立元件组成的控制与保护电气系统一般分别由能实现保护作用的开关电器(主要为断路器)以及起控制作用的开关电器(主要为接触器和热继电器)构成,两种电器分别独立安装固定,并通过连接件实现电气连接,在电源和负载之间进行控制与保护。其中:断路器作为线路的短路保护,接触器作为频繁启停电动机,热继电器作为电动机的过载保护。这种由分立元件组成的控制与保护电气系统,需要现场安装选配,占用空间大,可靠性差,并且要求专业技术人员对各元器件的特性能够充分掌握,才能设计出与特性相匹配的控制与保护电气系统。为此,本申请人进行了积极而有效的尝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内部已完成控制与保护的协调配合的具有高分断能力的集成化开关装置。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集成化开关装置,包括集成化开关装置本体,所述的集成化开关装置本体内至少设置有一第一触头装置、一脱扣装置和一第二触头装置,所述的第一触头装置与所述的脱扣装置之间以及所述的脱扣装置与所述的第二触头装置之间依次串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触头装置为具有限流功能的旋转式双断点触头装置,所述的第二触头装置为桥式双断点触头装置,第一触头装置由操作机构控制其动静触点间的分离/闭合,第二触头装置由电磁铁控制其动静触点间的分离/闭合,脱扣装置致动所述的操作机构。本技术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后,具有的有益效果:通过将一个具有限流功能的旋转式双断点触头的第一触头装置、一个脱扣装置以及一个具有双断点桥式触头的第二触头装置依次串联而构成集成化开关装置,当该种集成化开关装置所处的回路中有故障电流产生时,脱扣装置驱动第一触头装置先进行动作并保持第一触头装置的动静触头打开,从而分断故障电流,然后第二触头装置才开始动作;由于第一触头装置的限流功能,并且结合其先于第二触头装置进行分断故障电流的特性,回路中承受的实际故障电流远远小于预期短路故障电流值,不会对第二触头装置造成损坏,从而能在集成化开关装置本体的内部完成两组触头装置的协调配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原理图。图中:1.集成化开关装置本体;2.第一触头装置;3.脱扣装置;4.第二触头装置;5.操作机构;6.电磁铁。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公众能够充分了解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但申请人对实施例的描述不是对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技术构思作形式而非实质的变化都应当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一种集成化开关装置,包括集成化开关装置本体1,所述的集成化开关装置本体I内至少设置有一第一触头装置2、一脱扣装置3和一第二触头装置4,所述的第一触头装置2与所述的脱扣装置3之间以及所述的脱扣装置3与所述的第二触头装置4之间依次串联。所述的第一触头装置2优选为具有限流功能的旋转式双断点触头装置,所述的第二触头装置4优选为桥式双断点触头装置,所述的第一触头装置2由操作机构5控制其动静触点间的分离/闭合,所述的第二触头装置4由电磁铁6控制其动静触点间的分离/闭合,所述的脱扣装置3致动所述的操作机构5。当该集成化开关装置所处的回路中有短路故障电流产生时,短路电流流过第一触头装置2的动静触头,使得第一触头装置2的动静触头间产生电动斥力,电动斥力使得第一触头装置2的动触头向远离静触头的方向运动,短路电流流过脱扣装置3,脱扣装置3驱动操作机构5解扣,在第一触头装置2的动触头向远离静触头的方向运动后回落到动触头与静触头闭合之前,操作机构5驱动第一触头装置2的动触头向远离静触头的方向运动并将动触头保持在打开位置。在第一触头装置2的动静触头保持在打开位置之前,短路电流流过第二触头装置4,第二触头装置4的动静触头间产生电动斥力,第二触头装置4的动触头在电动斥力的作用下向远离静触头方向运动,但由于电磁铁6未动作,第二触头装置4的动触头会回落到与静触头闭合,第一触头装置2先于第二触头装置4进行了分断故障短路电流,由于第一触头装置2的限流功能,即当回路中的故障电流还未到达预期短路电流时,第一触头装置2的动静触头已经打开并保持在打开位置,即第一触头装置2分断了电路,使回路中承受的实际故障电流远小于预期短路电流。本技术的第一触头装置2的额定电流为125A,第二触头装置4的额定电流为125A,回路中预期短路电流可为150kA,根据第一触头装置2的限流系数,回路中承受的实际故障电流为20kA左右,远远小于预期短路故障电流值150kA,不会对第二触头装置4造成损坏。第一触头装置2先进行动作并分断故障电流,然后第二触头装置4才开始动作。由于第一触头装置2的限流功能,并且结合其先于第二触头装置4进行分断故障电流的特性,回路中承受的实际故障电流远远小于预期短路故障电流值,不会对第二触头装置4造成损坏,从而在集成化开关装置本体I的内部完成了两组触头装置的协调配合。在正常运行状态下,第一触头装置2及脱扣装置3不参与动作,由第二触头装置4负责通断集成化开关装置所处的回路的正常运行电流。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克服了已有技术中的欠缺,达到了专利技术目的,体现了申请人所述的技术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集成化开关装置,包括集成化开关装置本体(I),所述的集成化开关装置本体(I)内至少设置有一第一触头装置(2)、一脱扣装置(3)和一第二触头装置(4),所述的第一触头装置(2)与所述的脱扣装置(3)之间以及所述的脱扣装置(3)与所述的第二触头装置(4)之间依次串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触头装置(2)为具有限流功能的旋转式双断点触头装置,所述的第二触头装置(4)为桥式双断点触头装置,第一触头装置(2)由操作机构(5)控制其动静触点间的分离/闭合,第二触头装置(4)由电磁铁(6)控制其动静触点间的分离/闭合,脱扣装置⑶致动操作机构(5)。专利摘要一种集成化开关装置,属于低压电器
包括集成化开关装置本体,集成化开关装置本体内至少设置有一第一触头装置、一脱扣装置和一第二触头装置,第一触头装置、脱扣装置与第二触头装置之间依次串联,特点第一触头装置为具有限流功能的旋转式双断点触头装置,第二触头装置为桥式双断点触头装置,第一触头装置由操作机构控制其动静触点间的分离/闭合,第二触头装置由电磁铁控制其动静触点间的分离/闭合,脱扣装置致动操作机构。优点能在集成化开关装置本体的内部完成两组触头装置的协调配合。文档编号H02B1/26GK203039254SQ201220735980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8日专利技术者周振忠, 顾怡文, 王玮, 沈惠新 申请人: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成化开关装置,包括集成化开关装置本体(1),所述的集成化开关装置本体(1)内至少设置有一第一触头装置(2)、一脱扣装置(3)和一第二触头装置(4),所述的第一触头装置(2)与所述的脱扣装置(3)之间以及所述的脱扣装置(3)与所述的第二触头装置(4)之间依次串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触头装置(2)为具有限流功能的旋转式双断点触头装置,所述的第二触头装置(4)为桥式双断点触头装置,第一触头装置(2)由操作机构(5)控制其动静触点间的分离/闭合,第二触头装置(4)由电磁铁(6)控制其动静触点间的分离/闭合,脱扣装置(3)致动操作机构(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振忠顾怡文王玮沈惠新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